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网站
关于营收占比下降,游戏版号获取难问题成广州游戏产业发展瓶颈的提案
时间:2021-01-25    【打印】 

十三届五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

标 题 关于营收占比下降,游戏版号获取难问题成广州游戏产业发展瓶颈的提案
提案者 何五元
情况分析

 游戏版号是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网络游戏出版上线运营的批文号的简称。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网络出版服务管理规定》、《关于移动游戏出版服务管理的通知》等相关规定,网络游戏在国内上线运行前必须先取得游戏版号。

一、基本情况

广东作为游戏产业大省,集聚着数量众多的游戏企业,给地方经济做出了巨大贡献。根据广东省游戏产业协会发布的《2020广东游戏产业发展报告》显示,2020年广东省游戏(含客户端游戏、移动游戏、网页游戏和家用游戏机)预计营收规模达2132.1亿元,占全国76.5%,占比相比于2019年提升了0.9个百分点。广州游戏产业2020年营收规模预计700亿,占广东30.3%,营收占比较2019年下降了0.5%(2019年为30.8%)。     
值得注意的是,作为游戏企业发展基础的游戏版号的审批,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2020年广东省游戏获批307款,占比23.22%,同比下降约4.02%。而在《2020年(全国游戏)出版单位出版排行》中,前20位获得版号最多的出版单位名单中没有广州。

二、存在问题

精品化的游戏开发成本高、时间长;相对应管理办法暂未出台、审核时间过长、发放数量非常少,导致大量游戏无法顺利快速进入市场。
(一)审批流程过长,导致企业成本负担增加
游戏版号的申请审批权限在于国家新闻出版署。申请材料递交国家新闻出版署前,必须先获得省新闻出版局拟同意受理,省级国家级完成时限分别是30和受理后60-100个自然日,即官方流程最短需要3个月,加上申报过程中修改及等待受理耗时,到最终获批,获取版号实际耗时一般在6-12个月,长则2年左右。
精品化的游戏研发周期一般是8-12个月,按照相关规定指引的要求,开发阶段完成并获得软著授权之后才可准备申请版号。因此从游戏立项到获取版号上线运行,最少都需要两年时间,而且一年多时间都在准备申请和等待游戏版号批复,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成本。
(二)版号数量限制,导致税收营收外流
2018年8月,根据教育部等八部门关于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通知,国家新闻出版署将对网络游戏实施总量调控,控制新增网络游戏上网运营数量,探索符合国情的适龄提示制度,采取措施限制未成年人使用时间。2019年4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官网上发布的《出版国产网络游戏作品审批》中显示,“出版国产网络游戏作品审批”和“出版境外著作权人授权的电子游戏出版物审批”流程在数量限制上需要“符合有关总量、结构、布局规划要求”。这意味着,不仅版号审批更加严格,数量和类型也会受宏观调控的限制。
基于以上原因,大多数游戏公司根本等不起漫长的版号审批时间,一般会采取以下两个应对措施:一是企业采取游戏换皮、换版号或私下购买版号等违规情况,这种短平快的违规行为,只看一时利益,对广州游戏行业长期健康发展带来很多问题,同时也会给广州带来税源流失;二是转型出海,赴境外发行。因部分国家和地区对游戏出版没有版号要求,可实现新游戏迅速上线。此举会导致国内企业流失国内市场,增加企业境外的运营成本,同时为方便用汇,部分收入留在了境外,导致营收外流。

具体建议  三、建议
(一)针对以上情况,希望市政府主管部门内能够牵头组织研讨问题,寻找切实可行解决目前困扰行业的瓶颈问题;
(二)帮助企业向国家主管部门反映,争取优化版号审核流程,加快版号审批速度,适当放宽审批门槛,为游戏行业创造一个更加便利的行业环境;
(三)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先行先试的前沿,广州南沙作为国家级自由贸易区,响应中央号召审批职能下放,建议广州市政府向国家主管部门申请,把广州南沙或广州开发区作为版号审批权限下发试点,以加快广州游戏产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