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
关于广州高端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策略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1-16
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征集
|
标 题 |
关于广州高端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策略的建议 |
提案者 |
农工党广州市委员会 |
情况分析 |
随着国民经济发展,人们对于医疗服务行业的需求不断提升,中高端民营医院和诊所,成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广州市高端民营医院总体来说数量不多,质量不高。广州应该闯出一条新路,既推动医疗改革,又促进经济发展,为全国提供高端民营医院发展的广州经验。
—、广州市高端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现状
(一)医疗机构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我市高度重视民营医疗机构的发展,努力营造社会办医健康良好的发展环境。2017年底,全市民营医疗机构2103家,床位14481张,门诊服务量2135.58万人次,住院服务量18.26万人次,民营医疗机构床位数占全市医疗机构床位数的16.05%,门诊服务量、住院服务量占医院的比重分别为14.00%、6.09%。2017年,全市完成民营医疗机构设置577家,执业登记374家。
(二)民营医疗机构呈多样化发展。
新设民营医疗机构多为医学美容、口腔、第三方医学检验、血液透析、医学影像诊断等专科特色明显,或康复、护理、妇产等紧贴社会需求的机构,拥有爱尔眼科、复大肿瘤、金域检验、爱康国宾等一批发展势头良好的民营医疗机构。
(三)在高端医疗领域,境内外资本竞相进入。
随着国家推进健康服务业发展、鼓励社会资本办医及一系列CEPA协议签署,外资、港澳资本陆续进入广州医疗服务领域。截止到目前,我市共有中外合资合作医院2家,港资门诊部6家,其中,现代医院设置床位180张,且已通过美国JCI认证评审;按照国际医疗体系和模式设立和睦家医院已经正式开业,着力提供集预防、治疗、康复为一体的国际化高端医疗服务;泰和肿瘤医院、皇家丽肿瘤医院、广州国际妇女儿童医院、凯利综合医院、泰康国际医学中心、富力UCLA医院等项目正在积极推进中。
二、广州市高端民营医院发展的困境
1、利润受限,不少民营医院发展困难。
由于社会办医的特殊性,民营医院需要以利润求生存。如果民营医院因为得不到足够的利润,连倒闭的命运都不能摆脱,何谈高端?部分民营医院连医疗水平都上不去,得不到患者的信赖,病人都没有,高端就更谈不上!
2、人才短缺,品牌美誉度不高。
与公立医院相比,部分民营医疗机构的建院时间短,未能形成品牌,难于留住高层次人才,自身也缺乏人才培养机制,造成人才结构不合理,人员流动快,人才队伍不稳定。部分民营医院只能捡公立医院遗漏的人才和市场,没有长远的发展规划,更没有以科研和临床能力为支撑去发展。没有专业的技术人才,没有准确的发展方向定位,没有一个好的管理者,导致一些民营医院走向萧条,品牌美誉度不高。
3、体制改革不到位,难以持续发展。
广州高端民营医院总体数量不多,受市民认可的高技术、医疗水平高的不多。把公立医院转制为民营医院,似乎既可以克服人才问题,也可以克服医疗技术问题。但是,由于没有解决医改核心问题,缺乏可持续发展,同时还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
具体建议 |
三、广州高端民营医疗发展策略的建议
民营医院具有经营灵活、资本自由等优势,广州市未来高端民营医院应逐渐进入高端、特需服务市场,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未来高端民营医院主要定位于商业医疗保险的特殊人群,提供高端、特需医疗服务。
(一)广州市发展壮大高端民营医院需要做好顶层设计。
在参照各国通常的做法的基础上,政策上让公立医院“保基本”,私立医院提供高端与特色服务。在结构上,保持公立医疗系统服务覆盖了主要的人群(99%),医疗消费占全国医疗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80%。私立医院由于定位高端服务人群(1%),医疗消费占全国医疗消费总量的约15%。
(二)广州市应通过政策引导,引进国际知名品牌,促进高端民营医院的发展。
1、广州市应该制定不同层级的民营医院的资金准入政策。
对高端民营医院投资进行分类,区别对待:第一类是私人诊所,主要诊治一般病症;第二类是专科诊所,如牙科、眼科诊所等,这两类医疗机构投资可以对中小型民营资本开放,鼓励医生自主创业;第三类高端民营医院辅助公立医院,主要诊治需要住院的病人,是国家医疗保健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担负着筹资和提供医疗卫生保健服务的任务。这类高端民营医院,只能对有较大规模医疗基础的、信用度好的优质资本开放。
2、政府政策税收方面的政策支持。
政府在资金方面扶持公立医院,政策上扶持民营医院。政策上政府鼓励私有资金投入医院建设,设立了私有资金投入项目。凡承担本国公民基本医疗和保障任务,尤其是为减轻公立医院压力、分流病人和缩短预约就诊时间等任务的医疗机构(包括私立医院),都能享受减免税收或根据服务性质交纳低额税费的优惠政策;
3、鼓励民营高端医疗与公立医院合作。
学习新加坡模式,鼓励高端民营私人诊所和专科诊所开在大型公立医院周围,政府鼓励他们与医院签订合作协议,主要开展门诊服务,病人需要接受大型医疗仪器检查、需要手术治疗时,可以在医院进行。这样可以减轻国家负担,既可以解决大型公立医院门诊医生不足,又可以促进民营医院发展。
(三)广州市发展高端民营医院需要充分发挥商业医疗保险机构的作用。
广州作为经济发达地区,医疗服务能力应该辐射整个粤港澳大湾区。让经济条件好的个人通过向商业机构投保,满足这部分人群享受高端医疗服务的机会。广州市应该充分利用商业医疗保险机构发展的愿望和发展潜力,通过地方立法,理顺高端民营机构、病人、商业医疗保险机构的关系。
医疗保险公司还可以发挥第三方市场监管的作用。保险公司专门聘有懂行的医生和护士,审查病人的处方和账单,对于不合理的收费,拒绝支付。如果医生为此不与这家保险公司合作,就会丢掉在该公司投保的许多患者。
(四)广州市应成立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通过自律促进自身的发展。
广州市发展高端民营医院仅仅依靠政府加强监管还远远不够,广州市民营医院应成立行业自律组织,同时也应在自身上下功夫,要重视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人才梯队,完善规章制度加强管理,并制定行之有效的医疗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的工作方案,健全质控体系、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规范好经营行为,才能作为公立医院的有效补充,从而逐步受到大家的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