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五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 |
|||
标 题 | 关于加快推进广州市5G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 | ||
提案者 | 科学技术界 | ||
情况分析 | 一、背景 5G是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是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民经济增长、推动信息消费、持续拉动投资、提高生产生活效率具有重要意义。据《5G经济社会影响白皮书》预测,2030年5G带动的直接产出和间接产出将分别达到6.3万亿元和10.6万亿元。 2019年6月6日,我国正式颁发5G商用牌照,5G发展全面提速。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底,我国5G基站数超13万个,截至2020年2月,5G基站达到16.4万个。广东是5G大省,相继发布了《广东省加快5G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广东省5G基站和数据中心总体布局规划(2021-2025年)》、《关于加快推动5G网络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截至2019年末,广东全省累计建成5G基站3.7万个,超过全国的1/4。 二、广州市5G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5G网络建设走在前列。广州是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首批5G网络试点城市,截至2019年底,建设5G基站1.6万个,全省第一,基本实现广州主要城区连续覆盖。从产业布局上看,黄埔、天河5G发展实力相对领先。 5G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广州印发了《2020年广州市进一步加快5G发展重点行动计划》、《广州市进一步加快5G产业发展若干措施》、《广州市加快推进数字新基建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等系列文件,加快打造5G强市。 5G场景应用初步落地。广州成功打造了全球首个基于3.5GHz频段5G网络覆盖的机场、全省首个“5G智慧河涌”应用场景、全国首条常规公交5G运营线路。并成功打造京信通信、昊志机电“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园区。 三、广州市5G基础设施建设存在问题 当前,广州5G网络建设推进较快,产业发展势头较好,但总体来看5g产业能力不强,仍面临一些问题。一是5G产品及核心元器件供给能力犹为不足。5G芯片的核心原材料高纯度硅,高频高速PCB所需树脂、铜箔、玻纤布等原材料,光刻机、刻蚀机等生产设备及高端检测设备,部分射频器件、高频硅基集成芯片等仍然依赖国外进口。虽然拥有京信通信、慧智微电子、程星通信等重点企业,但产业供给能力犹为不足;二是5G与垂直行业融合应用程度不深。各行业5G应用的技术标准尚未形成,没有现成的应用模式,深度融合难度大,部分垂直行业企业对5G应用持观望态度。加上5G模组价格较贵、流量费用高,行业用户积极性不高;三是5G产业公共服务能力较为薄弱。尽管电子五所、广东建科院等单位在5G检测公共服务平台、5G光电子技术公共服务平台、5G智能检测车等方面取得初步成效,但广州市5G产业整体公共服务能力依然薄弱;四是5G数据安全问题依然突出。5G的虚拟化、协议的互联网化和开放化将带来新的安全风险,使网络可能遭到更多的渗透和攻击,高安全等级5G应用场景对数据保护的需求突出。 |
||
具体建议 | 四、建议 一是加强基础投入,加快5G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突破。依托广州市科研资源优势和高新技术产业基础,加大对射频芯片、高端芯片、复杂集成电路、操作系统等技术产品的自主创新力度,增强产业链安全与科技安全,加强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合作和成果转化。围绕5G产业链,加快培育一批龙头骨干企业和创新型中小企业。 二是强化应用牵引,深化5G与垂直行业融合应用。加强5G在政务、公安、交通、教育、医疗、电力、住建、工业等领域应用。在智慧城市等领域部署mMTC(海量机器类通信),在无人驾驶、工业控制等领域部署URLLC(高可靠低时延通信),在超高清视频等领域部署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 三是利用现有资源,提升5G产业公共服务能力。推动广州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龙头企业内设检测认证平台,提升5G终端产品通信测试及认证、5G通信用核心元器件及材料检测评价、5G+应用场景测试验证能力。开展5G工程质量评价,实现5G相关的标准、检测、认证同步推进。 四是提升防护水平,强化5G网络数据安全保护。加强5G核心系统、网络切片、移动边缘计算平台等新对象的网络安全防护,建立风险动态评估、关键设备检测认证等机制。围绕5G各类典型技术和车联网、工业互联网等典型应用场景,健全完善数据安全管理制度与标准规范。 |
关于加快推进广州市5G基础设施建设的提案
时间:2020-11-30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