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胡德兆委员讲述制造企业“蝶变”过程——“从手工打铁到数字化生产”
日期:2023-03-08
三月的北京春意盎然。再次成为全国政协委员,我感到使命光荣。3月5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让我倍感振奋的同时,也带给我深刻启发。
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我的爷爷、胡氏打铁铺创始人胡师结带领父辈五人,承包了镇上濒临倒闭的农机厂,开始寻求从手工打铁向机械加工的转型升级。2002年,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我们大胆牵手国外龙头企业成立多家合资公司,还与国际电器巨头开展了广泛技术合作,尝试推动中国制造走上国际舞台。
经过40多年的努力,我所在的企业实现了从小作坊到传统工厂再到先进制造企业的“蝶变”。
回首来时路,我发现,核心元器件的技术研发能力和主要部件制造工艺水平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所以,技术研发一定要舍得投入。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新引擎”,推动传统产业向数字化转型发展,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打造数字化工厂项目便是我们探索数字化转型的一种做法。数字化工厂不仅是制造中心,还是数字化能力的孵化器、试验场、复合型人才培训基地。等产品与技术在数字化工厂落地成熟后,就可以陆续对外输出,帮助其他企业走上“智造”道路。这一做法不仅倒逼了企业数字化能力提升,而且加强了与上下游的数据联通,为行业数字化转型带来更多机遇。
我始终认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须要坚持创新驱动,在此过程中,企业不能单打独斗,唯有联手才能打通产业链中的堵点、卡点。我们要合力攻关“卡脖子”技术难题,更好地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真正让制造业“当好家”。
■人物小传
胡德兆,广州白云电器设备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广东省工商联兼职副主席。1997年7月从中山大学毕业后进入白云电器,在基层从事制造生产及车间管理工作,经过销售一线历练后成为企业带头人。近年来,他提出的“基于大数据的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全寿命周期管理系统研制”科研项目成为第一批省工业互联网应用标杆。
文:南方日报记者 黄锦辉
来源:南方日报2023年3月8日A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