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挖掘、引进和培育独角兽企业,推动我市实体产业新业态升级的建议 | ||
提案者 | 袁志敏 | ||
情况分析 |
我市独角兽企业的挖掘、引进和培育还有较大提升空间 2017年3月1日,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的《2016年中国独角兽企业发展报告》显示:131家上榜企业主要发布在16个城市,北京第一(有65家)、上海第二(有26家)、深杭并列第三(各有12家)、天津第五(有3家)、穗汉并列第六(各有2家);从全国看,独角兽群主要出没“北、上、深、杭”,我市差距较大。 一是我市部分干部对独角兽企业的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我市部分干部还存在对独角兽企业的新模式理解不透、鼓励独角兽企业发展的敏感性不足等问题。如大家熟悉的独角兽企业Uber,在2015年4月间,因种种原因遭到部分大中城市(包括广州)交通部门的查封;但Uber同期在上海却能正常运营,2015年10月8日,Uber宣布正式入驻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并承诺投资总额将达到63亿元。 二是政府引导基金对独角兽企业的支持还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广州基金等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业务迅猛发展,在支持国际科技创新枢纽建设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同一些兄弟城市比较,在支持独角兽企业方面的力度还有待加强。2015年6月,政府引导基金重庆北部新区产业投资基金向重庆本地企业猪八戒网注资10亿元人民币(现金),且没有任何对赌协议,完成C轮融资的猪八戒网迅速摆脱困境,果断采用了“不再收取平台20%的交易佣金”的新盈利模式,巩固了中国第一大服务众包平台的地位,快速成长为重庆首家独角兽企业。 三是吸引知名天使投资基金在我市集聚方面还有提升空间。大部分独角兽种子企业跨越不了天使投资期,这个阶段最需要资本。我市本地资本也很少参与种子期或天使轮投资;我市现有私募机构在参与天使轮投资时表现得比较谨慎、估值比较保守,挖掘和培育独角兽种子企业的能力较国内知名天使投资机构有一定差距。全国前30名的天使投资机构只有一家在我市设立分支机构。 |
||
具体建议 |
一是制订实施“独角兽企业”行动计划。制订实施具有“广州特色”的“独角兽企业”计划,力争在“十三五”末培育出一批“独角兽企业”。根据重点产业发展现状和基础,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瞄准全球科技和产业革命的未来方向,选准产业细分领域,从现有科技小巨人企业中筛选出 “独角兽种子企业”开展“一对一”服务,加速技术、人才、金融、第三方机构等各类创新要素集聚。 二是引导干部提高认识。把培育独角兽企业的意义、独角兽企业成长的规律、国内外支持独角兽企业发展的经验列入干部培训内容,组织学习、讨论,提高认识。 三是调动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管理人员培育独角兽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引导基金管理机构管理人员一方面是国企工作人员;但他们挖掘和培育独角兽企业的工作需要更高的能力,可能承担更大的风险。要探索通过管理层激励、投资回报分成等方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而且,奖励还不宜太轻,轻了激发不出动力。 四是对财政资金参股的专项基金(子基金)实施优扩劣汰。专项基金(子基金)一般是由财政资金(母基金)投资引导,并公开招募市场化的投资团队合作组建的。在合作条款中要充分体现优扩劣汰的内容:对现有发展良好,在培育独角兽种子企业方面表现突出的专项基金(子基金)追加投资,进一步壮大规模;对部分不能充分发挥投资导向作用、挖掘独角兽企业方面不够的专项基金(子基金),实行淘汰出局,通过激励机制形成良性循环。 五是靶向引资引智,重点引进知名天使投资机构与人才落户我市。应对天使投资行业发达地区的知名天使投资机构与人才进行重点引进。对于天使投资机构,可协助其完成落户、注册、政府引导资金申报等工作,并对成功开展业务的机构给予一定奖励。对于天使投资人才,可参照现有人才引进政策在放宽年龄等条件的限制下给予人才津贴、住房补助、子女入学等奖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