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政协常委、广东省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合会副会长兼网络新媒体分会会长曹志伟依然是市政协委员里那个“学霸”。今年政协履职分数出炉,他以485.6分的高分,排在众多政协委员之首。南方都市报“履职这五年”系列采访至其,他对自己的提案和关注点如数家珍。不过他说,自己“还可以做得更好”。
南都:履职这五年,最有成就感的事?
曹志伟:最有成就感的事情当然就是持续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一直以来我致力于推动《万里审批图》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动营商环境优化,最直接的目的就是让企业办事更加便利,从而增强其获得感。
近年来,广州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企业办事也越来越便利,但同时也存在持续优化空间。2020年,我也持续通过多份提案建议建言献策来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多次与广州市相关政府职能部门座谈讨论,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10多条建议现已成为广州改革新措施。未来希望广州能够进一步精简办事环节、压缩办理时间、降低办事成本。
南都:这五年,履职方式上有哪些变化?
曹志伟:近年来,曹志伟委员工作室模式和流程越来越成熟和规范,自主调研取得实效,提案案例库越来越丰富。
2020年12月16日,广州市政协主席会议全体成员为曹志伟委员工作室揭牌,这是政协首次为委员个人工作室揭牌,体现了委员工作室的自主调研模式获政协认可。我也会继续将曹志伟委员工作室的经验推广出去。(注:2014年,曹志伟委员工作室在新浪微博上线,这是全国第一个政协委员工作室)
南都:请您给自己的履职打分,能否详述?
曹志伟:政协委员履职的评分应该由人民群众来打,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委员努力的方向。广州自2012年试行《政协广州市委员会委员履职量化综合评价办法》以来,我每年保持第一名。2020年履职分数是485.6分。
如果硬要给自己打分,我还有很多不满意的地方,因为还可以做得更好。今年是我做第三届政协委员最后一年,我会继续认真履职,即使届满不能担任广州政协委员,以后我还是会按政协委员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南都:未来还会关注哪些问题?
曹志伟:我会持续关注优化营商环境,尤其注重企业和企业家的感受,营造全社会给予依法经营的企业家应有的尊重氛围。
在今年两会界别座谈会所作的汇报里,我关注了优化网络营商环境的话题。网络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影响了整体经济的健康运营。目前网络恶意侵权、网络平台寡头垄断、网络暴力、信息泄露、税收征管难等诸多问题制约了网络经济的发展。因此,必须厘清目前阻碍网络经济健康发展的问题实质,将过去的互联网+“故事”转变为产业+互联网,引导网络为实体经济发展服务,推动国内大循环,增强我国在国际大循环的话语权。
其次,我会继续参与行政审批制度5.0改革,为数字政府建设建言。进一步建立健全全国一体化政务信息平台,优化电子审批平台,实现行政审批网络化、标准化和透明化,建立监管系统和公开查阅系统及24小时无假日自动审批系统,让所有企业和百姓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审批,实现真正地让数据跑路,打造服务型政府。
另一方面,我还会关注小切口、大民生的话题,切实解决民生关切。比如去年我主笔的联名提案《关于改革物业专项维修资金管理制度,助力“老”物业焕发新活力的建议》获评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以来委员优秀提案,此提案还获得财政部、住建部负责人的批示。
在今年广州市两会的发言中,我所作的题为《关于改革房屋面积测量计算规定,提高居住舒适度,降低住房经济负担的建议》的汇报,也是一份围绕中国老百姓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公摊面积”来展开的建议。这次发言引起了极大的关注,甚至在会间休息的时候,很多委员都问我,何时能够实施减少公摊。众所周知,房屋公摊面积过大,摊分面积计算不合理,房屋实用率低,舒适度不足等问题损害了购房者的利益。尤其是2020年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宅在家里的居民深深感受到居住空间舒适度的重要性。因此必须从根本上调整优化计容面积和公摊面积计算规定,减少影响居住空间舒适度的限制性因素,逐步实现从“住有所居”到“住有宜居”的转变。
采写南都记者刘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