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一次会议优秀提案 | |||
标 题 | 支持我市北部山区公共图书馆(室)建设 打好“扶志扶智”的文化扶贫攻坚战的建议 | ||
提案者 | 颜晖等16位委员 | ||
情况分析 |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如果扶贫不扶志,扶贫的目的就难以达到,即使一度脱贫,也可能会再度返贫。”他强调:“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公共图书馆是由政府拨款设立的公益性服务机构,是区域信息中心;它以继承文化、传递信息、支持公民的终身教育和休闲娱乐为己任。加强我市山区公共图书馆(室)建设,实现山区农村社区图书室、山区镇图书馆与广州图书馆“零距离”对接,同时以此为平台,促成各种学科知识讲座进入农村社区,有利于提振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精气神,有利于贫困地区的青少年得到与都市青少年一样的良好教育,有利于贫困地区的村民能够及时掌握致富的本领。 目前我市北部山区基层图书馆(室)的建设比较薄弱,馆舍小、有些甚至没有,藏书少、陈旧,没有专门管理人员,无法正常开放为公众提供服务,不能满足公众日益多样化的信息需求。 |
||
具体建议 |
一、党政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切实摆在重要议事日程。行政村(社区)图书馆(室)的发展,是全国文化共享工程顺利实施的重要一环,是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办国办《关于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意见》强调“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把我市北部贫困山区街镇25个图书馆、400多个行政村(社区)图书馆(室)高水平地建立健全起来,并实现常态化运作,既是精准扶贫的大事难事,更是关乎我市全面实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的要事实事。要依据《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把北部贫困山区街镇和行政村(社区)图书馆(室)的建设,作为打造“图书馆之城”的关键节点,补充到规划之中,并出台年度发展计划,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力争2020年前全部纳入我市公共图书馆“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体系。
二、构建协同推进运行机制,加强指导和统筹协调。由市委市政府牵头,成立广州市北部山区街镇和行政村(社区)图书馆(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市委或市政府分管领导担任组长,市文广新局、市财局领导、北部山区所在区党委或政府分管领导担任副组长,北部贫困山区所在区委宣传部、区文广新局、区财政局、区图书馆和所在街镇办事处分管领导、广州图书馆负责人等担任小组成员,统筹领导整个北部山区图书馆(室)的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处理协调建设的日常事务。要把北部山区图书馆(室)建设列为民生工程,纳入所在区政府、街镇政府考核指标,每年根据《广州市公共图书馆第三方考核评估办法》进行考核评估,考核结果与区和街镇绩效直接挂钩。 三、积极调动社会各方参与积极性,不断加大建设投入。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共建共享、提升效能”的原则,由市和区财政按照前者支持经费投入70%、区财政配套支持30%的比例,作为此项建设的启动资金;由市和区财政共同出资成立“文化扶贫基金”,重点支持此项建设;所在街道办事处、镇人民政府则按照《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的规定,在场地、配套设施设备等方面为此项建设提供相应的支持。同时,鼓励社会力量以捐赠资金、文献、设施、设备等形式,支持北部山区图书馆(室)的建设;各级政府可以向较为成熟的文化类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充实完善北部图书馆(室)各项文化服务,实现公共文化服务供给体系多元化;建立常态化扶持机制,保障改造费用和后续持续投入费用,确保街镇图书馆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40小时、其中周末开放不少于8小时,行政村(社区)图书馆(室)每周开放时间不少于30小时、其中周末开放不少于6小时。 四、严格按照专业标准要求,开展北部山区图书馆(室)建设。要依据《广州市“图书馆之城”建设规划(2015-2020)》的要求,以打造全市图书馆“一卡通”(通借通还)服务体系为目标,紧紧围绕“统一平台、统一规范、统一标识、统一服务,为农村公众提供高质有效的服务”,推进北部山区图书馆(室)建设,确保镇街馆人均藏书不少于3册(件)、面积不少于500平方米(阅览室面积不得少于300平方米),行政村(社区)馆藏书不少于1册(件)、面积不少于200平方米(阅览室面积不得少于100平方米)。要从财政资金中单列核拨图书馆(室)日常运作经费,其中包括新增纸质信息资源费、日常维护费、办公费、工作人员工资。要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鼓励支持行政村(社区)安排一名村委会工作人员负责图书馆(室)的工作。 五、面向社会整合扶志扶贫资源,满足农村公众的文化需求。广州图书馆作为中心馆,要充分履行其各项法定职责,指导、协调和支持北部贫困山区基层图书馆建设,提供统一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数字图书馆、实物图书等服务,负责组织北部山区公共图书馆(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区图书馆作为区域总馆,负责对分馆的统一管理,实现文献信息资源统一采购、编目和物流配送、人员统一调配、标识统一、服务统一;行政村(社区)图书馆(室)主要面向公众提供基本服务,包括借阅、参考咨询、数字化信息服务以及各种阅读推广活动。同时,支持广州图书馆协同市工、青、妇等人民团体和广州大学、成人大学、老人大学等,依托行政村(社区)图书馆(室)创办我市农村社区大学,统筹整合全市农村社区教育资源,共同举办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为贫困地区广大农民提供一站式的学习服务,满足他们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形成有特色的我市农村终身教育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