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网站
关于广州加快区块链技术和产业创新发展的建议
时间:2020-06-05    【打印】 

  广州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内容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席卷全球,区块链作为一项颠覆性技术,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正在成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很多国家都开始积极拥抱区块链技术,开辟国际产业竞争新赛道。我国区块链行业的技术创新正在经历着一个明显加速的过程,产业呈现高速发展,地域分布集中,集聚效应明显,从金融延伸到实体领域。广州市虽有强大的政策条件、良好的市场基础、优质的产业基础,但仍有项目数量少、产业核心技术落后、人才基础薄弱、可信数字化进程慢、建议举办国际区块链产业博览会、推动区块链产学研联动、鼓励“区块链+产业”融合尝试,建立示范性企业,最终实现增强区块链技术与传统经济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逐步提高经济发展含金量。

  一、国际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创新发展趋势

  区块链作为“价值互联网”的重要基础设施,正在引领全球新一轮技术变革和产业变革,正在成为技术创新和模式创新的“策源地”。根据IBM区块链发展报告数据显示,全球9成的政府正在规划区块链投资,并在2018年进入实质性阶段。

  从政策监管角度来看:美国、日本、俄罗斯、法国、英国、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都是监管大于扶持。而中国、韩国、泰国、德国等国家则更加重视对区块链领域的政策扶持。

  2019年上半年全球区块链政策信息不完全梳理

  而从应用发展角度来看:以美国为例,美国作为区块链技术的前沿阵地,将区块链上升到“变革性技术”。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已与IBM签署合作协议利用区块链实现医疗数据共享。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在进行利用区块链技术跟踪跨境人口和商品的测试。美国商务部计划与美国专利商标组织、国家电信和信息管理局、国际贸易管理局以及国际标准与技术研究所组建小组探讨区块链数字版权应用。

  在下一轮国际竞争中,公链等区块链底层架构和基础设施具有较高的重要性,特别是服务于民生领域、公共安全等领域的区块链基础设施,对于保障社会食品药品安全、加快构建社会信用体系有重要意义。

  二、中国在区块链领域技术与产品创新的发展趋势

  (一)我国区块链产业生态初步形成,方兴未艾

  1.产业呈现高速发展,企业数量快速增加。

  天眼查的企业数据显示,2010年时全国区块链的企业仅有379家,而截至2019年11月,区块链相关公司已达增长至27513家,整体增长7159%。

  而仅2019年10月份一个月,国内区块链就发生了13起投融资事件。其中,10月28日当天就发生5起区块链投融资事件,在国内融资事件大幅下降的时候保持了较稳定的增速。

  2010年至今国内区块链企业数量及增速

  注:1.区块链企业指经营范围包含区块链的企业

  2.数据截至2019年10月28日,  数据来源:天眼查

  2017年至今国内区块链投融资时间披露数量

  注:数据截至2019年10月28日,数据来源:烯牛数据

  2.地域分布相对集中,产业集聚效应明显。

  从中国区块链公司的地域分布状况来看,北京、上海、广东、浙江依然是区块链创业的集中地,四地合计占比超 80%。以2017至2018的新增区块链企业来为例,北京以175 家公司、占比38%处于绝对的领先地位;上海以 95 家公司,占比21%位居第二;广东省以71 家公司、占比16%位居第三;浙江省以36 家公司、占比8%位居第四。除此以外,中国区块链创业活跃度前十名的省份还包括江苏、四川、福建、湖北、重庆、贵州。

  从中国区块链创业活跃度靠前城市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依然为中国大陆区块链创业活跃度最高的四座城市,公司占比达到78%。

  中国区块链创业活跃度TOP10省份

  (二)区块链应用呈现多元化,从金融延伸到实体领域

  区块链技术具备分布式、防篡改、高透明和可追溯的特性,非常符合让整个金融系统业务需求,因此目前已在支付清算、信贷融资、金融交易、证券、保险、租赁等细分领域落地应用。

  而随着区块链技术创新发展逐步成熟,产业应用的实际效果愈发显现,区块链的应用已从金融领域延伸到实体领域,如:电子信息存证、版权管理和交易、产品溯源、数字资产交易、物联网、智能制造、供应链管理等领域。

  (三)互联网巨头纷纷入场抢占先机

  区块链技术不仅受到了创业企业的青睐,也受到了互联网巨头企业的广泛关注,互联网巨头企业纷纷拓展区块链业务,快速推动我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目前,腾讯、阿里巴巴、百度、京东等互联网行业巨头纷纷加入区块链技术的研究与场景应用中来。

  三、广州市区块链产业的发展现状、优势与不足

  (一)广州市区块链产业发展现状

  目前广州市坚持将区块链产业发展作为服务实体经济应用场景,推动基于互联网技术、思维、手段的区块链产业创新发展,从金融、物流、政务、知识产权、工业互联网等场景,增强区块链技术与传统经济各个领域的深度融合,逐步提高经济发展含金量。

  1.2019年广州打造产业发展平台对接企业超300家。

  广州市培育了区块链国际创新中心、中关村e谷区块链产业园、蚁米区块链众创空间、区块链未来空间四大产业载体,初步形成区块链底层应用开发及应用服务商产业集群。指导成立广东省首家正式注册的区块链协会-广州市区块链产业协会,对接企业300家,筹备落地项目逾50个。

  2.2019年广州共31家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企业。

  国家网信办发布了两批共506家境内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企业名单,其中广州占共31家,占比6.13%,位于全国前列(次于北上深杭)。全市现有区块链企业300多家。并于2019年,完成组织广州市区块链企业入库工作,同时启动重点培育发展博鳌纵横、航天信息、云硕科技、易票联、卓志供应链等入库区块链企业。

  3.广州区块链行业企业加快与实体经济融合。

  广州目前正在积极引导区块链行业企业加快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广电运通致力于区块链技术深度研究,组建广东省虚拟资产与区块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运通链达金服获全球区块链前沿技术项目权威奖项。金丘链云为广发银行、渣打银行建立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金融平台的POC(验证性测试)项目。博鳌纵横开展产权信息上链,探索基于区块链的数字版权管理(DRM)技术。

  4.积极推行政务与区块链的结合。

  搭建全国首个电子发票区块链平台“税链”,并首推“政策公信链",通过引入区块链分布式网络和共识机制促进政策兑现流程再造,被中国信通院评为“2018可信区块链十大案例”之一。同时广州仲裁委、微众银行、杭州亦笔科技共同研发了基于区块链的仲裁链,2018 年 2 月,广州仲裁委基于仲裁链出具了业内首个裁决书。广州互联网法院“网通法链”智慧信用生态系统今年3月正式上线,对接各大互联网企业平台,实现涉讼电子数据的按需“一键调取”。

  (二)广州市区块链产业发展优势条件

  1.强大的政策支持。

  我市黄埔区、开发区等老牌工业大区、科技创新强区早在2017年便由出台了“区块链10条”扶持政策,针对区块链产业的培育、成长、应用以及技术、平台、金融等多个环节节给予重点扶持,是目前国内支持力度最大、扶持力度最强的区块链政策。而数据统计显示截止到2019上半年,我市区块链扶植政策共计12条,领先于全国。

  2019年上半年中国区块链政策不完全数量

  2.良好的市场基础。

  我省背靠珠三角腹地,具备有利的地理优势。同时我市人口规模大,经济发达,海陆空交通便利,产业链配置齐全。

  3.优质的产业基础。

  我市在知识产权、金融、食品饮品、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新材料、环保等领域深厚的产业基础,优质的产业基础可以为区块链发展带来一片任其高效成长的沃土。

  (三)广州市区块链产业发展不足之处

  1.区块链项目数量分布落后于其他一线城市。

  观我国各大城市的区块链项目数量分布情况,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几大城市目前位居前四名,总计占有全国区块链项目总数的80%左右。而我市目前区块链项目数量只占有总额的2%左右,一线城市梯队中的北京、上海、深圳的区块链项目皆领先于我市。

  2.产业核心技术方面仍然相对落后。

  区块链产业需要构建自主可信的底层技术架构和基础网络设施,我市在在针对于区块链的统一配套硬件设施与技术架构上仍然欠缺。

  3.区块链产业人才基础相对薄弱。

  我市目前缺少针对于区块链行业的相关培训与教育体系,缺乏大中型区块链技术应用与研究平台,这使得我市区块链领域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支持能力缺失。

  4.“可信数字化”进程较慢。

  目前,我市中小企业较多,实体经济成本高、利润薄,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现象仍然存在,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仍显不足。金融机构准确获取实体企业真实经营信息的难度较大,金融机构和实体企业建立信任的过程较为曲折,对中小微企业授信管理成本和风险溢价较高。

  四、对我市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几点建议

  建议举办国际区块链产业博览会、区块链产业联盟、鼓励“区块链+产业”融合方向尝试,几个重点方向具体如下:

  (一)举办国际区块链产业博览会,并以此为契机引入人才和项目

  1.国际区块链产业博览会的建议举办特点。

  (1)建议以国际化为特点,加强引入国外资源与技术。

  (2)建议强化专业化概念,同时配合人员优待政策加强专家资源储备。

  (3)建议强化产业化概念,大力挖掘并展示区块链的优秀案例,推广促进技术的辐射范围。

  简而言之,通过博览会以及博览会后续的落地活动,打造区块链资源聚集的高地,同时配合人才政策进而吸引更多区块链人才,从而实现良性循环,加速产业的发展。

  2.建议举办单位。

  指导单位 广东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厅主办单位 广州市人民政府承办单位 广州博鳌纵横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广州区块链协会 (二)加强区块链的产学研联动

  1.建立区块链产业联盟。

  联盟可以接入大学、科研院、企业三方,打造“学术机构+前端应用平台”模式。

  同时,要应针对不同行业做细化管理,对于每一个行业要建立行业内部的标准化系统,收集行业内部的数据并且组织会议进行讨论,制定在大数据和信息化驱动之下的新型的行业规则,这样才会有助于区块链进一步发展。

  2.区块链产业联盟的特点与价值。

  “企业区块链产业联盟”将有效帮助企业实现信息互通,帮助制定行业标准,帮助所有企业汇集数据,并且在汇集数据的过程中制定统一标准,对数据进行规范化管理,最后形成各个区块。因为联盟提供了联通和公允评判的功能,这是一个企业所不具备的。以协会或者联盟的组织形式出现,对于推动行业更好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具体有以下价值:

  (1)行业信息、政策信息跟踪同步。

  (2)连接组织成员与政府部门,提供发展可行性的建议。

  (3)强联盟企业与企业、企业与院校间的协同效应,促进技术应用的落地效率。

  (三)鼓励“区块链+产业融合”方向的尝试,并建立重点示范企业

  除纯粹区块链方向的企业,建议以政策等形式有效鼓励“+区块链模式”建议的几个尝试方向,并培育一到两家示范性企业以推动区块链在各行业中的应用与推广:

  1.发展商品溯源。

  我市在食品饮品、生物医药等领域有深厚的产业基础,溯源服务应用的最为广泛的领域是食品和药品溯源,这在保障食品安全、疾病防护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此外,在商业的实际应用场景中使用区块链溯源技术能够为品牌背书,为我市企业带来额外收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2.版权保护与交易。

  网络时代信息的高度分享使得知识产权侵权成本低、维权难,而区块链与数字版权保护能够完美地结合,解决盗版横行的现状。

  3.工业应用。

  我市目前的产业结构仍然以传统产业占据主导地位的态势,利用区块链技术将分布式智能生产网络改造成为成一个云链混合的生产网络,通过云链混合技术,将新零售和新制造有机结合,电商平台端和数字化工厂端采用中心化的工业云技术,而中间的订单信息传输和供应链清结算通过工业区块链和智能合约来完成,既保证了效率和成本,又兼顾了公平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