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网站
《花城FM》:【代表声音】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有序扩大测试路网区域建设
时间:2021-01-29    【打印】 

  广州具有良好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基础,拥有大量汽车企业、通讯企业和制造企业,同时拥有华南理工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等全国知名的985、211院校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培养储备了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等的研发人才,尤其是华南理工大学,无论是从领导经营、技术研发、核心部件等各个领域,都为智能互联汽车产业输送了大量的不可或缺的人才。

  广州市十五届人大六次会议召开在即,有市人大代表建议,广州市可与深圳、惠州共建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与佛山、东莞加强汽车、智能装备等产业合作,为广州建设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提供了差异化互补性发展机遇,共同完善产业集群生态拼图。

  分析:广州创新链与产业链结合不够紧密

  广州尚存在联合攻关机制尚未建立,汽车工业软件、智能操作系统、高性能车规级芯片、雷达等车载高精度传感器、车辆电子控制等核心技术研发和制造能力不足,部分关键技术严重受制于人等问题。

  广州市人大代表丘育华调研发现,广州有广汽集团、东风日产、小鹏汽车等整车龙头企业和造车新势力,采埃孚、粤芯等电子零部件企业,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自动驾驶独角兽企业,华为、中兴、腾讯、百度、科大讯飞等信息通信、互联网、人工智能巨头区域中心,以及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省实验室等重大研发平台,加上5G、物联网、充电桩等新基建布局较早、进展较快,使得广州初步具备了比较完整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代表认为,若是能支持广汽、华为、中兴、腾讯、百度等头部企业强强联合,牵头组建公共创新研发中心或联合实验室等,承担关键共性技术研发、制定技术标准、共享场景数据、跨界沟通协调等职能,将为广州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带来无限的发展可能。

  建议:完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

  经过调研分析,丘育华拟向大会提交《加快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有序扩大测试路网区域建设》的建议。丘育华表示,广州可以加强与港澳地区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引进数字经济方面的高端人才,广州南沙的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区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尝试。粤港澳大湾区要在工程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方面办出前瞻性有特色的教育体系,并加强有成效的职业教育。最近国际上工程教育进步得很快。工程教育改革,最大的核心就是培育学生创新思想、创新能力。我们对数学类的课程要进行改造,主要要吸取精锐,基本概念、基本功、思维方法,要让学生知道当他需要的时候去哪里找,要怎么找就可以了,更多的时间要腾出来,做创新思维和实践。在大湾区建立以人工智能赋能的应用型大学。这个应用型大学应该学制短,除了全日制外,还可以办灵活的非全日制,例如采用晚上和周末上课,培养创新思维和孵化项目,也可为在职科技人员提供培训。同时,以“高精尖缺”为导向制定针对人工智能、智能汽车等专才的如“千人计划”等的专项优才政策,引进培养、留住稳住具有国际水平的海外科技研发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近年来,广州智能网联汽车全生态产业链正在迅速形成,已发展成为我国智能网联汽车先进制造业集群的典型代表之一。而且广州正加速建设全国最大的封闭测试场,这对于突破自动驾驶中与通信、地图和数据等本地互动属性决定的安全性瓶颈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实现适合我国的自动驾驶推广与应用。

  自2019年6月广州市为广汽集团、文远知行、小马智行、景骐、裹动智驾、深兰科技等6家测试主体共24台车辆发放广州首批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通知书至2020年9月,又陆续发放21张载客测试通知书,发布67条开放测试道路,总里程约135.29公里,分布于番禺、白云、花都、黄埔、南沙等区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全力支持测试企业在广州开展道路测试工作。

  建议提出,加快建设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先导区,推进和利用5G基站布建的成熟优势推进路网间整合;路侧设备、交通标识改造等智能化交通基础设施和测试场所建设;有序扩大路网建设区域,从周边地区逐步向中心城市区域推进,是目前广州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的最核心工作任务。

  广州广播全媒体市两会采访组的报道。

  来源:广州广播电视台新闻资讯广播

  全媒体记者:黎颖

  编辑:姜波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