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五次会议网站
关于大力推进我市中小学人工智能和编程教育的提案
时间:2020-06-04    【打印】 

十三届四次会议优秀提案选登

标 题 关于大力推进我市中小学人工智能和编程教育的提案
提案者 江智涛
情况分析   一、重要性
  当前,人工智能飞速发展并且已经成为全世界研究的焦点,被认为是未来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新一代技术引擎。国际上,美国、日本等十多个国家都在陆续推广编程教育,将编程列入小学教材;在国内,加快人工智能发展已摆在国家发展的核心位置。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出开展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2019年,广州作为教育部选定的5个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确定荔湾、天河、黄埔3个区为实验区,147所实验学校,目标是2022年实现覆盖全市学校。可见,人工智能进学校、编程教育进课堂已上升为国家战略,信息科学素养的全面普及和作为信息技术核心的编程教育尤为重要。
  二、主要问题
  1.缺少明确指导意见、各教育管理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目前仅有江苏、重庆、山东、浙江、河南等五省市出台了相关文件,广东省、广州市尚未出台详细、配套的指导性意见,缺乏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没有指定部门进行监管,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导致有些部门领导和学校校长不主动作为或持等待和观望态度。
  2.师资队伍严重匮乏。由于人工智能很多内容都是新领域、新技术、新知识,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跨界与融合的特质。经对1630位中小学教师调研,有99%的教师没有学过人工智能课程,同时多数信息技术教师在学校一兼多职,信息技术人手不足,人工智能师资严重匮乏。
  3.缺少配套教学设备和资源。经调研,超过99%的学校还未建相配套的人工智能实验室。设备采购渠道不畅通、资金使用限制较多、采购资金归属渠道不明确,导致不能提供所需的场地和设备;相关教材还处在试用探索初期,缺少配套的教学资源和案例,为教和学都带来不便。
  4.缺少可行推进策略。人工智能来得太快,对一些教育主管部门、学校、教师和学生都是一个新的挑战。但现在仍处在探索期,没有成功的经验可供借鉴,在推进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惑和难题,缺少切实可行的推进策略。
具体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重视,及时出台操作性强的指导意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统一思想、科学规划、统筹实施,确保认识到位、政策措施到位、资金到位、人员和机构到位、监管到位、评估制度建立到位;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尽快出台可操作性强的详细指导意见,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建议成立“广州市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指导中心”,负责专项工作;要将此项工作纳入教育督导范围,加强督导、评估,保障其科学发展、稳步推进。
  2.培训技术过硬的人工智能师资。建立专家团队,加大学科专业建设、课题研究、师资培训与教学指导。联合相关教研单位和企业开展培训,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胜任力,培养一批具有过硬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胜任人工智能教学的骨干教师,从而解决学校缺乏人工智能教师的难题。
  3.为学校配置与课程配套的教学设备。要建设与之相配套的“人工智能活动空间”,配备相应的装备资源,充分满足项目的实施要求;把活动空间建设和教学设备采购纳入专项,划拨专用经费支持,以解决缺少教学设备的难题。
  4.开发配套的教学资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科学统筹规划,开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环境建设,以建设区域“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中心”、学校“人工智能实验室”为抓手,打造人工智能教育教学实践主阵地。从应用内容、配套资源及环境设施建设等多方面加大投入,推进课程资源、实验硬件、网络平台三位一体教学资源体系建设。
  5.构建人工智能和编程教育推进策略。搭建人工智能“教育+开放+交流+服务”综合平台,积极探索其与中小学教育相互赋能、深度融合的路径与方法,推动人工智能全方位赋能学校管理、教师培养、教学研究、课堂教学,推动其理论、成果、案例、方法、工具、系统等方面实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