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时报》:现在还不能摘口罩,去菜场最好戴上手套……
日期:2020-02-27
信息时报讯(记者 奚慧颖)去公园要不要戴口罩?出院病例出现“复阳”,是否会传染?新冠肺炎疫情牵动人心,从前期的防止扩散传染,到如今逐渐复工复产,每天都有新问题冒出来。
2月26日,广州市政协邀请三位抗疫一线骨干、医卫界委员:市第一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光烈、市第八人民医院首席专家尹炽标、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副院长郑劲平,就病例救治、医院门诊恢复、病毒研究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读。他们提醒,面对新冠肺炎病毒,全人类都是易感人群,现在还不到摘口罩的时候。
谈病例救治:
“肺炎一号方”只用于轻症 血浆疗法还有待研究
作为广东省、广州市定点收治医院,市第八人民医院收治了广州九成以上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人。病例救治情况如何?尹炽标介绍,1月20日至2月26日,院区累计隔离收治397例, 累计确诊297例,累计治愈出院195例,累计病重45例,累计危重15例,累计死亡1例,累计39人好转,手术1例,死亡1例。现在院108例,有重症1例,危重症2例。
尹炽标表示,85%病人属于轻症,主要症状为咳嗽、发烧、乏力等。“肺炎一号方”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症状,总结有效率达到94%。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疗法只是针对这次疫情病人的特点制定的,适用于轻症,不治疗重症,不是特效药,不是抗病毒,更不能预防。
重症病例主要还是采用呼吸道支持疗法。因为很多病例有基础疾病,除了肺部,也会影响血液、心脏等其他器官,感染科,呼吸科,心血管科,血液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都要提供支持。
日前,有危重患者用血浆疗法治愈出院,能否加以推广?郑劲平表示,曾经感染过的病人才能产生抗体,而且血浆中的抗体数量要达到一定水平才行。能够进行抗体浓度检测的话,才会更有帮助。
谈诊疗服务:
市一接诊量达到平时六七成 医护人员储备充足
“看病是一个刚需,有病必须得看。”谈到疫情期间的诊疗服务,黄光烈如此表示。
疫情发生以来,医院一方面提倡普通市民通过预约方式挂号,避免就医人员过于集中,同时也在医院入口增加了测温设备和消毒措施。住院病人和陪护人员也都进行了核酸检测,排除其在院期间被感染的可能性。目前,医院病人和医护人员没有发生1例感染情况。
对于慢性病人来说,广州市医保局出台了新规,对参保人已申请高血压、糖尿病等一类门诊特定病种且在有效期内的慢性病患者,逐步实行处方用药量最长可开具3个月的措施,可以减少去医院的频次。也可以通过广州的30多家网络医院进行网上问诊。
不过,随着越来越多企业复工复产,返穗人员增多,医院的接诊量也迅速增加。春节后医院实行上午开诊,下午停诊,但接诊量最高时也达到了进2300人次。本周起医院恢复全天开诊,日接诊量达到了4300-4500人次,约为平时的60%-70%。因为疫情原因,目前口腔科也只开放了急诊。
市第一人民医院是新冠肺炎定点收治医院之一,也派出不少医护人员支援湖北,现在的人手是否足够应对呢?黄光烈说,早在1月20日就取消了全院休假。除了近200人因为身在重点疫情地区、医疗援助等原因无法返回,还有四五百人的医护人员储备。
谈疫苗研发:
研发疫苗可能需要1-2年 目前也没有特效药
“新冠肺炎没有特效药,这个主要跟病原体特性有关。”郑劲平表示,病毒离开宿主不能存活,杀死病毒的同时会破坏细胞,这也是抗病毒药物研发最困难的一点。目前的主要手段是阻止病毒与细胞结合、阻断病毒复制。抗生素可以杀菌,但是没有“杀毒”药物。很多药物的疗效并不十分好。
新冠肺炎的病原体冠状病毒属于新发现的病毒,尽管有SARS,MERS也是冠状病毒,但不是百分百同源。疫苗很难在短短几个月内研制成功。从发现病毒抗原特性,然后诱导身体产生抗体,都需要时间。接种疫苗后能够检测到抗体产生,才可能有效。按照这个周期,没有一两年远远不够。
焦点问题:
1.出院病例出现了“复阳”的情况,原因是什么?是否有传染性?
尹炽标表示,出院要符合国家标准,包括体温正常、呼吸道症状显著改善、核酸连续检测两次都是阴性等。出院以后,还需自我居家隔离14天。市八也开展了随访门诊随时跟踪,有异常能随时联系主治医生。但随访中发现了少数出院后肛拭子核酸检测转成阳性的病患,也有几例咽拭子检测转阳。
这是什么原因?他总结了四种可能,但再感染和复染的可能性很小。很有可能是采样或则检测的问题,比如采样不到位,没有采到阳性的部分,下一步可能增加检测次数和检测部位数量。还有一种可能性是体内没有活病毒,但有死病毒成分,因为此前肠道感染过,目前还在排出来。所以可能呈现出肛拭子阳性但咽拭子阴性的情况。
目前,复阳患者已经全部回到医院隔离。现在也在跟踪跟复阳者接触过的人。
2.天气渐热,不少公园开放,去公园是否可以不戴口罩?
新冠肺炎属于呼吸道传染病,虽然也提到气溶胶和粪口途径,但主要的传播途径还是飞沫和亲密接触。在这种病毒面前,全人类都是易感人群,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切断传播途径,戴口罩就是一个重要措施。
虽然天气渐渐暖和起来,疫情也在逐渐得到控制,但现在还远远不到可以摘口罩的时候。如果去公园,最好选择人少的时候,错峰出行;同时注意风向,不要在下风口停留。
近日有网文称番禺有一例确诊病例到菜场买鱼后染病,是否还能放心去买菜呢?其实,菜场也属于人员密集场所,一定要戴好口罩。并且买菜会有很多接触增加,所以也要戴手套,或者及时洗手。
委员呼吁:
1.血液中心库存告急,请市民到附近血站献血
2月26日凌晨,市第一人民医院产房出现两例大出血,产妇急需输血。实际上,每年春节前后都是血液中心库存较低的时候,学生和来穗人员基本都回家了,因而大部分医院会组织医务人员献血。今年受到疫情影响,市一医院目前有近200名病人因为储血不足而无法进行手术。黄光烈呼吁市民走出家门到最近血站献血。血站也采取了相应的防疫措施,不必担心。
2.增强传染病知识普及,尤其要进课堂
三位委员不约而同谈到了传染病知识和卫生习惯的普及。
黄光烈说,有人群已经出现了紧张焦虑情绪,比如最近有个病人接触过湖北人(近期并无湖北相关接触史)后老觉得干咳,非要去医院做核酸检测。一方面要关注疫情期间的心理调适,另一方面也该重视传染病知识的科普,特别是进学校。这次是呼吸道传染病,下次可能是别的。不能再打无准备之战。尹炽标则建议通过立法手段来促使健康素养的养成,如杜绝随地吐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