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

《广州日报客户端》:经历81年,这面旗帜写入党章!

日期:2021-10-03     

  在建党百年之际迎接国庆,很多中国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党旗国旗迎风高扬的一幕。但你是否知道,今天我们所熟悉的党旗样式经历了漫长的八十一年才最终写入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图案曾多达2992幅,而五星红旗的设计方案最初差点落选。 

  由全国政协办公厅主办、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承办的《旗帜飘扬——党旗国旗军旗诞生珍贵史料展》(简称“旗帜飘扬”)从8月4日到10月30日在广州展出,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是地方巡展的首展。《旗帜飘扬》展览综合运用了300余张图片、近120件档案实物、3个多媒体视频,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了党旗、国旗、军旗的诞生过程,观众可从中了解党旗、国旗、军旗中不为人知的故事。 

《旗帜飘扬——党旗国旗军旗诞生珍贵史料展》 

  “锤镰“和“斧镰“两种样式都曾被使用 

  中国共产党党旗是我们党的象征和标志之一。参观者可以通过丰富的史料图片,充分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党旗诞生史。 

  中国共产党成立初期,各地党组织模仿俄共(布)旗帜的式样,以五角星、斧头和镰刀构成的图案作为标识,具体规格式样不尽相同。 

  1927年9月,毛泽东在湘赣边秋收起义中提出,应该打出一面工农革命军的旗帜,并要何长工负责设计。这面旗帜用鲜艳的红布制作,在中央缝着一个黄色五角星,在五星的中心是镰刀和斧头,白色旗套上写着“工农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字样。从此,我们党和军队有了自己的旗帜。展览中也展示了这面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 

工农革命军的第一面军旗 

  1927年10月15日,中共南方局、广东省委联席会议通过《中共广东省委第十四号通告:最近工作纲领》,明确指出:“废除青天白日旗,改用红旗,以斧、镰为标志。”。这基本框定了党旗的轮廓和构成要素。 

  与锤头相比,斧头更能代表手工业者的职业特点,符合中国近代社会产业工人相对较少、手工业者较多的特殊国情。根据史料图片记载,红军曾在四川达县留下石刻标语:“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红军曾在四川达县留下石刻标语:“斧头劈开新世界,镰刀割断旧乾坤” 

  1933年4月,中共中央决定,把党旗党徽中的“斧头”图案调整成为“锤子”图案。由于战事频繁,这项决定未能全面贯彻执行。史料图片证明,党旗上“锤镰”和“斧镰”两种样式都曾使用过。比如“中国彝族红军沽鸡支队”队旗使用便是“斧镰”,而“长汀四堡区革命委员会”使用的旗帜则用的是“锤镰”。 

中国彝族红军沽鸡支队”队旗使用的“斧镰” 

  1943 年 4 月 28 日,中共中央在延安杨家岭窑洞里召开政治局会议,会上正式确定了党旗的式样:“中共党旗样式,长阔为三与二之比,左角上有斧头镰刀,无五角星,并委托中央办公厅制一批标准党旗分发各主要机关。”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确定党旗的式样,中国共产党制作的第一批规范的党旗就在延安诞生了。 

  1945年4月,中共七大在延安召开,会场上的六面党旗鲜艳夺目。这是我们党第一次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悬挂党旗。中共“七大“召开期间,党旗党歌委员会曾发出过征集党旗党歌的通知,展览也展出了当年的党旗设计样稿。党旗设计样稿中各自体现不同的设计思路,比如其中有的突出毛泽东同志在党内崇高地位,有的突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任务、奋斗目标,还有的突出中国共产党领导地位等等。 

中共七大会场

展览展出了当年的党旗设计样稿

  历经81年,党徽党旗制度写入党章 

  1950年6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个建党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组织部拟定党旗制作方案。观众可在展览中看到这份方案的复印版,方案说明中有多处“锤子”字样被改成了“斧头”,但是方案所附图样却仍是“镰刀与铁锤”。 

中共中央组织部拟定党旗制作方案

  即便在改革开放时期,党旗的图案依然在发生细微的变化。比如1982年9月1日,党的十二大会场上悬挂的党旗,其上的党徽由镰锤组成,其中镰刀柄和锤头均为方形。而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会场悬挂的党旗,其上的党徽镰刀柄由方形改为圆形,锤头也由方形改为缺角状。 

中共十二大会场

中共十三大会场

  1996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中国共产党党旗党徽制作和使用的若干规定》,确定中国共产党党旗为旗面缀有金黄色党徽的红旗,党徽为镰刀和锤头组成的图案。党旗样式自此确立,自中共十五大开始,历次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都是悬挂着1996式党徽。 

中共十五大会场

  2002年11月,党的十六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专门写入“党徽党旗”一章,对党徽党旗图案的性质、制作和使用作出明确规定。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历经81年,党徽党旗制度在党章中得以确立和规范。这对于维护党徽党旗尊严,增强党的感召力、凝聚力,增强广大党员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组织纪律性,意义重大。 

  38幅设计稿展现国旗诞生过程 

  展览中的国旗部分则生动地展示了全国人民积极参与设计五星红旗的生动场景。 

  1949年6月15日,全国政协会议筹备会在解放不久的北平正式成立,该会所担负的筹备工作中,就包括制定新中国的国旗这项重要任务,并指定由筹备会的第六小组负责。 

  7月4日,第六小组召开第一次会议决定:登报公开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和国歌词谱;设立国旗、国徽图案评选委员会谱评选委员会。评选工作除由小组成员分别参加外,还聘请了徐悲鸿、梁思成、艾青等专家参加。 

1949年7月14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新闻处关于刊登《征求国旗国徽图案及国歌辞谱启事》给各报社的通知

  7月14日至8月15日,《人民日报》、《解放日报》、《光明日报》等报刊刊登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征求国旗图案的通知,征求国旗图案的消息迅速地向海内外传开,不久国旗国徽评选委员会共收到了2992幅国旗图案。 

  随后,政协筹备委员会在北京饭店的413号会客室,设立了国旗图案临时选阅室,将所有应征的设计稿集中陈列,请评选委员会成员和专家们选阅,评选委员会从中精选出38份草图,并将之汇编入《国旗图案参考资料》,提交给新成立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讨论。 

  当时参加选阅的同志提出评选国旗应注意三点:一是要有中国特征(如地理、民族、历史、文化等);二是要有政权特征(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三是要以庄严简洁为主。 

38幅国旗设计稿在展览呈现

  参观者可以在展览中看到这38幅设计稿,它们在设计构思符合上述三点要求,而且在设计风格上可分为四类:镰锤交叉并加五角星;嘉禾齿轮并加五角星;以二色或三色横条或竖条组成旗面,于左上角或中央置镰锤或五角星或嘉禾齿轮;旗面为红色或2/3为红色,1/3为白、蓝、黄各色,加红色或黄色五角星。 

  1949年9月25日,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主持召开了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讨论国旗方案。展览也展示了当时座谈的手抄会议记录,座谈会的讨论体现了友好、民主的讨论氛围。 

毛泽东、周恩来在中南海丰泽园座谈会会议记录节选 

  五星红旗最初并未入选 

  五星红旗的设计者是一位默默无闻、长期从事计划、财务工作的同志。他叫曾联松,原籍浙江瑞安,少年时代曾酷爱书画,写得一手好字。曾联松将设计好的五星红旗图案稿寄给了全国政协筹备会。在评选中,曾联松的方案最初并未入选,后来在著名戏剧家田汉的主张下才被收为“复字32号”“红底五星旗”,并根据小组讨论的意见去除了锤子镰刀的标志。 

1949年8月11日,曾联松提交的国旗设计图案

  在国旗、国徽、国歌、纪年、国都协商座谈会上,毛泽东同志拿着五星红旗的图案说:“这个图案表现我国革命人大团结。现在要大团结,将来也要大团结。因此,现在也好,将来也好,又是团结,又是革命。” 

国旗图案及国旗制法说明

  26日,全国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国旗、国徽审查组,通过了第323号设计图案(即国旗图案参考资料中第32号草图)为当选图案。27日,周恩来同志代表会议主席团,提出国旗等四个决议草案,出席的政协一届全体会议的代表对上述草案进行表决,全体代表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为五星红旗,象征中国革命人民大团结”。 

1949年9月30日,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举行闭幕会,新当选的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登上主席台。主席台上悬挂着刚刚诞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大步走到升旗按钮前按动了升旗电钮,天安门广场那面巨大的五星红旗缓缓地升到天安门上空,在22米高的白色铁杆上高高飘扬,在新中国的首都上空高高飘扬。 

  如今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72岁华诞。72年来,国旗上飘扬着国家尊严,凝聚着爱国情感。爱护国旗、尊重国旗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家国情怀最生动的表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龙锟、叶作林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龙锟、叶作林 

  部分图来自广州政协文史展示中心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