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
摒弃“九龙治水”,发力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航母级要素交易平台
发布时间:2018-01-11
 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摒弃“九龙治水”,发力建设 粤港澳大湾区航母级要素交易平台
提案者 何五元
情况分析

  生产要素市场有金融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技术市场、信息市场、产权市场等。生产要素市场的培育和发展,是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的必要条件。建立各种要素交易市场,使资产、权益、资源要素的价值得以体现和市场化配置,可以极大激活要素效率和要素活力。  

  近年来,深圳、重庆、武汉等地高度重视要素市场的培育发展,发展势头向好,如重庆联合产权交易所集团整合统一了重庆各交易平台,深圳正筹备设立深圳产权交易集团统筹发展产权市场等。 

  在我省层面上,广东正在不断加快完善全省要素交易市场体系,积极构建服务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的非标资本市场,打造全省统一的全要素资源配置与流转平台,形成全省规则统一、交易规范、高效运行的区域性非标资本市场,不断完善全省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目前,我市发展金融业、现代服务业和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等亟需统一的交易平台,而我市已于2010年依托1999年设立的广州产权交易所成立了广州交易所集团(下称广交所集团),下设广州产权交易所、广州农村产权交易所、广州碳排放权交易所、广州商品交易所、广州物流交易所等5家国家部际联席会议验收通过的交易机构,为我市唯一一家运营管理多个交易平台的集团化机构,为我市整合建立统一的交易平台提供了基础。 

  二、存在问题 

  我市亦有多个交易平台,并于2011年下发《关于加快广州产权交易市场发展的意见》(穗府办[2011]2号),但仍存在格局不高,意识不强,“九龙治水”,缺乏统一规划,交易资源相对分散等等问题。 

  部分交易机构如股权交易中心、金融资产交易中心、技术产权交易中心等隶属不同出资人,开展股权交易、金融资产交易、技术产权交易、投融资服务等同质化程度业务,易无序竞争等问题;且按照国家公共资源改革要求,部分产权交易平台如广州产权交易所纳入公共资源体系,多元化的产权市场发展受限,难以形成合力共促我市要素市场建设,易落后于深圳等地要素市场发展。 

具体建议

  根据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等精神,为充分发挥我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毗邻港澳的地缘优势,建设更具活力和有竞争力的粤港澳经济区,拟大力扶持我市产权交易市场建设,加快交易平台发展,依托广交所集团构建粤港澳大湾区要素市场,立足广州,深耕珠三角,服务粤港澳,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重要影响力的航母级产权交易市场。 

  一、意识上高度重视,做好全面战略布局;大力建设区域性要素交易市场,建设形成一批粤港澳大湾区航母级要素交易平台,形成较为完善的区域要素交易市场。 

  二、政策制度上充分保证,由市金融局牵头建立市交易场所监督管理联席会议(以下简称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召集人由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各成员单位有关负责人为联席会议成员。 

  三、利用已有资源,打造广州要素交易市场的品牌产品和主力军——重点打造广州交易所集团。 

  1、广交所集团划归市政府直接管理,或由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履行出资人职责,并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引入大型金融企业入股广交所集团,实现广交所集团股权结构多元化,注入金融企业等行业优势资源,增强广交所集团整体竞争实力和市场化程度。 

  2、加大对广交所集团的资金投入,通过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平台搭建和更多品种进场交易,引入期货、证券、互联网金融等多方位人才,以高起点、高标准、高要求迅速拓展要素市场发展空间,促进集团化规模化发展效应。 

  3、由广交所集团代表我市出资管理各类交易平台,对我市市场化、企业化程度较高的国有全资、控股、参股的各类“交易所”、“交易中心”进行整合,理顺现行管理体制;鼓励、引导更多不具备第三方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功能的民营“交易中心”、“渠道商”以业态合作而非股权合作的方式加入广交所集团市场体系;运用广交所集团已有平台搭建及交易经验,牵头组建各权益类、商品类交易平台。 

  四、 进一步探索构建更多新型的交易场所,探索组建跨境资产、大数据、金融衍生产品、票据、珠宝和慈善公益资产等新型要素交易平台,多渠道促进市场交易要素优化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