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网站
关于实施“人才驿站”政策解决来穗创业就业应届大学生短期住房需求的建议
时间:2020-06-05    【打印】 

  共青团广州市委员会

  内容摘要:团市委通过调研发现,应届大学生在政策解读、求职指导、创业辅导、生活补贴等方面需求较为突出,面临着毕业季求职和创业过渡期的生活困惑。加强生活服务、政策扶持特别是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有利于提高大学毕业生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解决离开校门走进职场的第一公里问题,对于吸引中高端青年人才来穗发展、促进青年城市融入同样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广州市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建议推动落实“人才驿站”政策,以我市人才政策为基础,推动建立一批来穗创业就业“人才驿站”,为来穗创业就业的应届毕业生提供人文关怀和落地转介服务功能,实现广纳英才促发展,提高应届毕业生来穗求职率和创业青年来穗转化率。

  一、情况分析

  近期团市委针对大学生就业创业需求进行调研,发现应届大学生在政策解读、求职指导、创业辅导、生活补贴等方面需求较为突出,面临着毕业季求职和创业过渡期的生活困惑。应加强城市软服务,吸引大学生留穗就业。在住房方面,政府可给予大学生一定的住房补贴,或者与相关房地产合作,对购房大学生给予购房优惠等。在解决短期住房需求方面,深圳福田青年驿站项目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该项目由深圳福田共青团联合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于2013年在全国率先发起成立,为来深圳求职的大学毕业生提供7天的免费住宿和就业帮助、入职体检、城市融入四项基本服务。青年驿站成立至今,已经为7687名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免费住宿服务。福田青年驿站(国际版)自2018年4月建成以后,已经服务了30多名来自海内外硕士以上学历的青年人才,包括入选国家“千人计划”的专家、院士。在香港修例风波中,深圳福田青年驿站及时发挥了人才服务作用,为在港就读的内地大学生回深短期就业实习提供免费的过渡性临时住房,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据教育部门统计,201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834万人,其中广东省高校毕业生总人数达57.21万人。广东省高校毕业生超过80%的就业流向首选广州、深圳、佛山等珠三角发达城市。深圳、佛山等地对应届毕业生的吸引力逐渐增强,引才、留才配套政策成为各大城市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部分。

  综合以上调研情况发现,加强生活服务、政策扶持特别是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服务,有利于提高大学毕业生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解决离开校门走进职场的第一公里问题,对于吸引中高端青年人才和优秀应届大学毕业生来穗发展、促进青年城市融入同样具有促进作用,有利于广州市引进人才、留住人才。根据《广州市发展改革委关于印发〈广州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行动方案2019年工作要点〉的通知》关于“实施‘人才驿站’政策,为符合我市人才政策的来穗求职应届毕业生提供低成本短期住房,营造良好毕业生就业环境”的工作要求,要加快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提升青年人才服务水平,大力建设广州青年人才驿站,妥善解决青年人才住房问题。目前,我市各区结合产业人才发展定位,分别推出了各类人才引进保障性住房政策,但主要针对高端人才来穗创业和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对于优秀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临时过渡性的住房(人才驿站),尚未有政府主导的配套建设项目。

  二、工作建议

  (一)整合市级层面资源,统筹指导推进“人才驿站”政策

  建议建立“广州市青年(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联席会议”工作制度,统筹制定一系列青年人才驿站政策,对青年人才在短期住宿、就业、创新创业等方面给予支持。通过整合相关人才专项资金和公租房资源,采取政府主导、公益性运营的原则,推动建立一批来穗创业就业“人才驿站”,以“人才驿站”为载体,宣传广州市青年人才政策和创业就业环境,推介广州各部门就业创业工作品牌,与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住房政策形成多层次的人才保障政策体系,重点面向在穗高校应届毕业生和来穗创业就业的优秀大学毕业生提供临时性短期住宿支持。

  (二)重点发挥区级层面支持作用,依托青年人才驿站提供就业创业“家门口”服务

  建议采取政府引导、社会参与的方式,通过旧场地改造、公租房改造或联合社会资源共建等多渠道,每个区至少建设1个青年“人才驿站”(每个驿站可提供100个床位),原则上每间房(4个床位规格)面积不少于30平方,水、电、气、冷配套齐全,配备床、桌椅等基本的住宿设施,并提供集“居住、交流、休闲、娱乐”于一体的驿站环境,实现青年人才拎包入住,为符合我市人才政策的来穗求职应届毕业生、青年创业人才提供7天免费住宿(具体可根据推进实际调整)。鼓励条件成熟的区依托青年“人才驿站”设立项目路演中心、文体交流中心、人才服务工作站等,为青年人才提供就业招聘、创业政策对接、投融资对接、项目对接等就业创业服务。

  (三)提倡“一区一特色”,结合辖区产业人才定位因地制宜建设青年人才驿站

  建议各区因地制宜,研究制定符合本辖区产业发展特色、人才引进和大学生青年就业创业工作实际的青年“人才驿站”申请和审批流程,强化驿站管理,按照“一区一特色”的定位进行建设,强化各区青年人才“引才、留才”和服务人才的特色化举措,依托青年“人才驿站”开展人才政策宣讲、受理和就业创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