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五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 |
|||
标 题 | 关于智慧零售赋能港企以我市为桥头堡融入内循环 助力 “出新出彩”的提案 | ||
提案者 | 黄俊康 | ||
情况分析 | 我市对外开放历史悠久,素有“千年商都”美誉,一直是华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双循环格局和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时代背景下,我市全力把握政策机遇期,大力推进大湾区建设和推动“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其中,穗港协同合作是重点之一。然而结合香港近年局势,以及个人工作所见,深感香港与内地的关系纽带遭受冲击、港企及香港企业家发展面临挑战,但同时亦是解决问题良机。 | ||
具体建议 | (一)强化智力支持,打造港企智慧零售赋能升级智库 我市应牵头及积极联动香港政府部门、穗港相关行业协会、爱国社团、高等院校、智慧零售龙头企业和行业专家等,汇聚政-企-校-社智慧,成立大湾区港企升级高端智库,深入研究港企情况、痛点、需求、机会点和升级路径等,不断指导和支持产业升级和行业变革。 (二)依托南沙优势打造港企智慧零售升级总部基地 我市应针对港企新经济需求特点,在政策资源、地理位置、交通设施、产业用地均适宜的地点打造总部基地,承接港企在我市升级融入内循环所产生的研发、营销、物流、商务会议、展览展示等经济活动的产业空间需求,孵化创新项目,形成港企总部基地集群。 我市南沙区具有“三区一中心”的优势,且正在重点推进粤港深度合作园建设,是承载上述需求最理想场所。南沙地处大湾区地理几何中心,半小时交通圈覆盖大湾区核心城市,便于港企新业务联动大湾区各地;广深港高铁联通南沙和香港,方便港人频繁来往;港科大广州已落户南沙,能够与港企创新事业很好协同。因此,我市可考虑在南沙打造港企智慧零售升级总部基地。 (三)推动智慧零售龙头企业推出港企智慧零售升级方案 我市应通过政策鼓励、牵头引导等方式,推动智慧零售相关龙头企业推出港企智慧零售升级业务,主动研究港企特点需求,针对性推出智慧零售升级方案和业务,将内地智慧零售龙头的精准营销、品牌背书与港企产品(代工类港企)组合,打造零售爆品,助力港企产品出口转内销融入内地消费链。 (四)积极引导港企在穗与龙头企业结合开展升级尝试 我市应指定专门部门,多渠道的向港企宣传推广我市助力港企升级的政策和方案,不断引导港企在穗尝试升级探索。一是对接香港贸发局等相关部门,通过香港官方推介对接港企;二是与香港相关行业协会、爱国社团等合作,带动和对接大批港企;三是定期举办穗港企业交流对接会、宣讲会等,宣传政策和撮合项目;四是在港委任有影响力的个人或团体担任宣传大使,作为我市一个在港宣传窗口,及对接港企升级的咨询和业务。 (五)政策扶持和舆论引导,打造标杆案例和示范效应 我市应优化对参与智慧零售升级的龙头企业和港企的政策支持,对升级赋能方案研发、港企人员培训、项目启动、风险损失等给与一定补助,对港企在我市创新转型成效显著的项目予以奖励评优,树立成功标杆。对成功案例还应通过穗港两地媒体(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大力宣传,形成积极的示范效应,引导更多科技企业和港企在穗结合进行创新升级。 (六)搭建支撑体系和交流平台,全面支持港青来穗创业就业 依托上文提到的南沙港企总部基地,我市可同步打造国家级孵化器和港青创新创业基地,配套建立创业导师、孵化服务、政策和技能培训、创新大赛、人才俱乐部等服务和支援体系;联动创新升级的港企和智慧零售龙头企业,推出港青实习就业项目;我市还可对接香港政府「展翅计划」和「青少年见习就业计划」等青少年就业支持项目,开展在穗实习就业。通过上述多项举措,全力引导港青、尤其是香港青年女性来穗实习、就业、创业。 (七)同步打造港人宜居环境,吸引港人在穗定居 硬件上,可依托上文提及的南沙港企升级总部基地、或我市其他港企港人较密集的社区,完善适合港人的生活配套,如建设港人子弟学校、港式幼儿园、港式饮食和生活服务配套等,吸引并留住港人的同时,打造成我市居民和游客喜爱的港味特色消费网红打卡地。 政策上,贯彻落实好各项港人大湾区便利化政策措施,积极解决港人在穗生活的税收、社保、医疗、教育、执业等方面的障碍。 |
关于智慧零售赋能港企以我市为桥头堡融入内循环 助力 “出新出彩”的提案
时间:2021-01-14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