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网站
关于后疫情期建立智慧教育云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议的提案
时间:2020-05-14    【打印】 

十三届四次会议优秀提案选登

标 题 关于后疫情期建立智慧教育云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的建议的提案
提案者 民盟广州市委员会
情况分析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全国各地蔓延。为了应对疫情,在全国范围开始了从传统课堂教学向超大规模在线教学的一次性转型。大规模的在线教育必将引发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加速新时代教育生态形成。通过信息技术与教育的深度融合,互联网把优质的教育资源大规模、低成本、高效率地送到每一所学校,线上线下相融合开展教学,将加快教育公平和教育改革的推进,构建更加开放、更加共享、更加个性化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教育支撑体系。
  一、现状与问题
  广州市采用“广州电视课堂”作为全市托底措施,学生可免费通过广州有线电视、广东有线电视、IPTV观看,也可以通过广州智慧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将提供课程视频轮播和下载;同时提供电子版教材和纸质教材供师生家长选择;一些学校结合教育教学实际情况,以班级为单位组织授课和双向互动,以录播课为主,采取“录播+线上答疑”的形式向学生授课,学生利用各地提供的网络学习平台进行自主学习,老师利用交互平台开展探究式、启发式、研讨式、互动式的课堂教学。
  大规模在线教育打破了传统教学的围墙,突破了时空的界限,可以实现人人处处时时的学习,塑造出全新的教育新形态,但也暴露不少问题:
  1.国家和各省市教育平台上的资源相对不足,现有教学资源与新课程标教材不匹配,针对不同区域不同学生的个性化资源较少。
  2.不少企业与教育机构或名师合作开发的课程教学资源,名目繁多,质量参差不齐,让很多学生家长难以选择。
  3.教师的信息化素养准备不足,许多教师不懂网络教学工具的使用,不会制作教学视频和课件。
  4.学校各自为政,各科教师通过录制教学视频或直播形式授课,在时间紧任务重的情况下,部分教师不习惯网络授课形式,难免会影响授课质量。
  5.大部分家庭,尤其是农村地区学生家庭的带宽、网速等明显不能适应大规模网络教育,地区办学条件的差异有可能带来新的教育不公平。
具体建议   二、建议
  近年来,我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迅猛,网络已覆盖绝大部分乡村,教育信息化取得长足发展,中小学(含教学点)联网率达98.4%,为实现大规模在线教育提供了可能,也为进一步破解教育公平难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为应对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均衡优质教学资源需要,网络教育必将会作为一种常态教育模式存在。疫情过后,应建立中小学共享智慧教育云平台,把疫情期间积累的教学资源汇总整理,将家校互助的教学模式常态化,让本地区和对口帮扶地区的中小学校持续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服务。
  1.整合全市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
  组织精干技术力量及时将网络教学资源进行分类、归纳、汇总、整理,遴选出一批优质资源进行共享,充实数字教育资源内容,汇聚到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的共享、共通,为今后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活动和线上教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撑。广州市现有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市名校长与名师工作室人主持人和省市“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校长与名教师培训对象共计2000多人,拥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在后疫情时期,应在教研主管部门主导下组织优秀教师团队和业内知名教育企业联合开发网络课程资源,分年级和分学科开展单元化的在线教学设计,以单元为粒度来扩大教学设计的空间,组织开发团队教师进行全学科甚至跨学科的集体备授课,发挥教师共同体的作用,共同完成课程的教学设计和视频录制,结合广州市地方特色共同开发与新课标配套的课程资源包,课程资源包采取“一课一包”的形式,每一节课包含教学视频、教案或教学设计、教学PPT、讲课资源包、作业辅导等完整的本地特色教学资源。除了直接开发市级本地特色课程资源外,平台还应该汇集全国、甚至全世界最优秀的课程资源,由政府统一采购,免费提供,并优化课程分类,加强选课指导,建立课程评价体系、持续动态更新。
  2.搭建全市共享的智慧教育云平台
  充分发挥互联网“共享”平台优势,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VR、物联网、5G和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搭建全市共享智慧教育云平台。一是体现政府在义务教育中的主动担当与责任。二是符合人工智能+教育的国家战略需求。云平台包含中小学各年级、各学科课程资源包、试题库、网络教学工具和师生网络学习空间。应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技术,平台实现机器自动组卷、笔迹手写同传、图像文字自动识别、机器自动批改试卷、自动生成错题本等功能的人工智能教学辅助系统,可以减轻教师负担,解决学生薄弱知识点,帮助学生提高成绩;应用VR、物联网、5G等技术实现通过网络平台完成具有情境感、沉浸感、体验感的各种实验课程的学习体验;采用区块链和大数据技术进行数据溯源和智能脱敏,合理合规、可控可追溯地利用个人数据,提高学生学习过程教学评价的时效性,提升智慧教育大数据分析的联动性与及时性,驱动教学管理、教育教学、教学评价和教学决策的智能化。
  3.共享智慧教育云平台的优质教育资源
  现在的学生是数字时代的“原住民”。通过智慧教育云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采用人工智能技术,让“人工智能教师+人类教师”共同协作完成教书育人任务。把“教”减到最少,把“学”放到最大,强调弹性教学和自主学习,形成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型教学环境。教师资源的配置采用弹性方式,通过“共享教师”解放教育生产力,有效解决“二胎时代”教师短缺的难题。学校任课老师可以充当助理教师,开展线下辅助教学、答疑、批改作业、上习题课、上复习课、心理疏导和学生组织管理。
  4.通过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促进教育公平
  “云端”送教,在教育资源、教学指导、师资培训等方面进行帮扶,找到学困生群体的共同起点和差异性,老师协同分工开展“分层次、小众化”的帮扶辅导。运用智慧教育云平台分层教学、培优辅差;利用“双师课堂”拓展家庭教育责任,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家校共育;将优质资源与校本课程有机结合,实现特殊群体全覆盖,让边远贫困地区的学生在家门口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有效机制,有效的弥合区域、城乡和校际的差距,推动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