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侨报》:心系国是情系民生
日期:2022-03-07
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侨商会会长翟美卿携6份提案参会
心系国是情系民生
深圳侨报记者柯东波通讯员刘斌文/图
正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深圳市侨商会会长、香江集团总裁翟美卿心系国是、情系民生,积极为国家发展建策献言,精心准备了《提高适度超前基础设施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延长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加大“三孩”生育政策支持》《强力打击拐卖妇女犯罪行为》《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为长期驻粤的港澳居民提供疫苗便利化接种服务》6份高质量提案。
提高适度超前基础设施投资的
精准性和有效性
2021年9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十四五”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出科学布局和推进建设以信息网络为基础、技术创新为驱动的新型基础设施。同时,工信部等8部门共同印发《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加快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不仅能促进短期经济增长、提振社会信心,而且能有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翟美卿认为,当前,我国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在疫情冲击下呈现逆势增长的喜人局面。但是,由于新基建投融资规模差异化、主体多元化、运营市场化等特点,导致新基建投融资面临“谁来投”“怎样投”“钱哪来”等不少问题。她在提案中建议,加强对“新基建”的统筹规划,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根据区域特色和承接能力,有序开展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投资的精准性和有效性,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用得上、用得起、用得好的新型基础设施与服务。
延长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期限
国家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实施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政策的通知》(财税〔2019〕13号)规定,自2019年1月1日到2021年12月31日期间,对月销售额10万元以下(含本数)的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
“该优惠政策对促进和支持小微企业发展作用明显,特别是在疫情持续的经济运行环境下,有力地支持了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翟美卿认为,近年来实施的一系列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优惠政策,极大地支持和促进了最基本社会经济细胞小微企业的发展,有力地配合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导向,激发了广泛的市场主体的运营活力,对繁荣民生、搞活市场经济以及刺激消费、拉动内需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同时,相应免税以及低税负措施也促使小微企业极大提升了纳税遵从意愿,某种程度上也拓宽了税基。她在提案中建议,将现执行的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政策执行期延期两年,同时将小规模纳税人免征增值税的销售额提升至年销售额不超过300万元,季度销售额不超过75万元的标准。
加大“三孩”生育政策支持
国家统计局2021年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出生人口数量从2017年至2020年,已连续出现“四年降”,去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低于国际上公认的生育率1.5的“高度敏感警戒线”。
翟美卿认为,适龄妇女生育意愿降低,生育率持续下降是导致人口增长不断下降的关键因素。特别是职场女性往往身兼数种角色,既要工作谋生,又要照顾孩子和家庭,十分不易。很多女性如果在职期间生育,将面临收入降低、升职受阻、职业中断等问题,在生育和事业两者间难以平衡。她在提案中建议,在医疗、教育、养老、住房等各方面增加社会保障,减轻妇女生育负担,让有生育意愿的适龄群体“生得起、养得好”。具体建议包括比如为三孩家庭提供经济适用房指标,解决因家庭人口增加导致的住房压力;加大对女职工聚集企业的支持力度,给予相关企业一定的政策优惠等。
强力打击拐卖妇女犯罪行为
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国反对拐卖人口行动计划(2021-2030年)》,要求严打拐卖妇女犯罪,体现了保护妇女基本人权、为妇女创造安全环境的政策趋向。
翟美卿提出,坚持对拐卖、虐待妇女行为“零容忍”。她在提案中建议,在全国持续开展打拐专项行动,落实责任制,确保相关行动真正落实执行,同时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堵住基层组织失守的漏洞。
持续提升公共服务供给保障能力
《“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指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保障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重要职责。
“公共服务事关民生福祉,只有补齐短板,不断促进公平正义,才能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翟美卿认为,我国公共服务资源分布与分配不均衡、供给与需求不匹配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她在提案中建议,进一步完善公共资源按常住人口规模配置,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为长期住粤的港澳居民提供疫苗便利化接种服务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大湾区内部发展差距依然较大,协同性和包容性有待加强,相关问题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表现较突出。
“大湾区三地疫苗监管体系和疫苗种类、免疫程序的不同,成为资源要素流动、便捷交流、协调发展的不小障碍。”翟美卿认为,在粤居住的港澳居民常常为了疫苗接种不得不返回香港、澳门,费时费力,这与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要求不相符。她在提案中建议,以疫苗先行先试作为大湾区一体化建设的一个突破口,为住粤的港澳居民提供就地接种港澳使用的疫苗服务,最大限度为其提供工作生活便利。
来源:深圳侨报2022年3月7日Q1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