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五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 |
|||
标 题 | 关于加强穗澳教育合作,用好广州教育资源, 巩固澳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 | ||
提案者 | 龚志明 | ||
情况分析 | 早前香港反修例风波以及一系列的社会事件,反应出香港一部份人事被利用和对国家认同感出现很大偏差,大面积的引起社会不稳,对香港的经济民生造成严重影响。港澳一水之隔,交往频繁,其社会情况对澳门青少年的情绪亦带来了不少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巩固澳门青少年对祖国的向心力,做好澳门爱国主义教育工作,也要继续把澳门作为“一国两制”成功实践的示范。 在祖国的大力支持下,澳门特区成立以来,社会各界努力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爱国主义教育工作取得一定成效,爱国爱澳精神于新一代青年薪火相传,牢牢植根于澳门。穗澳两地地源相近,文化互通,人员交流合作频繁,因此,探讨如何进一步加强穗澳教育合作,对促进澳门青年爱国主义教育的发展,推动澳门青年学生更好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之发展有着重要的积极义意。为港澳青少年进一步融入湾区发展提供先导和示范的作用。 近年,受惠于国家教育部的澳门招生政策,内地已成为澳门学生最受欢迎的升学选择。当中,广州更是最热门的升学城市。当地高校办学实力雄厚、师资力量强大,同时,广州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四大核心城市之一,充满发展机遇,又与澳门文化互通,为两地青少年及教育交流合作提供有利条件,同时,也适合作为推动澳门青年融入湾区发展的切入城市。 |
||
具体建议 | (一)创建穗澳学生及青少年交流平台 1.现时基础教育方面,澳门与广州有17对姐妹学校结缔,应进一步鼓励穗澳两地中小学校结缔成姐妹,同时高等院校方面则有待加强,鼓励高等院校的学院结成姐妹学院或姐妹科系,更全面和广泛进行学生间的交流。 2.加强支持澳门青年社团与广州青年社团或组织结盟,推动不同范畴的青年社团之间开展多元活动,如义务工作、法律、教育、艺术、科技、创业等。让更多青年学生到广州交流考察的活动,助澳门青年学生深入认识广州,并有条件在广州发展。 3.利用广州丰富的人文、科创及研学资源,加强穗澳学生体艺文及科普交流,创设平台让两地学生可定期及有系统地交流,让澳门学生深度掌握广州的人文发展、产业优势和机遇,促进澳门学生投身广州融入湾区发展的意愿。 4.广州更是最多澳门学生选择升学的内地城市,在读的本科生和硕博生约有2800人,按澳门每近年高三毕业生才4000左右,广州的在读人数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力量。建议可以从广州在读生为切入点,特别是推动在穗实习方面,可安排在学生的周末和假期到广州的企业的机构,有助实际推动澳生未来融入大湾区就业及创业,配合粤港澳大湾区的规划。 (二)用好广州教育资源,深化两地相互学习 5.穗澳两地文化十分接近,未来可进一步加强两地合作编撰教材或辅助读本教材,向澳门学生传承传统的岭南文化与广东文化,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 6.穗高校师资力量强大,来可加强与穗高校合作,为本澳举办更多不同类型的师资培训、跟岗培训、研学活动、校长讨坛及研讨会等,深化两地教育的交流合作。 7.加强本澳师生及家长对广州高校的了解,促进学生赴穗升学及发展。包括邀请在广州升学的澳门学生为高中生分享当地升学情况;组织更多师生到广州及当地高校实地考察与交流;组织家长到广州高校了解高校的设施、学习及生活环境等。 8.广州是国家教育部智慧教育示范区之一,有着结合传统教学和智慧教育的的良好基础,澳门在葡语领域上也创新了不少智慧教育的资源。建议未来可进一步探讨两地电子教学资源共享,以加强两地智慧教育的互相学习。 |
关于加强穗澳教育合作,用好广州教育资源, 巩固澳门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的提案
时间:2021-01-20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