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将身体姿势指标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日期:2022-03-03
全国政协委员关注青少年身心健康,有委员建议——
将身体姿势指标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信息时报讯(记者陈绵钦)2022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如何保障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全国政协委员广泛关注的话题之一。近日,记者采访了部分住粤全国政协委员,他们将提交与青少年身心健康相关的提案。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于欣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她持续关注的话题。
今年,她向全国政协提交的提案中,《压实网游企业、学校和家长责任,确保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措施落地见效》《关于将青少年身体姿势评价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建议》均与青少年健康成长相关。
确保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措施落地见效
“以前在高校工作,从事教育教学,后来在政府工作的几年也分管基础教育,所以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很关注。”回顾这届履职工作,于欣伟表示,自己提交了多件关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提案。2018年当选全国政协委员第一年,于欣伟提出《关于加快推动网游分级制的建议》,还参加了全国政协的双周协商会并做主题发言。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当初刚提的时候社会还有不同声音和认识,现在社会各界越来越重视,不断形成共识。”于欣伟表示,最近几年,国家在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法律法规和细化管理等方面力度大、成效显著。但仍有未成年人冒用身份信息或网络原因不被防沉迷系统识别,绕开防沉迷系统玩游戏,防止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依然任重道远。“我今年依然继续呼吁,提案的重点是压实网游企业、学校和家长责任,确保预防未成年人沉迷网游措施落地见效。”
于欣伟建议,要进一步压实游戏企业的责任。一是成年人用户在交易、登录时,强制人脸识别;二是减少疑似未成年人使用成年人账户的人脸识别时间周期、增加人脸识别验证需求频率。另外,要进一步压实学校的责任。严格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的通知》精神,细化工作措施,加强手机、平板等终端设备管理,严把校内上网服务安全防护关,强化教育疏导关,丰富学生的文体活动,构建家校共育协作机制,帮助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要开展常态化的对标检查工作,对查出的问题,要及时全力补齐短板漏洞;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要及时开展专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要把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游戏管理工作作为评价学校、年级、班级、教师管理工作成效的重要内容,综合运用明察暗访、通报排名、面对面约谈、调整主要负责人岗位等方式倒逼责任落实,确保工作实效。
同时,要进一步压实家长的责任。结合“双减”,优化孩子课后安排,突出加强思想教育和培育综合素质;加强学习,掌握沉迷网络游戏的早期识别和干预知识;严管孩子通过家长身份证注册游戏账号,控制手机支付限额、日常消费限额和孩子上网的经济来源;切实履行监护职责,在孩子使用网络游戏时要督促其以真实身份验证,在孩子要求家长人脸识别时,要认真核实用途;尊重孩子,给孩子适度的自由,抽出更多时间陪伴孩子成长,培养良好的亲子关系。
将身体姿势指标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青少年正处在生长发育的高峰期,身高的增加,加上长期久坐低头,缺乏足够的运动,或导致青少年肌肉发育滞后于骨骼发育,给以脊柱为中轴的身体姿势失衡带来了潜在风险。”于欣伟表示,根据广州、深圳两城市样本抽查发现,青少年身体姿势失衡表现为,身体姿势失衡的高发性、脊柱形态异常的普遍性、运动损伤发生率较高等特点。究其原因,一是重视程度不足。在全社会的重视和呼吁下,青少年脊柱侧弯开始得到教育部门和家长的重视,但其他如盆骨前倾、驼背、X型腿、O型腿、扁平足等身体姿势失衡并没有得到有关部门和家长的重视。二是对姿势失衡的危害认知不足。三是未纳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
于欣伟建议,要开展全国性青少年的身体姿势现状研究。教育部可以采用课题的形式,鼓励各省摸清区域7岁-16岁青少年身体姿势失衡及对青少年健康影响的状况,为公共卫生决策提供依据。医学和体育类高校联合攻关,研究青少年身体姿势失衡的形成及代偿机制,研发预防和干预包括脊柱异常、XO型腿等运动康复技术及“一书一教材”,作为体育课程的基础内容之一。教育部、体育总局在未来更新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在身体形态的评价内容里,增加脊柱侧弯、OX型腿、盆骨位置及足部形态等4项较为重要的身体姿势指标,以构建较为完善的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全面科学地促进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
来源:信息时报2022年3月3日A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