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届五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 |
|||
标 题 |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快捷化改造的提案 | ||
提案者 | 安关峰 | ||
情况分析 | 广州道路交通状况的背景和存在问题 城市道路是城市重要的活动载体,广州市作为广东省省会,在发展和交通建设过程中,面对日益增加的交通需求,由于交通规划不到位,设施设置不当、交通组织不合理、交通管理不完善等问题造成严重的道路拥堵,直接影响市民的工作和生活,治堵问题受到高度关注。截至2020年6月,广州汽车保有量为280.4万辆,全国位列第14位。高德地图联合国家信息中心大数据发展部、清华大学戴姆勒可持续交通联合研究中心等权威机构共同发布的《2020第三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亚健康排名》,广州市居本季度中国主要城市交通亚健康排名第三位,交通健康指数为48.15%。报告中,全国主要信控路口停车延误TOP100路口,广州市占5个,分别为东漖北路与茶滘路路口、德康路与西槎路路口、广云路与空港大道路口、开源大道与开泰大道路口、香雪大道与香雪八路路口。 市交通运输部门公布的广州交通运输月报,2020年10月广州市城市道路工作日平均速度为30.34公里/小时,早通勤时段平均速度为28.76公里/小时,晚通勤时段平均速度为25.89公里/小时。 如广州大道从与洛溪大桥起至先烈东路(沙河),该段长度10余公里,共11个交通路口(交通节点),车流量大。虽部分路段通过车行隧道和人行天桥分流及加速车辆流转,但海珠区区府前路段、越秀区五羊新城段、天河区天河北段和沙河段等位置路段交通道路交汇较多,常发性拥堵影响整体通行效率。 广州市道路交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心城区存在路网结构不合理,欠缺整体的考虑,造成部分道路交通压力过大。新建成或改造调整的路段较快饱和,对缓解拥堵收效有限。 (二)部分主干路红绿灯过多,严重影响通行效率。通过设置交通灯控制各个方向的行车,仍难实现“快起来”的效果,这些路口通行时间长,高峰期往往是拥堵点的“常客”。 (三)慢行系统体验较差,慢行过街设施不足。较多情况由于无法有效进行分隔,常常出现路面交通混乱,行人、自行车(电动车)、公交、社会车辆交错,进一步降低了通行效率。 |
||
具体建议 | (一)对广州城市主干道进行综合规划和网络设计,通过快捷化改造,实现主线交通的快速通行。充分利用地下空间(包括地铁的地下空间),彻底实现人车分流,尽可能减少对主线交通干扰,打通交通节点,改变为连续交通,提速增效,带动周边连带顺畅通行。 1.下大力气打通中心城区快捷路中环系统。 广州市快捷路中环位于内环路和环城高速公路之间,目前中环已经完成新滘东路、科韵路、广园快速路等道路建设。建议下大力气打通中心城区快捷路中环系统,加快快捷路系统二期(含东沙隧道)、如意坊放射线、芳村大道快捷化、同心桥、金沙洲彩滨南路建设,谋划在白云区南部建设横向通道,打通快捷路中环系统。 2.进一步完善快捷路中环放射线、骨干线,形成高效畅达的快捷路系统。 在快捷路成环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密骨干线,完善放射性,形成环网相联、转换顺畅的快捷路系统。如可以加强车陂路放射线、广州大道-禺东西路、京溪路-云溪路,广州大道南(海珠区政府前路段)、黄埔大道-黄埔东路、云城西路等快捷化改造。 3.建设以人为本改善慢行系统过街设施。 快捷路在方便机动车的同时,不能忽视慢行系统体验。相反,要利用快捷路改造契机,同步完善慢行系统建设和品质提升。新建过街天桥、过街地道等立体过街设施。 (二)建议大力推动采用EPC模式,通过打包招标的方式,加快路网系统建设和道路快捷化改造项目,充分发挥广州市大型市政建设、设计和施工国有企业的力量和作用,为加快建设和完善广州道路系统服务。另外,可引入大型的国际设计公司和团队参与交通建设,提高交通设施建设的设计品位,融入先进的交通工程设计,建成现代化的交通路网。 (三)充分利用市政道路桥梁的创新技术为城市更新改造和城市道路快捷化改造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
关于加快推进城市道路快捷化改造的提案
时间:2021-01-25
【打印】
【 字体:大 中 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