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四次会议提案征集 |
|||
标 题 | 关于建立广东古陶瓷博物馆的提案 | ||
提案者 | 颜盛繁 | ||
情况分析 | 广东在中国古代史上有非常灿烂的陶瓷文化,有闻名遐迩的广东“四大名窑”:广州西村窑、潮州笔架山窑、佛山石湾窑和湛江雷州窑。从远古新石器时代到战汉、唐宋,一直到明清,广东地区窑业发达,窑炉林立,并且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将广东的陶瓷远销南洋、西亚和欧洲。著名的窑厂有战国时期增城的梅花墩窑,唐代的水车窑,云浮西边窑,明代梅州大埔余里窑,清代广州的广彩等等。目前考古发掘发现广东地区古代窑址有几百处,遍布岭南地区。如何全方位展示广东地区古代陶瓷发展成就,及其在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地位,建立一家综合性的广东古陶瓷博物馆很有必要!而广州作为省会城市最备条件! 一、建立广东古陶瓷博物馆的必要性 1.广东省目前没有一家反映古陶瓷发展全貌的综合性博物馆。现有一些地方性的、区域性的、单一性的陶瓷博物馆,包括广东省博物馆在内,都没有专门展示陈列广东古陶瓷历史全貌的展馆。 2.广东目前没有一个专门研究广东古陶瓷的学术机构。科研人员基本上各自为战,不能全方位展示广东古陶瓷研究成果,没有系统研究。 3.广东没有一支专业研究广东古陶瓷发展史的人员队伍。只有少数地方窑、区域性的研究人员,且大多处于业余状态,专业水平不够、综合研究能力不足。 4.广东古陶瓷研究成果、著作、文集比较少。在国家出版的权威著作《中国古陶瓷史》中,只有博罗的窑址在书中略有记载,其他窑址都没有收录在国家的权威著作中,说明广东古陶瓷研究欠缺,学术影响力低! 二、建立广东古陶瓷博物馆的有利条件 1.新中国成立以来,广东古陶瓷考古发现发掘成果丰富,广东古陶瓷发展脉络、概况比较清晰,研究、陈列的标本比较丰富。 2.随着近40年改革开放,大量广东古陶瓷从海外回流到中国。 3.广东地区,乃至全国众多私人收藏家喜爱广东古陶瓷,个人收藏丰富,而广州最为集中。 4.广东省文博部门,及民间有一批热爱广东古陶瓷的有识之士。他们平时非常注重收集、研究广东古陶瓷,包括海外,也有人关注研究广东古陶瓷,已出版了一些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人才和学术基础条件。 因此,在广州建立广东古陶瓷博物馆既事势在必行,又具有良好的条件和优势。 |
||
具体建议 | 对广东古陶瓷博物馆的建立方式,建议应该适应时代潮流、打破常规,采用新的模式。 三、广东古陶瓷博物的建立模式 1.“南海模式”可供广州借鉴 佛山市以文化立市,提出建立博物馆城,其中南海区率先行动,成绩斐然。他们的方法是,由政府提供展馆,免费使用水电等,由私人藏家提供博物馆陈列藏品,并做好日常管理和维护。政府每年给博物馆提供五百万元费用补贴,对于评为国家三级以上博物馆的,还额外给予三百万元以上奖励,目前,南海区已吸引多家民办博物馆落户,其中以大观博物馆为代表。 2.广州可以充分利用现有废弃工业厂房、古村落,由政府出资,统一改造装修,免费提供,筑巢引凤,引进私人藏家进场建立博物馆,把博物馆建设与当地文旅开发有机结合起来,产生良好的社会综合效益。 3.利用广州现有的、具备条件的民办博物馆转型,升级为广东古陶瓷博物馆,政府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和业务指导,这样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关于建立广东古陶瓷博物馆的提案
时间:2020-05-29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