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王桂林——干部作风转变、营商环境提升要落实到每个环节中
日期:2024-03-06
编者按:百舸争流,千帆竞发,万物萌动,正是干事创业好时节!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持续注入强劲动力。持续建设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塑造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优势。
一流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成长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的沃土,离不开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部作风。“二次创业”再出发,一个企业生态优越的新广州,必然是一个干部敢为、企业敢干的新广州。今年全国两会上,多位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代表委员对此深有感触,将目光聚焦他们亲身经历或观察到的广州实践。现转载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副主席、市九三学社主委、市科技局局长王桂林的相关报道, 以飨读者。
“服务产业发展,必须理解产业需求,推动资源要素按照产业导向配置。”王桂林表示,科技企业生于科技,长于金融,成于市场。广州明确引导社会资本投向“高精尖”市场主体。截至2023年底,广州市科技局牵头设立的广州科技创新母基金已落地29只子基金,子基金实缴规模超215亿元,引导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科技”。
王桂林指出,营造公平竞争市场环境,需要善用政策工具,以市场激励为主,政策激励为辅。他介绍,市科技局组织发布“广州独角兽榜”“广州人工智能企业创新发展榜”“广州硬科技企业榜”“广州拟上市高企百强榜”等榜单,目标是发挥“风向标”效应,为创新标杆企业营造舞台,激发市场创新活力,同时也针对企业的不同生命周期,提供差异化的服务。
此外,王桂林认为,着力增强企业获得感,关键在政策落地。例如,广州试点推进科技补助“免申即享”,共下达经费11.34亿元,直接受益企业7300余家。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今年他提交了《关于统一企业研发经费统计口径,助力企业减负增效的提案》,建议通过统一“会计口径”与“高企口径”、建立全国统一报表模板等,给企业减负增效,降低行政管理成本,推动研发费用归集规范化。
“今年两会,我重点关注夯实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呼吁‘要像尊重科学家一样尊重企业家’。”王桂林说,在广州,市科技局对干部的要求是敢担当、善作为,要有与服务对象共同解决问题的态度——可办的事项立刻办、依法依规地办;难办的事项想办法办,说明红线在哪里,逐步推进依法依规地办成。
“人人都是营商环境。干部作风转变、营商环境提升,要落实到每个环节中。”王桂林表示。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方晴、张姝泓、徐雯雯、何瑞琪、王楚涵、涂端玉、梁超仪
来源:广州日报2024年3月6日第A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