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全面提升广州市基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提案 | ||
提案者 | 王琦 | ||
情况分析 | 新冠肺炎疫情中暴露出的基层公共卫生事件应急能力的主要问题 (一)基层公共卫生应急体系不健全,应急预案普遍操作性差,缺乏综合性演练 一是各级政府和医疗机构,应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的处置能力不足,应急体系建设不建全。没有常设机构,没有专属人员,没有具体常规经费,常用物资配备及专用防护物资储备严重不足。 二是地方政府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普遍实操性不强。预案中口号多,实操少,要求多,落实少。针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需要跨部门、跨系统、跨地区的综合性演练却从来沒有。 (二)基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急需提升 1、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硬件设施不足。很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老旧狭小,与居民楼相连,无独立场所。没有足够的隔离观察区,无区域性消毒中心,院内感染控制不达标。无法应对传染病疫情爆发时的隔离及轻症患者的治疗任务。 2、基层公共卫生队伍人员严重不足,应急能力有待提高。目前广州社卫中心的编制数远远达不到国家的平均水平。从事公共卫生工作的人员少待遇差,工作积极性不高。 3、基层应急防疫工作负担重,任务多。一是文山会海。二是“表格防疫”现象严重。三是督导检查太多。四是上级分配任务多,技术指导少。五是人员超负荷工作,精神压力巨大。 4、信息化不足,工作效率低下。未能建立统一高效的公共卫生信息平台,信息“烟囱”和“孤岛”现象并立,大量数据无法有效利用。 (三)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尚未形成 1、居民法制意识薄弱。对传染病的防控意识薄弱;捕捉和食用野生动物仍时有发生。 2、集体休假模式以及春节期间大量人员流动加速传染病传播。 |
||
具体建议 | (一)重新审视和完善公共卫生应急体系及应急预案 一是各级政府部门应成立和完善的公共卫生应急指挥系统,明确职责和分工。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应急预案和具体的实施方案。同时将多部门应急演练和基层公共卫生应急培训列为经常性工作。 二是区县以上应急指挥系统应设有常设机构和人员。同时应进一步强化地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能,配备充足公共卫生专业的工作人员。 三是落实资金和人员保障,每年按辖区人口基数申报足够的保障资金用于物资储备,加强管理,定期检查和更新。 四是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的信息库和应急物资综合管理信息库,制定战时物资生产、供应预案,在遇到疫情时,做到科学、有序和迅速调配物资,保障一线物资供应。 (二)全面提升基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 一是重视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设。包括硬件建设和专业人员梯队建设。 二是加强基层公共卫生人员队伍建设,提高待遇,留住人才。可以考虑建立和完善第三方公共卫生应急队伍。部分公共卫生工作,可以通过政府采购的方式,交由第三方机构完成。 三是精简形式上的督导,而加强基层业务培训和指导。切实减轻基层非业务工作的负担,利用大数据等现代化手段,提高工作效率,科学指导基层开展工作。 四是尽快建立公共卫生工作信息平台。加强网络直报系统的建设。采取现代化手段收集信息,包括录影录像等,减轻基层资料收集及信息报送的负担。 (三)加强法制宣传,全面提升个人防控能力 一要加强面向群众的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教育。 二是加强《传染病防治法》、《野生动物保护法》等相关法律的宣传教育和执法。 三是推进集中休假改革。在充分保障劳动者休假权的同时,提倡带薪休假和错峰休假。 |
关于全面提升广州市基层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推进城市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提案
时间:2020-06-01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