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网站
关于促进广深双核联动发展的提案
时间:2021-01-26    【打印】 

十三届五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

标 题 关于促进广深双核联动发展的提案
提案者 沙辉
情况分析  2019年10月,广东省委指出要把支持广州“四个出新出彩”实现老城市新活力与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实施“双核联动、双轮驱动”战略。在当前的国际局势下,高质量推动好广深双核发展,可化危为机,加快粤港澳大湾区内产业转型及提升质量,促进内需的扩大,意义重大。
具体建议  一、广深联合向国家申请重大政策,最大力度释放政策红利
一是在政策创新和营商环境方面全面对标深圳,对于在深圳执行效果较好的政策,广州可以积极借鉴实施,比如深圳为了加快城市更新用地,在全国创新设立了“整村统筹”土地整备政策,实现了原城中村集体低效零散用地向高效用地的转变,实现了农民、政府、村集体、企业的四方共赢。二是在重大政策及重大规划方面,广深应更多的考虑如何联合向国家争取,真正贯彻广深双核心联动发展的模式。
二、以“佛广莞深”为核心扩大“广深科创走廊”内涵,建立世界领先的广深沿港科技创新先进经济带
2017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广深科技创新走廊规划》提出建设广深科创走廊,在广深莞等沿线城市协同发展的条件下,将广深科技创新走廊打造为“中国硅谷”,成为全国创新发展重要一极。广佛紧邻且在大力推动一体化,建议在规划和建设广深科创走廊的过程中,将佛山纳入,建立以“佛广莞深”为核心,以珠江到近海为纵深联通珠江东西岸的沿港环形“广深科创走廊”。 
三、广深在产业分工要充分发挥比较优势,既要实现产业集群的优势互补又要进行错位发展
首先,要充分融合深圳的科技成果转化优势和广州的科教研发力量优势,两地合作大力推动广深的科技成果转化。其次,广州的突出优势是重化工业基础如汽车、电子、石化、航海制造业产业和商贸文化教育产业也是广州的强势产业。而深圳的优势主要集中在互联网、计算机和电子通信业。建立两地建立产业规划协商机制,做到产业链互补,避免同质化低效竞争。再次两地在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云平台、人工智能、大数据中心等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教育医疗等公共资源平台尽可能的共同利用。
四、高标准建立广深同城,加大交通互联互通密度,共谋共建国际交通枢纽
首先,广深联合开展国际性交通枢纽的规划,最大程度的发挥联动效应和资源的优势配置。其次,大力推动珠江东西两岸的跨海桥梁、隧道建设,建议在深中通道的基础上,考虑在广深之间,重点考虑在南沙万顷沙、番禺海鸥岛选址再新设一到两座跨江大桥。再次,建议重新规划广州第二机场,改为在南沙设立广深第二机场。最后,在水路方面,新设的琶洲码头加开深圳航线,同时考虑在广州珠江西岸再新设外线码头,如白鹅潭码头,开设到港澳深的航线;在轨道方面,建议加快广深第二高铁的规划建设,扩建穗莞深城轨在广州段加设广州站;在公路方面,建议加强广深各条高速公路的横向毛细血管公路建设,优化路网配置,如在广深沿江高速和京港澳高速(广深高速)之间设立连接直线。
五、错位协作,优势互补,广深共建重大要素交易市场和科技创新平台
一是围绕上交所南方中心、深交所、新三板服务中心的机会,加大业务联动,提高企业直接融资比重。二是广深共建风投创投核心带,加大产业基金的规模及撬动效率,将风投创投作为广深金融业在国际上的一张名片大力发展。三是建议在新设广州期货交易所的基础上,广深联合向国家、省申请进一步扩大金融市场的改革和设立重大要素交易市场。四是广深的各类重大平台、信息化基础设施(如大数据中心、云平台等)实施全对接,共谋高科技技术、先进制造业的产业用地的规划、探索共用机制、联合申报国家级科学实验室和科技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