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

未来网:多名委员建议:通过脸部识别与报警提示管控孩子玩网游时长

日期:2018-03-11     

  未来网(www.k618.cn 中央新闻网站)北京311日电(记者 程婷 刘璐)“因为很多孩子初中就有身份证了,所以通过身份证验证来限制孩子玩游戏,没有实际效果。”全国政协委员梁永岑在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谈到,应该通过人脸识别等技术,进一步严格网游登录机制。

  近年随着网络游戏产业蓬勃发展,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由此产生的未成年人逃学、厌学等事件愈发成为社会关注焦点。在今年的两会中,未来网记者注意到,代表委员们对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现象尤为关注。

  “我身边有朋友的孩子因为网游,明明正在准备高考,半年之内,成绩就从五百多分降到两百多分,人生完全是走了另外一条道路!”全国政协委员、影视演员张凯丽接受未来网记者采访时感叹,“网游这个太害人了吧!”

  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大学副校长于欣伟则指出,”我国游戏玩家低龄化趋势明显,有些游戏成为毒害青少年成长的新‘鸦片’;有些游戏通过篡改历史吸引玩家;不少网友企业开启实名认证,但形同虚设。“她今年就此提交了《关于加快推进网友分级制的建议》。

  于欣伟建议, 尽快研究出台强制性分级标准。比如按年龄段和内容性质进行细分,详细定义内容标准,确定不同游戏的适用人群;明确负责游戏分级的统筹牵头政府部门,强势推动有关部门的分权与放权,更直接也更权威地对游戏市场展开监管,同时促成游戏行业自律组织;严格监管和审核游戏开发商、游戏运营方对分级制度的合规执行情况,推动游戏开发商面向不同人群开发不同级别的游戏,推动游戏运营方严格按照分级标准进行营销推广和游戏销售。一旦出现问题,示情节的严重性,分别坚决取缔游戏、发行方或开发商的运营或开发游戏的权力。

  同时,她建议推动游戏运营方在保护未成年人方面进一步升级技术手段。比如在身份认证方面增强实名制认证手段,不允许账号联动,不允许使用QQ或微信、微博等账号进入游戏;同时要求游戏运营方增强多因素身份认证体系,游戏玩家初次注册必须通过同时提供身份证信息,同时通过上传手持身份证的清晰照片进行账号注册,玩家每次进入手机游戏账号登录时,增加动态人脸识别程序和身份证信息比对,同时要求用短信验证码绑定实名手机等多重手段,以真正达到甄别未成年人的目的。

  此外,于欣伟还建议,打击盗版,尽快完善国内正版游戏市场,加强宣传引导,社会主流媒体应该与学校、家庭等各方联动,多方位引导广大青少年按照网游分级制进行自律,共同营造健康网络游戏环境。

  “沉迷游戏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应该从根源上治理,首先要对游戏开发公司做出控制,其次对孩子玩的游戏应该使用技术手段进行分级。”梁永岑的观点与于欣伟的相似,他指出,虽然当前确实存在通过身份证限制孩子登录游戏,但对限制未成年人玩游戏没有实际作用,应该设立更为严格的游戏登录机制。

  梁永岑认为可建立更为严格的登录机制。“游戏登录时,可强制要求游戏开发商、游戏运营商和家长视频确认,通过对家长家的脸部进行识别,确认孩子是在家长的允许下玩游戏的。“梁永岑说,孩子玩游戏时间过长时,就应该有系统报警,向家长发出报警提示信息。

  来源:未来网2018311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