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做好广州湾区布局, 强化我市江海经济发展的提案 | ||
提案者 | 张少锦 | ||
情况分析 | 由于不同历史时期发展认识和发展资源配置等原因,广州珠江河段从黄埔港至出海口广大水域至今没有统一命名和整体发展布局,造成沿珠江西岸发展资源耗散和区域交通相对滞后,面对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新机遇,重新正名“广州湾”对推进广州江海经济发展布局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 ||
具体建议 | 一、重新正名“广州湾”符合命名习惯和命名规则 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设置番禺城,公元246年,吴国命名“广州”设治所番禺,1921年,广东省城“广州府”正名为“广州市”。从古至今,广州是中国南方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广州”作为特别的经济、文化和地理符号已根植世界人民心中。 “广州湾”地名早就有之,明清时期,“广州湾”指广东湛江市坡头区南三镇南三区灯塔乡所辖村落附近相当狭小港汊海面,法国租借湛江时期称该地为广州湾,1946年1月,湛江正式建市,广州湾从此淡出人们视野至今天成为历史记载。 湾是指海岸或江河出口凹入陆地、便于船舶靠停的水域,在世界范围内,对于江海交叉水域习惯以域内核心城市或水域扇面顶端标记点命名,如杭州湾、东京湾等。因此,将珠江河段出海口水域统一命名“广州湾”或“新广州湾”符合传统命名习惯和世界性命名规则。 二、广州湾区的命名建议和发展贡献 1.从珠江河口从洪圣沙水道(方案1)(标志点1:黄埔庙头村南海神庙和大濠洲岛)(或方案2,狮子洋,标志点2:南沙大角山)至伶仃洋水域(标志点:内伶仃岛、淇澳岛和深圳湾)可以“(新)广州湾”(或“羊城湾”)正名,以回归“广州湾”这一名字所应有的历史准确。 2.从优、从快布局推进广州湾区交通和经济的整体规划、设计与实施,彰显广州湾区(番禺化龙至南沙)对广州及至粤港澳大湾区未来发展的地位和贡献。 广州湾区整体规划包括:邮轮游艇与水路快速公交的规划;以莲花山、海鸥岛、南沙大桥、莲花山通道为中心,集山江海特色为一体的“大湾区之珠”娱乐旅游区规划;沿珠江西岸快速通道经济功能区规划;以南沙为中心的大湾区交通枢纽核心规划等。 |
关于做好广州湾区布局, 强化我市江海经济发展的提案
时间:2019-12-31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