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广州市消费升级为抓手 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提供产业支持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1-16
十三届三次会议提案征集
|
标 题 |
关于以广州市消费升级为抓手 为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提供产业支持的建议 |
提案者 |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 |
情况分析 |
一、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规划和地位
粤港澳大湾区自2008年提出,从最初的探索思考珠三角区域合作新模式,而后提出大珠三角和泛珠三角战略,到现在正式提出共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规划,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广州处在大湾区A字型结构顶端和中部,是大湾区核心枢纽城市,交通便捷发达,作为省府所在地的广州市对广东省的整体经济发展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与广州市产业基础和沉淀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重点之一在于科技创新,而科技创新的重点在于产业应用,产业应用的突破在于消费升级,广州在这方面恰恰具有产业基础。
科技创新的成果也需要通过产业应用以及消费升级进行转化。广州是千年商都,产业结构完整,总体发展均衡,金融、商贸等服务型产业也很发达,而且具备交通枢纽的整体功能。广州的经济优势在贸易、在商业、在市场、在消费,这为广州在科技创新上都能找到发力点。广州需要把握好这次重大的战略机遇,打破大湾区内的地域与资源阻隔,重新定位城市新经济发展,提升其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增长极的功能作用。
三、消费升级可以为科技创新提供产业支持
消费升级首先体现在消费标的上的升级。近年来,消费者在精神消费、知识消费、健康消费以及智能化消费等领域均增加了大量的投入,广州市每年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一直在领先地位。
其次,消费升级体现在消费过程上的升级。除了商品本身,更多是体会和享受新型消费方式在消费过程中的方便、快捷、高效等。
最后,消费升级体现为消费目的上的升级。消费者愿意花更多的钱,换取产品更多附加价值。过去消费者主要是为产品本身的价值买单,消费升级后主要是为附加值买单。
㈠发力新零售
新零售是消费升级的首要出发点。
发力新零售,首先在于消费场景的构建。场景化思维简单来说就是从用户实际需求出发,集合各种场景元素综合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广州传统的贸易、商务服务、制造业要发力新零售,关键在于构建新的消费场景,在于场景与用户精神需求的精准匹配,其核心就是体验,以此激发用户的情绪涌现,无缝满足大众的购物需求。
其次是消费体验的提升。即便未来会有更多高新的技术、产品及服务出现,用户最关注的依然是能否以最高效、最低成本的方式让他获得更好的消费体验。为消费者提供更精准、更高效、更低成本的消费场景体验,是发力新零售实现产业消费升级的途径之一。
最后在于现代区域物流体系的建设。广州是个千年商都、商业重镇,背靠珠三角完整供应链和先进制造业体系,有能力为新零售、新业态的崛起带来更短的供货时间、更低的流通成本和更高的商品质量。这样更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大湾区乃至一带一路的经济发展,缓解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㈡构建新批发
如何智能化、互联网化发展是批发市场能否成功转型升级的关键。新批发的关键点在于要有一套完善的供应链控制系统和交付环节。以前批发市场的核心服务是物业、安保、卫生,随着发展要转型成为集买手、品控、设计、仓储、物流等多种服务为一体的服务提供商,新批发是构建多种服务为一体的服务提供商。
新批发就是基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与新零售、新制造相适应的新型商品批发体系,批发体系重构:一是基于互联网大规模商品组织和分销体系的重构;二是基于体验和场景时代的消费者动员和消费力集聚;三是基于订制时代的物流和供应链体系。新批发的供应链以大数据为基础,对传统供应链“四流”(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改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互联网平台运营效率。同时,批零采销平台以仓储、物流为切入点为客户提供供应链增值服务,深入挖掘供应链价值,增强客户粘性,提高付费用户转化率,真正实现由流量向价值的变现。
㈢培育新物种
首先,新物种的诞生就是创新技术与创新的生活方式相结合的完美体现。一方面,新物种的诞生,是从上游层面实现了供应链的重塑、全渠道的融合、多业态的创新、数据化的驱动等等各环节的重构;另一方面,则是从下游需求层面实现了区域市场的消费分级。
其次,新物种的诞生,也离不开线上与线下之间的关系变化,随着线下价值得以重估。一方面,线下作为消费流量的入口,对于真实用户的获取和价值转化提供了有效的保障;另一方面,线下的空间场所,为诸多科技体验提供了可塑性高的场景价值。
最终,新物种可以说是时尚生活方式和科技创新完美结合的产物,是消费升级最核心的构成。推动新物种的培育是对科技创新最好的支持。
|
具体建议 |
四、建议
(一)政府部门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关注政策顶层设计及关键措施。建议制定相关配套政策,结合广州的城市创新发展工作,有针对性地将“以广州市消费升级为抓手,为大湾区科技创新提供产业支持”列入政府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工作中,真抓实干。明确具体指导统筹部门和核心主体以及相应的配套措施;设置落实先行先试的载体,跟进相关鼓励支持政策的制定、实施,形成切实可行的推广方案,定期检讨。
(二)在行业协会基础上组建消费升级联盟,培育新物种和新业态,推动消费升级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消费升级联盟组织将最新市场需求和科技创新对接起来,并为企业孵化培育新物种和新业态申请政府扶持政策和产业基金的投入搭建桥梁。政府也可以支持联盟组织各类型的创新创业大赛,以选代评,按市场化的方式甄选一批有潜力的项目和企业,支持新物种和新业态的孵化,实现消费升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目标。
(三)甄选一批消费升级的示范项目,向大湾区进行推广,推动区域城市间的无缝合作。建议政府可以从消费体验和科技创新等角度甄选一批大胆创新,带出消费升级新貌的示范项目。并以此为基础,与大湾区内其他城市进行推广合作,扩大影响的同时扩大市场份额,带动更多的科技创新成果融入到消费升级的大潮中,为实现广州在大湾区建设发展中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提供强有力的产业支持,推动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开创广州改革发展的新局面。
(四)完善研究新经济发展模式研究队伍,及时形成有预见性的政策导向。检讨目前政府在研究新经济发展模式的人才方面是否有缺失,建议政府应重视这方面人才的储备和培养,深入研究新经济发展模式、研究升级时代新商业思维,配备落实相关研究部门和人员,形成有预见性、可持续政策导向,让广州新经济体系能健康发展,并引领经济发展潮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