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网站
《广州日报》:适度降低预期 先就业再择业
时间:2020-06-11    【打印】 

广州市第123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活动关注高校毕业生就业

  6月10日,广州市第123场疫情防控复工复产新闻发布活动在广州市新闻中心举行。会上,广州市两会代表委员结合各自工作,与媒体交流学习贯彻广州市两会精神的心得体会。他们表示将以两会精神为指导开展下一阶段的工作。其中,营商环境、就业民生、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成为他们关注的焦点。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申卉、何道岚

  焦点1:争创营商环境“广州样本”

  市政协委员,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杨再高认为,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一个国家或城市综合竞争力、吸引力的重要体现,也是高质量发展和城市治理能力的重要体现。实施营商环境3.0改革、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出新出彩,是广州肩负的光荣使命,是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优化营商环境是一场深刻的自我革命,也是一项系统工程。实施营商环境3.0改革,争创营商环境“广州样本”,他认为要重点抓好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深化改革、聚焦企业办事优化服务、聚焦企业发展降低成本、探索实施新型监管模式、促进营商环境法治化五大方面工作。

  “营商环境改革,要把市场主体评价作为衡量营商环境改革成效的唯一标准。”杨再高直言。他认为,抓住业务流程革命性再造的关键,通过对办事系统和流程创造性系统重构,整合跨部门的办事流程,推动业务流程简化优化,实现流程及环节再造再减,提高市场主体(尤其是企业)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是营商环境改革3.0的关键所在。

  焦点2:毕业生和家长们要关注市场变化

  市人大代表、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魏朗说,广州市拥有8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数量居全国前列,因此新增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成了当下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

  就她所了解的情况来看,广州市政府已出台了多项兜底保障政策,包括发放3000元求职创业补贴,鼓励用人单位开展就业见习活动,开发基层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岗位等。高校也强化了就业工作组织领导和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为毕业生开展就业创业课程培训,同时对就业困难毕业生加大帮扶力度,实施“一生一策”,开展个性化精准就业指导服务,充分挖掘、利用校友资源,主动联系用人单位,开拓“云招聘”等方式,加大国企、名企、优企引入校园工作力度。

  魏朗建议,政府层面可以组织更多用人单位与高校开展供需对接,破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同时,她呼吁用人单位主动转变招聘模式,缩短实习期,尽快与学生达成意向并签约。

  此外,她呼吁学生和家长们要关注市场变化,适度降低预期,先就业再择业,在工作中锻炼自身的能力。“很多工作也只有先去做才知道合不合适,不必一开始就追求最高的目标。”魏朗认为,只要我们的学生愿意到中小企业去,到基层去,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就业就不是难事。

  焦点3: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市政协委员、广东南方软实力研究院副院长谭国戬说,今年的工作重点是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促进,实现“双胜利”。在暖企方面,他欣喜地看到政府在复工复产方面及时推出“暖企15条”“稳增长48条”“提振消费20条”“信用助企9条”等政策措施,全力以赴惠企业、暖市场、扩投资、增动能、提信心。“百年老店需要政策,更需要人心,稳岗在于留人,留人在于留心,心心相印,才能长长久久。”谭国戬指出,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大家要同舟共济,也需要企业在用工管理方面提升管理及风控能力,理解国家、省市区的各类人社政策,让企业管理在合法性与合理性的结合方面更趋完善。

  作为一名低碳环保行业的工作者,市人大代表、广东华南低碳产业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彭小慧则建议,今年广州要大力推进低碳环保产业,打造国际一流低碳环保科技及绿色金融高地,同时建立完善的环保监测体系,既要固化垃圾分类成果,更要杜绝衍生问题,有效解决垃圾集中收集点环保卫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