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台湾同胞联谊会
内容摘要:民宿作为新兴行业,还存在不少需完善地方:一是文旅特色融合不紧密;二是品牌形象不鲜明;三是管理制度不完善;四是行业经营生存能力弱;五是宣传推广手段单一;六是行业协会功能发挥不足等。建议:一是加强文旅元素融合,把饮食、戏曲、人文、历史、建筑等文旅元素融合到民宿当中;二是加强规范监管,出台消防指引,安装治安管理信息系统,允许提供炊食,做好门牌登记,扶持与清理并行等;三是加强扶持鼓励,加强宣传扶持,历史建筑保护,人才培养;四是进一步挖掘行业协会的功能。
最近,省和市陆续出台了《广东省民宿管理暂行办法》《广州市关于促进和规范乡村民宿发展的意见》《广州市民宿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8-2035)》。顶层有了规划设计,不少投资人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我市民宿行业迎来蓬勃发展的新时代,但在调研中也发现民宿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存在问题
(一)文旅特色融合不紧密,民宿特色不突显
民宿是传统艺术、风俗、文化的传承,是古今传统融合的综合复合体,体现着一个时代、一个区域的精神内涵。广州是岭南文化的重要传承地,在语言、风俗、饮食、建筑和历史文化等方面具有多元且独特的风格魅力,如:粤府文化、西关文化、从化的乡村旅游文化,民国建筑古村落建筑等。但在民宿开发和发展中对本地风俗、传统文化的特色挖掘融合不够,利用率不高。表现在:1.政府缺乏统一的规划,对岭南的传统建筑、饮食、戏曲、人文、文化等文旅元素融合不够充分,特色不突显;2.民宿没有串珠成链,形成一地一品的地域性格局,目前大多比较分散,缺乏“集群效应”和“视觉冲击”,特色化、精品化体现不够;3.民宿经营者的文化素养不够,自身对本身特色文化的理解有限,又缺乏有效的指引指导,有的甚至出现“外来人”经营本地传统的“假特色”,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民宿经营与特色文化的有机融合。
(二)品牌形象不鲜明,对外吸引力不广泛
我市民宿除增城“万家旅舍”、从化“流溪人家”之外,其他区域的民宿与品牌形象——花城人家结合不佳,从设计、经营各方面都没有统一的品牌形象,缺乏指导,与“当地民俗”“城市或乡村文化气息”结合不紧密,对外吸引力不广泛。
(三)管理制度不完善,规范不明细
市场监管、消防、公安、文化旅游、文物保护等,每个部门都有权管理,又都无权对其全面规范,极易导致无人监管或多头执法局面;它又是投资在前,没有前置审批,目前,没有明确指引,有关标准弹性大,如:消防这块就广州而言,就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家都担忧投资打水漂,还不敢放开手脚干。
(四)行业特点限制,经营生存能力弱
民宿行业特点受规模及经营者素质的限制,单栋客房不超过14间,规模小,经营者大多都是业主或本地居民,没有系统的经营经验,在其规模效益,经营精化上无法与星级酒店甚至精品酒店相比,但管理、采购、运营一样不能少,再加上线上的营销服务费用都是商业化,成本也比重大,目前不少民宿都亏损,若政府对民宿的支持力度不够,没有集约综合调度推广,他们无法形成合力降低成本,生存艰难。
(五)宣传推广手段单一,效果不够好
营销宣传手段比较单一,大多依靠口碑宣传等传统方式,利用网络、微信、自媒体等信息化传媒不够,整体宣传推销也还不够。
(六)行业协会功能发挥不足
行业协会在政府和行业的沟通上,行业经营培训与技术合作,经营规范上功能发挥不足,没有很好的协助规范我市民宿旅游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二、几点建议
(一)加强文旅元素融合
给合广州民宿的品牌形象—花城人家,进一步加强规划和指导,结合各地文化特色:如粤曲、美食,西关文化,民国建筑,古村落等,赋予文化特色内涵,把饮食、戏曲、人文、历史、古建筑等文旅特色元素融合到民宿当中,结合各地特色,打造好各地统一的民宿品牌。
(二)加强规范监管
1.民宿消防采用“备案制”,建议:出台明确指引规范,采用防火装修材料,老化的电线该更换的更换,备齐足够的消防器材等,让投资者知道该怎样做,做了有保障。
2.治安方面,建议:安装治安管理信息系统,与当地派出所联网,对入住的旅客进行身份验证。
3.允许民宿提供炊食。针对不同地区采取不同办法,如:城市商业集中区采用不产生油烟如:蒸、煮等生产方式提供早餐;效区、乡村等可用当地特色做法为客人提供特色美食。
4.加强对民宿的卫生环境管理,做到干净、整洁,做好垃圾分类。
5.对乡村一些满足民宿条件,但没有门牌号的住宅,给予临牌号,给予民宿登记。
6.扶持与清理并行。对不符合规定的,特别是一些分布在居民楼内或公寓楼内的借民宿名义开设旅业的,坚决取缔,以保障合规者的利益。
(三)加强扶持鼓励
1.加强宣传。将民宿发展与我市旅游文化、非遗传承、乡村振兴有效结合,将岭南风情民俗、粤菜美食与民宿融合发展,打造我市各区“景点、美食、非遗、民宿”的旅游地图,将辖内文化旅游点、非遗保护点、民宿等都揽括进来,一目了然,将旅游文化体验与民宿体验高度结合。
开展与政府和有关企业的深度合作,建立统一民宿网站等,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微信、今日头条、抖音等各种媒介进行多渠道宣传推广,与携程、美团、驴妈妈、百度地图、大众点评等企业构建合作桥梁,开通微信公众号,增加订房、订餐通道。采取政府补贴等形式,尽量做到免费或低于市场价收费,降低民宿的成本,提升生存能力。
2. 加强历史建筑的保护。各级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用于支持民宿的发展,对符合相关标准、目前在用的历史文物建筑民宿,进行保护性的维修开发和利用。
3.加大人才培养。有计划地选送民宿经营者到地方高校或民俗、行业协会等学习培训,提升经营者文化素养。
(四)进一步挖掘行业协会的功能
行业协会要协助政府在推动提高行业自律、维护市场秩序推动行业发展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与政府有关部门、国内高校,专业研究机构共同合作,以更高的标准来完善民宿发展体系;配合政府对民宿规划、设计、运营管理等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对民宿进行等级评定,形成诚信档案,加强对民宿的日常管理,完善奖惩机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研讨会和开展行业研究工作,为政府和企业提供产业发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