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街换新颜,千年商都焕发新活力。走进完成改造提升的北京路步行街,随处可见传统与现代的交融,国潮品牌与国际时尚在这里交相辉映。
步行街改造提升工作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举措。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华侨博物馆副研究馆员、致公党广州市委会经济和社会委员会副主任黄洁薇今年特地针对步行街升级改造作了一份《商旅文深度融合持续推动步行街改造提升》的建议。
游玩体验有待提升
“北京路被誉为广府文化源地、千年商都核心,周边商业氛围、历史资源、文化氛围浓厚。”黄洁薇说。2018年12月,广州北京路成为全国首批11条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之一。作为广州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嘱托的重要抓手,北京路步行街通过改造提升,实现传统步行街文化互动有了新体验、消费有了新热度、活力有了新提升的“大改变”。
然而,对标国内先进步行街,北京路仍存在着一定的差距。
“首先是经济难以平衡,改造项目落地难。”作为文化艺术界界别委员,黄洁薇尤其关注步行街与历史文化的保护,“北京路步行街位于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内,新建或扩建的建筑高度有明确的要求,规划可建设量普遍较少。”此外,她还关注到北京路步行街物业多头管理,业态调控难度大,分散的产权难以实现统一的业态调控,缺乏有效手段和抓手按照统一的产业规划进行调控。
北京路商圈升级要高端大气上档次,但是传统骑楼建筑让空间载体局限,难以吸引优质品牌。她表示,北京路两侧多为传统的岭南骑楼建筑,具有门面窄、纵深长、面积小、年代久远等特点,引入特色品牌和知名品牌的房屋维修加固成本较高,与现代大型综合体完善的购物环境有较大差距。
在游玩体验方面也有待提升。“现有慢行系统割裂,北京路步行街位于广州市中心城区,周边交通压力大,虽设置有步行系统,但仍未做到严格人车分流。”黄洁薇调研发现,现有的北京路主街被中山路、文明路等交通主干道先后隔断。北京路步行街南面主要出入口北京路地铁站所在的北京路南段,更是车行路面,导致慢行系统缺乏安全、舒适连贯的通道,消费者逛的体验感不佳。
此外,她认为,北京路还存在文化资源各自为政,文化体验感不强的问题,“由于历史文化资源产权结构复杂,分散由省、市、区等各个部门多头管理,缺乏一个统一机构对历史文化资源进行整体策划、开发和利用,未能发挥北京路区域资源高度集聚的优势。”
市级统筹加快社会化运营
为进一步推动北京路步行街改造提升,黄洁薇建议,要对步行街区进行整合提升,“要整合周边资源进行统一策划,设计旅游动线,串联不同的文物古迹和景点,打造商业古迹核心区、文化区、美食区等功能分区,错位互补发展。”
步行街要发展,就要引进新的物业形态,有足够的发展空间载体又是新的物业形态落地的前提。她建议要逐步扩大步行区域,将北京路步行街分阶段延伸至天字码头,近期先将北京路(文明路至泰康路)段实行步行化,进一步提升北京路的文化体验。
2020年1月,市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广州传统中轴线地区保护利用实施方案》,建议从市政府层面,加快出台实施方案中扶持政策的实施细则,通过“政府主导,企业投入,业主参与”的方式,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步行街改造提升,实现多方共赢。
在此方面,她提出,如将高第街许地小片区作为示范点,先行引入社会力量进行升级改造,为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提供支持和参考。
要提升北京路活力,黄洁薇建议加快社会化运营。从市层面进行统筹,与具有丰富街区管理经验的国有企业进行合作,组建北京路运营管理公司,将北京路步行街的市、区属公有物业和公共资源统一交由运营公司进行运维管理,按照成熟一片、实施一片的办法,对整个街区的物业进行统一运营和管理。以此为基础,注入市、区优质载体资源,将运营公司改造成国有投融资平台公司,利用融资资金滚动发展,通过市场化手段为步行街的更新改造提供资源和动力。
她还提出,要充分彰显广府文化。对北京路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周边历史文物景点进行挖掘、提炼,利用智慧化手段,提升游客在北京路上的广府文化体验。充分利用社会化、市场化力量,开发特色的文创产品和品牌形象,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等新媒体宣传推广。统一策划,制定北京路及周边文物景点半日游、深度游等旅游线路,统筹制定宣传推广和文化活动的宣传联动计划,进一步吸引游客到北京路进行打卡游玩。
南方日报记者宾红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