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网站
关于进一步强化培育和发展广州夜经济的提案
时间:2021-01-27    【打印】 

十三届五次会议征集提案精选

标 题 关于进一步强化培育和发展广州夜经济的提案
提案者 刘兴
情况分析      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快发展流通促进商业消费的意见》提出“活跃夜间商业和市场”,广州先后发布《广州夜间消费地图》《广州市推动夜间经济发展实施方案》,打造国际知名的“食在广州”“广州之夜”品牌,广州夜经济的发展迎来一波红利。
   但广州夜经济传统商圈的经营模式仍需完善。例如正佳、天环、天河城商圈,晚上10点就停止营业,虽然地段便利,但缺乏夜经济氛围。再例如珠江、琶醍商圈紧靠珠江,风景优美,地理位置优越,但招商品牌仍需优化,缺乏知名、流量品牌,且停车难等问题突出,导致商圈的客流量较为稀少,夜经济的发展受到极大限制。
   受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影响,广州经济社会发展遭受了巨大的冲击。在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需推动夜经济在新形势下创新发展。
具体建议  一、优化传统商圈和开发新商圈双管齐下,增加商圈夜经济氛围。
    推动传统商圈经营模式的优化,如可将正佳、天环、天河城等传统商圈晚上营业时间延长到12点或部分延长到凌晨2点,依靠特色的商场模式吸引更多的夜间客流量。
开发城中村地铁口商圈。可考虑将猎德、同和、东圃、棠下、五羊新城、万胜围等城中村地铁口的小商圈进行改造,以促进城中村地铁口商圈的夜经济发展。广州有许多同种类型商圈,可以规模化复制,改造成本低,规划面积小。
二、促进夜经济多业态发展,推动夜经济需求侧的“一站式”供给。
    消费者在同一个区域可以解决餐饮(下午茶、晚饭、夜宵)、娱乐(酒吧、电影等)、停车等等需求,就能让消费者在此长时间停留,从而促进消费。因此,夜经济业态不能仅仅停留在以夜市为主的餐饮上,不仅客源单一,而且缺乏特色。夜经济应更好地结合我市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推动夜经济的多业态发展,打造文化、娱乐、健身等各类体验型消费和品质型消费,为消费者提供“一站式”服务。
    三、进一步丰富文旅场所的夜间活动。
   恢复振兴文旅市场,让有条件的博物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延长开放时间,开设晚间沙龙、晚间艺术博物馆等活动,打造24小时艺术剧场、24小时书屋、以及具有我市历史特色(粤剧艺术博物馆、农讲所旧址、鲁迅纪念馆、西汉南越王博物馆、北京路大佛寺)夜游博物馆文化休闲活动。
    四、疫情期间配合防疫措施的前提下发展创新型夜经济。例如餐饮业可通过减少聚集、发展外卖配送方式,其他商业形态、夜游活动借助物流平台、创设线上发展模式,开展线上体验,例如博物馆展览线上VR体验观展、影院与APP合作开展家庭影院观影、城市开展户外灯光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