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2019年01月14日 星期一
热烈祝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隆重召开
当前位置: 政协首页 > 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 > 十三届三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关于引导风险投资支持创新创业 将广州打...
关于引导风险投资支持创新创业 将广州打造成为“风投之都”的建议
   
发布时间:2019-01-16
  

十三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关于引导风险投资支持创新创业 将广州打造成为“风投之都”的建议
提案者  民建广州市委员会
情况分析

   2018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广东视察时指出:创新创造创业离不开中小企业,我们要为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好条件,广东是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先行地、试验区,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始终鼓励广东大胆探索、大胆实践。广州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风险投资之都”。
 一、发展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广州市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逐步加大对创新创业支持力度,2011年以来成立了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市中小企业发展基金。但相比先进城市,广州双创发展仍有较大不足,2018年科技部发布的中国独角兽企业共164家,其中广州仅3家,远落后于北上深杭等城市。原因主要有三个:
 (一)缺乏大型基础平台及龙头企业。广州缺乏上交所、深交所之类风投行业要依托的证券交易所,缺少类似华为、腾讯、阿里等龙头企业,资本聚集、双创企业聚集存在先天不足。
 (二)引领意识有待提高。北京2002年成立了我国第一支政府引导基金---中关村创业投资引导资金,杭州2008年成立了创业投资引导基金,连续七年被评为“全国十佳政府引导基金”,2014年成立天使投资引导基金。广州第一支政府引导基金2011年才设立,中小企业发展基金2017年才成立,至今,广州市仍未设立天使投资基金,而上海杭州等地早在2014年就相继成立了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显然,广州在顶层设计及敢为人先上仍有差距。
 (三)理念保守。广州市设立政府引导基金,本意是支持创新创业,但理念上仍将“保值增值”重于“鼓励创新”,保守的考核机制导致大量投资投向成熟企业,而非支持双创。相对上海的天使投资引导基金,明确投资对象成立不能超过3年、员工不超200人、总资产不超2000万,真正扶持创业企业。

具体建议

  二、引导风险投资支持创新创业的建议
 (一)财政资金适当增加政府引导基金的投入比例
 用于支持创新创业的财政资金,一般分为两种:一是补贴性质,二是投资性质。财政资金是有限的,理论上来讲,如能将更多补贴性资金转变为投资性资金,即“送”改“投”,价值将更大。
 第一,从资金使用效能上看,引导基金有杠杆作用,能撬动社会资本参与,政府引导资金可带动4-5倍社会资本,实际投资时还能增加为6-7倍,这意味着政府投入1亿可带动6-7亿元资本支持双创企业。
 第二,从可持续性来讲,补贴性资金一次性给到企业就没了,而引导基金投资后总会有部分本金收回,又可再投入,财政资金“造血”功能得到更好发挥,从而帮助更多企业。
 第三,在资金去向上看,投资性基金最坏的结果就是损失本金,而补贴资金本来也是“送”给企业的,将部分补贴资金转为引导基金,即使损失全部本金也与补贴资金本身结果一致,财政资金不会有更多损失。
 (二)市场化运作、专业化管理,充分发挥引导基金的集聚和放大作用
 中小企业融资难,双创企业就更难,更需要政府的直接帮助。对于政府引导投资基金,“鼓励创新”理应重于“增值保值”,参照杭州等地经验,通过设立符合市场规律的容错机制和让利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参与、更多风投机构入驻广州,培育壮大双创投资市场,坚决杜绝“创业致贫”现象,让任何好的点子、好的团队都能在广州容易地找到风投,使创新创业人才和资本聚集广州。
 (三)借鉴美国《拜杜法案》,大力提高创新科研结果的转化率
 美国1980年《拜杜法案》,强化了其全球科技的领导地位,科技成果转化率几年时间就翻了十倍,目前达到60%。该法案核心是“政府资助为主的项目,知识产权归主要发明者个人或机构所有”。中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为改变现状,杭州借鉴2017年出台政策“政府资助为主的项目,收益的70%归主要发明者个人或机构所有”,进一步加强了杭州双创第一城市的地位。建议广州市明确由政府出资支持的创新企业科技成果的专利权,归属于创新企业或发明者本身,以鼓励大学、科研机构、医院、企业等提高科研成果研究和转化,并吸引更多社会资本加入,让更多科学家、创业家带着成果到广州发展事业。
 
 双创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根本,招揽大型企业是一方面,但更重要是广州市要建立具有蓬勃生机和源源不断动力的内生性发展动力,如果一个城市还在谈论“创业致贫”,就不可能有未来。由于广州市没有上交所/深交所、没有华为/腾讯/阿里,在硬件上已先天落后了,当务之急,是要通过政府有形之手在软件上发力,改变观念改革创新,使任何好的主意、好的点子都能在广州找到投资,吸引优秀人才和项目聚集在广州,才能将广州建设成为“风投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