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疫情之下广州提供多元化贸易服务,扩宽中非贸易渠道
日期:2020-04-23
贸易是国家、民族之间最好的沟通方式之一,但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全球范围内商业、金融和经济合作交流面临中断的风险。根据世贸组织预测,最坏的情况是全球贸易将下降32%。而非洲各国在生产和制造能力方面存在差距,此刻更需要借助国际贸易来采购关键医疗用品和设备,并且疫情后的经济复苏也需要通过国际贸易来实现。
中非经贸合作并不会受到疫情的阻隔,这尤其体现在广州地区。据广州海关统计,2020年1月到2月,广州地区对非洲进出口值为10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35%;对非洲出口值为89.06亿元,同比增长33.25%。
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采访多名身处国际贸易一线的广州市政协委员、侨事顾问。他们表示,目前防疫物资成为出口非洲的重要商品,即便目前国际贸易面临运力减少、信息交流不畅等问题,广州的企业和对外经贸组织还是努力提供多元化的贸易服务,扩宽中非贸易渠道。
广州物流企业:为非洲提供代购服务
4月21日在广州白云机场国际1号货站,叉车来来往往,现场一片热火朝天。出口的商品在此装卸打包,并由国际货运航班送往世界各地。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看到,出口商品里普遍是口罩、防护服等防疫物资,发往非洲的商品不少。
作为一家全球性物流供应链集团公司,广州市穗佳物流有限公司业务涉及国际航空货运代理业务。广州市政协委员、穗佳物流总裁钱猛告诉记者,公司在今年一季度发往非洲的国际航空货代业务涉及尼日利亚、肯尼亚、南非、加纳、喀麦隆等国家,出口的货物主要以防护物资为主,也包括一些服装、鞋帽、电子产品、纺织品等等。
广州市政协委员、穗佳物流总裁钱猛
长期以来,在白云机场活跃的“拖包客”是中非贸易富有民间活力的重要见证。非洲商人通过堆积如山的行李,用客带货的方式把中国制造源源不断运往非洲。随着中国与非洲之间国际航班的大面积停航,加上广州各个专业市场的关闭,“客带货”的模式遇到了现实的困难。
“处于疫情防控的考虑,非洲兄弟现在很多都来不了,所以我们在扩展服务方式,满足他们的贸易需求。”钱猛说,他们目前提供了代购服务,为非洲商户对接货源,并且及时安排发货。
4月以来,肯尼亚内罗毕当地防疫物资一直处于极度短缺状态。因此非洲电子商务巨头JUMIA公司一直希望采购一批防疫物资。在与广州市贸促会的工作交流中,穗佳物流获知了该情况,立即通过自身资源寻找正规厂家采购渠道,经过多方打听和联络对接,于4月9日完成了一批防疫物资的紧急采购。
由于国际航班运力减少,舱位也相当紧张。穗佳物流通过多方协调,确定了4月10日南方航空公司的包机舱位,从订舱、报关、交运、目的地提货、配送等每一个物流环节都安排了专人跟进,保障着该批防疫物资以最快的速度交付给收货人。4月15日,穗佳物流收到非洲JUMIA公司发来的感谢邮件。
“很多非洲兄弟来广州是为了谋生计,但是疫情会导致今年的情况有所不同,我们也希望通过代购等方式,解决他们的一些困难。”钱猛说。
市贸促会:助力更多广州商品走进非洲
为了推动国际贸易中的供需双方实现精准对接,广州也推动成立了全省首个抗疫物资出口联盟,该联盟是由市贸促会携手万孚化学、白云山中一药业、阿里巴巴、卓志供应链、莱茵检测、中国出口信用保险等首批27家企业发起的。
成立半个多月来,已有34个外国商协会和驻穗机构发来了抗疫物资采购清单,其中也有来自非洲的组织和机构。广州市政协委员、市贸促会副主任刘泽武说,联盟不仅用中英文陆续发布第一、二、三版防疫物资供货企业名录,精准推送给外国驻穗总领事馆和海外商协会,并计划搭建线上供需对接平台,组织符合出口资质的医疗物资企业和检测、认证、电商、供应链等配套企业以及国内外采购商参加,从而减少中间环节。
广州市政协委员、市贸促会副主任刘泽武
如今在抗疫物资之外,广州地区所展开的中非贸易还希望有更层次的扩展。在今年3月26日,广州市贸促会与广州商贸控股集团、大中华非洲商会、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倬亿国际和艾贝斯展览公司共同举办的“尼日利亚市场线上推介会”。
“尼日利亚对华人非常友好,非洲的第一个华人酋长也是在尼日利亚。尼日利亚的商人对中国商品的评价也很高,非常适合在当地销售。”大中华非洲商会常务副会长何静仪在会上如此说道。
这场推介会介绍了尼日利亚市场概况、出口风险和防范措施、开拓尼日利亚市场的成功经验以及如何利用展会平台进军当地市场等等,吸引了2557人次同时在线观看。“广州的企业家对非洲很关注,随着疫情的缓解,广州企业家去非洲扩展市场的积极性会更高。”刘泽武说。
据刘泽武介绍,如今有很多民营企业已经牵头在非洲建立了经济特区和工业园区,比如广东新南方集团在肯尼亚建设珠江经济特区等,这为广州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条件。
“我也带领过经贸团出访过一些非洲国家,就发现”广州的酒店用品已在坦桑尼亚设立了专门的展示中心,非洲认可中国的产品,随着非洲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中国产品会有很大的需求。”刘泽武说。
刘泽武说,市贸促会还将密切关注国际疫情变化,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的经贸交流合作,办好“非洲-广州经贸周”,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带广州企业出访非洲国家,助力更多广州商品走进非洲。
广东省驻肯尼亚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非洲需要广东输入高端产业
广东省驻肯尼亚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广州市政协侨事顾问刘燕镁有超过10年的驻非经历,并且每年在肯尼亚居住9个月,他已把肯尼亚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
刘燕镁说,中非经贸合作会走向更深层次,疫情不会对合作造成太大的影响。据他介绍,中国正在帮助非洲开展基础建设,通过修桥修路建码头给非洲带来实实在在的变化,这受到当地人民的认可和欢迎。“基础设施就是一种铺垫,路通了,产业才能转移,才能吸纳更多的人力资源,我们就可以与当地进行更多的文化、医疗等领域的交流。”
广东省驻肯尼亚经贸代表处首席代表、广州市政协侨事顾问刘燕镁
中国的“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理念,已经在“一带一路”建设实践中得到成功运用,这点也体现在非洲。 “我们要和非洲兄弟商量着干,要把利益充分的分享。我们在改革开放初期,也是这样走过来的。”刘燕镁说,非洲的工业化道路上需要中国,而随着全球贸易局势的变化,中国也会更加需要非洲的市场。
刘燕镁说,广东省在非洲开展的基建,主要集中在通讯等方面高科技领域。“比如中兴华为在非洲铺设的通讯网络等等。非洲产业水平还有一定差距,他们也希望中国能够输入一些高端产业,填补他们的空白。广东这方面是有优势的。”他表示,广东的优势产业和高端产业在非洲很有前景,尤其广东活跃的民营经济已经走在对非投资的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