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隆重召开!
完善政策法规,加快广州旧楼加装电梯步伐
发布时间:2018-01-12
 十三届二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完善政策法规,加快广州旧楼加装电梯步伐
提案者 陈家成
情况分析

  据统计,广州目前有7层及以上的楼梯楼5万多栋(16年5月数据),随着人口老龄化、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旧楼加装电梯近几年成为社会热点问题。而市住建委统计,目前广州已有2000栋老旧住宅开展了加装电梯工作。(17年8月的数据)

  《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试行办法》2012年出台以来,政府部门每年受理增设电梯的许可申请约400至600宗,呈逐年上升趋势。《试行办法》规定,申请加装电梯只要占建筑物总面积2/3以上且占总人数2/3以上业主同意即可。

  2016年,广州又印发实施《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办法》、《广州市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技术规程》,对于电梯加装的相关事宜进行明确规定:包括:1.健全协商机制;2.按比分摊费用,一楼不掏钱;3.拓宽资金来源;4.简化审批流程;5.强化监管责任;6.加强安全维护。总的来说,新《办法》更加细致和人性化,更能推进旧楼加装电梯的进度,可从实际情况来看,新《办法》对旧楼加装电梯的推进效果不算太明显。

  通过实地调研后,我们发现,国内外很多实操经验完全可以为广州所用。

  1.华农经验:低层住户费用分摊有优惠

  华农加装电梯注意对低层住户的优惠:一层住户不列入费用分摊范围,一次性交500元,日后的电费和维护费不用分担,而且还享有电梯井管的共用分摊面积;二层住户,分担加装电梯费用和日后的电梯使用费(即电费)的平均值,无须分担电梯维护费。

  2.杭州:“6+1”模式

  “6+1”模式,是指在老旧小区原有的6层老房子的顶层再加盖一层,加层由政府回购,或者作为商品房面向市场出售,其所得用于补贴电梯安装和保养费用,从而实现成本覆盖和市场化运作。除了加装电梯外,该模式还将通过老旧小区楼房进行抗震加固、节能保温、室内外管网改造、社区环境提升、交通组织、室内外无障碍设计等系列综合改造,使老小区面貌焕然一新。整个综合改造周期大概是4个月左右,施工期间不入户、少扰民、不搬迁。

  3.新加坡:高层增值补偿给低层用户

  新加坡现在一般是政府出资90%,个人承担10%。只要全楼有超过75%的居民投票赞成就可以翻新。另外,高层房产增值会部分补偿给低层用户,减少其心理落差。

具体建议

  1.出台“实施细则”或完善《技术规程》,参照新加坡的做法把“两个占三分之二”的同意改为超过全楼住户的75%的同意。

  2.为加装电梯审批开通“绿色”通道,“一窗式”报建后可直接申请办理工程规划许可手续,把规定的30个工作日办理期限缩减为15个工作日。

  3.建立低层住户利益补偿机制,考虑明确以每栋楼中间楼层为中线,实行高层增值补助低层住户,以当地住房的评估价为基准。

  4.建立加装电梯后可增加的公摊面积分配办法,其中还可以考虑把这新增的公摊面积分配给低层住户作为补偿,写进房产证。

  5.学习杭州模式。在顶层再加盖一层,加层由政府回购,或者作为商品房面向市场出售,其所得用于补贴电梯安装和保养费用,从而实现成本覆盖和市场化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