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
关于编写小学教材《岭南中医药与健康》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8-01-11
 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关于编写小学教材《岭南中医药与健康》的建议
提案者 徐映奇
情况分析

  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贯穿国民教育始终。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以幼儿、小学、中学教材为重点,构建中华文化课程和教材体系。” 

  随后教育部部长表示:传统文化进校园,一要覆盖从小学到大学的各个时段,这是“固本工程”;二要融汇到教材体系里,这是“铸人工程”,三要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是“中国人打底色的工程”。为此,一要加强教材体系建设,针对各学段特点选择合适内容进入教科书,二要在涉及规律、方法论等技术层面,选择适当教材内容,比如中医药、武术太极等方面的传统文化,三要加强研究阐释及现代性、创新性转换,四要推进国际传播。 

  中医药既是一种科学,也是一种文化。健康中国,从娃娃抓起,青少年学习中医药文化,可以培养青少年的民族自信心、文化自豪感,有助于从小培养健康生活的理念,选择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提高整个社会的健康素养。更可以增强孩子们对中医药文化的了解,也有利于中医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岭南中医药文化,伴随岭南文化而发展,是祖国医学普遍原则和岭南实际结台的产物。一方面根据民间验方,应用岭南之草药,通过凉茶、汤体等形式融人百姓生活,发挥养生保健和防病治病作用;另一方面,取西方医学优势,衷中参西,在防治各种疾病方面既有传承又有创新,推动医学的进步与学科的发展。 

  2017年4月,浙江省发布了全国首套小学中医药教材《中医药与健康》上下两册(共36课时),并在2017年秋季学期,由浙江全省小学的五年级作为选修课开始使用。 

  近年来中医药事业得到国家和广东省的高度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国家《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规划(2015-2020年)》《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广东省推进中医药强省建设行动纲要(2014-2018年)》,广州市《关于建设卫生强市的实施意见》、《“健康广州2030”规划纲要》等,更加彰显健康理念、健康生活的养成,是何等的重要! 

具体建议

  为“实现主动健康观念由中老年人向娃娃的转变”,建议: 

  1、由广州市教育局牵头,依托教育研究院,迅速组织一批专家学者、一线教师,成立《岭南中医药与健康》教材编写组,力争2018年秋季学期,在广州全市小学五年级作为选修课正式使用,成为小学生基础教育拓展性课程体系的一部分。后续还可以编写中医药知识的初中、高中教材《中医药与健康》(当然这两个阶段的教材不一定冠以“岭南”二字了),这将会大大推动我国中医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编写《岭南中医药与健康》教材,从岭南入手,对于广州的学生,即便是家长来讲,接地气,有亲切感、有亲和力、有兴趣,更容易接受,也容易产生效果。 

  3、教材编写可采用讲故事的形式,每课时一个故事,通过有趣的小故事,传递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展示浓厚的中医药文化内涵。同时,围绕每个小故事,配制详细的知识解读和相关的知识拓展,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便于小学生动手动脑进行实践。学生们通过课程学习,可以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了解中医药常识,既可以培养对中医药的认知和兴趣;也可以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小明确起居有常、饮食有节,获得一生都有用的中医健康教育。 

  4、编写好教材是基础,更要有好老师。老师至关重要,否则,将走向两端:或深奥难懂,败了孩子的兴趣;或过于神乎其神,变成一种玄学。学校可以培养自己的教师队伍,也可以与社区医院等各类医院的医护人员建立联系,定期为学生讲授知识。因为搞中医基础理论的老师来讲,可能会讲清楚其中的健康理念与经典原文,将自身的健康与自然更替密切联系,会让人恍然大悟,从而让孩子们受益终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