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网站
关于规划建设 “莲花湾” 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提案
时间:2020-01-15    【打印】 
  

十三次会议提案征集

标 题 关于规划建设 “莲花湾” 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提案
提案者 民盟广州市委员会
情况分析    文商旅深度融合发展是我市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文商旅融合发展,必须要做到顶层设计引导,企业实践拓展,城市形象整体提升。去年12月30日,番禺区政府与华侨城深东集团签署合作协议,在番禺区石楼镇莲花湾共同规划打造文商旅项目。“莲花湾”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深厚的文化底蕴与丰富的旅游资源,将其打造成粤港澳大湾区文商旅融合发展中心,有望极大地优化城市空间形态和改善宜居生态环境,成为广州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情况分析
  (一)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
  该区域东至珠江东岸的莲花水道,西至砺江河,面积约2.3平方公里。区域内有大、小浮莲岗两个山体,大浮莲岗45.7公顷,117米高,小浮莲岗6.1公顷,47米高,植被茂盛;莲花水道和砺江河环绕,形成天然的岛状地形,河岸自然风光优美,水质清澈。位于粤港澳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距广州城区、佛山、江门、中山、东莞、深圳等大湾区重要城市30至70公里,距香港60海里,能快速与周边城市区域和重要交通枢纽通达。周边已建有广珠北高速及新化快速、广明高速、南沙港快线、地铁4号线、虎门二桥、莲花山港,目前在建广莞惠城际,列入建设计划的大湾区1号公路(东部干线)、莲花大道及莲花互通、南大干线、地铁3号东延线、8号线、17号线等项目,水陆交通便利,可以广泛的吸引和服务周边城市的人群。
  (二)旅游资源丰富
  番禺区是广州市唯一的全域旅游示范区,现有旅游景区(点)20多个,是广州市旅游的一张重要名片。2018年广州市接待总人数2.23亿人次,番禺为4500万人次,占全市的五分之一。莲花湾片区内,不仅有国家4A级旅游区莲花山景区、水域宽广且水质优良的砺江河水系、充满田园风光的海鸥岛、大小浮莲岗等。
  (三)文化底蕴深厚
  “番禺”文化符号具独特的象征意义,具有强大的凝聚力。番禺是岭南文化、岭南画派、广东音乐的发祥地和“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之一,也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美食之乡”、“文化之乡”,鳌鱼舞、醒狮、飘色、乞巧等民间艺术驰名中外。民俗文化丰富多彩、人文风情浓郁,具有独特的文化软实力。石楼镇是“中国龙舟文化传承基地”和广东省第一个龙舟文化之乡。石楼镇大岭村是番禺建村最古老的村落之一,也是广州第一个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村落。莲花山每年游客已经达到约180万人次,海鸥岛的游客也达到每年约100万人次,片区旅游资源丰富,已经具有一定的影响力和发展基础。
  二、存在问题
  (一)我市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化旅游品牌不多,番禺作为全域旅游示范区,旅游资源缺乏有效整合、提升。
  (二)莲花湾区域内以旧厂房和旧村落为主,土地利用率低,山体、林地、水系没有充分利用。
  (三)区域内交通通达能力不足。
具体建议    (一)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文商旅中心
  要高起点规划建设,对标国际一流,与广州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地位相匹配。主要包括:以小浮莲岗为绿核,建设东方文化广场;以莲花港为源点,引入大数据产业,带动临港地段发展;以大浮莲岗公园为基础,打造独具文化艺术创新、创意特色的城市休闲场所。
  打造“以文化为底蕴,以活力美好生活为愿景,集都市娱乐、人文聚落、艺术品鉴赏交易、博物馆群多板块于一体”的文化商业旅游项目。成为国家全域旅游建设先行区标杆项目,成为我市最具人气与内涵的文化新高地,提升我市旅游开发和城市服务配套的品质。
  建议“莲花湾”文商旅融合发展示范区总用地面积约2.3平方公里,含城市休闲场所、东方文化广场、现代数据产业几大功能片区。项目预计投资500亿元,全面建成后将实现税收30亿元,带动至少一万个就业机会;每年带动吸引旅游及消费人口500万人次以上,同时带动片区产业升级和城市风貌全面提升。
  (二)完善周边交通配套
  一是加快轨道交通建设。建议地铁8号线南延段(化龙至海傍站)在项目范围内增设站点一处,提升整个莲花湾片区的交通可达性。将广中珠澳高铁调整为城际铁路,并在莲花湾片区设站点,带动番禺东部片区的整体发展。二是加快道路交通建设。建议将东部干线由高速公路调整为城市快速路,解决部分交通压力。或是东边修建南北向的市政主干道,北接南大干线,打造沙鱼洲隧道,连接黄埔,南向一直连接南沙主干道。
  (三)调整片区规划
  建议由市规划部门会同番禺区政府对项目所在片区的控规进行合理调整。根据项目发展需要及东部干线等重大交通设施建设需要,合理调整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纳入广州市国土空间规划。
  (四)建议将“莲花湾”建设作为我市重点项目安排,并列入市“十四五”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