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网站
《澳门日报》:委员倡穗设平台助港澳融合
时间:2021-01-31    【打印】 

  【本报记者广州三十日电】今年是“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穗港澳三地交流合作是大湾区发展重中之重。广州市政协澳门委员黄家伦建议,通过推动港澳两地青少年到穗认识红色文化、深入探讨穗港澳三地文化产业合作发展、联合港澳在穗建设“新文创”平台、完善港澳社团到穗落地和到穗设立公司的便利措施等四大方面,推动穗港澳新时期合作。

  推动红色文化

  黄家伦指出,广州是红色“英雄城”,基本形成以四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十二个红色旅游A级景区和七十五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骨干的广州红色旅游景区体系。应用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各类交流、互动式活动,推动广州红色文化的传承传播,增强港澳青年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

  穗港澳三地有不同体制,机制的经济体,通过对三地资源特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状况的分析研究,结合CEPA等政策,归纳演绎出三地文化创意产业进行区域合作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区域文化产业合作的路径。

  港澳不少文创工作者由于在当地无市场,导致设计品不能发挥及延续,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人口有七千五百万,有庞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三地可将广州作为文创主阵地,设立“新文创”平台,结合三地元素,让文创人士有更好的发展。

  便利赴穗创业

  近年来,广州对港澳人士到穗创业就业设计了很多便利措施,包括生活、出行、创业、就业都有帮助;但对境外社团和境外人士设立公司还有些不便。如港澳社团到内地合作、挂牌等,先要找澳门的内地律师机构办理很多证明,还要花一定费用。建议广州先行先试,让港澳社团更直接与广州机构合作。

  其次是设立公司,港澳人士的法人代表要到一个定点(解放南路的广州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处)和外籍人事一起排队申请三个月内的出入境记录,这样的措施让港澳人士缺乏归属感。为了更便利,应在广州设多个地点可以申请出入境记录,还有能否考虑一条港澳通道去申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