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五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 |
|||
标 题 | 关于以春江花月为主题,打造千年花城标志性城市意象的提案 | ||
提案者 | 宋世斌 | ||
情况分析 | 广州又名花城,从汉代始,就已从海外引入许多花卉品种,至唐代广州的花卉已全国闻名,到了清代,广州更成为最大的花卉产地。白鹅潭作为珠江前、后航道的交汇处,有着无比丰厚的历史文化沉淀:西岸故称芳村,以花闻名于世,唐朝就有“薄暮津亭下,余花满客船”的诗句,江边旧称花埭(意为开满鲜花的土堰)后以谐音改称花地。花田夜月是当年羊城八景,指的就是月下素馨花田的景象。而由芳村销往欧洲的中国月季成了现代欧洲玫瑰的鼻祖,花卉虽是无情物,却见证了东西方商贸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历史,也牵动几千万海外华人的万里乡愁。白鹅潭北岸是著名的十三行,当年一口通商时期中国面向世界的唯一窗口,代表广州商贸繁盛最辉煌的一段历史。这里又是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港口和始发地。鹅潭夜月名列当年羊城八景之一。在这里,航船、珠江、花卉、明月见证了广州城市的发展,也建构了人们最美的诗意乡愁。 对标上海的陆家嘴有东方明珠城市景观,杭州钱江新城有日月同辉城市景观,白鹅潭同样是三江交汇,作为当年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与目的地,同时又是大湾区珠江东西岸的交汇点,有必要建设成为岭南文化标志性IP。 |
||
具体建议 | 建议:以春江花月夜为主题,以诗入画,以乐带情,构建城市意象的主题和灵魂。在花地建设以花卉垂直绿化为主题形象的白鹅潭核心区建筑群,并通过声、光、电等多种表现手段将明月的景观搬上四、五百米高的建筑顶部,融合珠江、花卉、明月多重景观要素,使白天色彩绚烂的数百米花塔群及夜晚明月辉映、溢彩流光的春江花月城成为三江口和珠江前后航道的对景、最具标志性的大湾区门户。 具体构思: 一、构建城市意象的时间轴线:体现花地、白鹅潭、十三行的辉煌历史——当下已完成的沙面、西提、白天鹅酒店等城市标志性景观——整合了春江、花、月景观元素为主题的未来之城; 二、城市空间维度上:与珠江沿岸的另两处标志广州圆与小蛮腰之间恰成三足鼎立,而此处应该成为广州城市天际线的收篇; 三、城市形象塑造上: 1、视觉景观要素建设:以珠水(春江)环绕、建百米花塔群(花)、数百米高空明月(月)、由素馨、玫瑰、勒杜鹃等色彩鲜艳的垂直花带沿高层建筑倾泻至江边,与江边绿化带融为一体,映照于珠江万里碧波之上; 2、嗅觉:通过分季节开放的素馨、玫瑰、桂花等垂直绿化,让空间四时皆有馨香弥漫,彰显千年花乡的历史文化底蕴; 3、听觉:以春江花月夜、彩云追月、花好月圆、丝路花雨等与地段历史文化、地域风情有关联的背景音乐定时播放,带人们沉醉于乡愁的氛围; 4、味觉:食在广州的粤菜传承,让人们感受故乡的滋味。 5、心理层面:将故乡水、故乡月、故乡花、故乡曲烹调成一道色、香、味、声俱全的乡愁盛宴; 6、城市活动:以白鹅潭江面及花地沿岸城市开敞空间为舞台,组织实景演出和灯光秀,讲述海上丝路、南洋开拓、十三行外贸、近现代革命史等与地域相关的历史。 四、措施保障:通过城市设计和规划报建的单体方案审查、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环节对白鹅潭核心区地段的建筑风貌进行总体风貌协调控制。 广州有2300年的悠长历史,需要有一个精神内核与诗情画意来统领广州城市空间,才不辜负这个英雄而美丽的城市。可以想象,从广州起航世界,需要有激越昂扬的起始乐章——用百米花塔和空中明月搭配而成的未来之城,体现了创新、开放、绿色的发展理念,代表广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从海上归来广州,无论从前航道经新中轴、广州塔上溯还是从后航道经广州圆上溯,最终交汇点在白鹅潭,需要有个高潮和终结篇章——故乡水、故乡月、故乡味、故乡情召唤着回家游子,沿珠江高低起伏的乐章在此达到高潮——传唱千百年的古曲春江花月夜正能抚慰归鸿的乡愁。 |
关于以春江花月为主题,打造千年花城标志性城市意象的提案
时间:2021-01-24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