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整改 出新出彩

《新花城客户端》:以民忧为忧,以民乐为乐

日期:2022-04-14     

  社区治理得好不好,关键在基层党组织、在广大党员,要把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建得更强,发挥社区党员、干部先锋模范作用,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把社区工作做到位做到家,在办好一件件老百姓操心事、烦心事中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1年6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青海考察时强调

  以人民为中心,就要始终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广州全面深入开展整改工作以来,始终将推进整改工作与为民办实事有效结合,既要接地气、察民情,也要聚明智、惠民生,以民心为本,切实解决好市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 

  在花都区,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有了新方式:建立“10号工作室”,以“群众十分满意”为目标,以“10号”为服务日,以民情接待、调研视察等方式,组织“两代表一委员”到基层开展联系服务群众活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广州市民政局以村规民约为切入点,统筹指导城乡社区,广集民意、汇聚民智,凝聚民心,依法将生态文明、延续历史文脉等内容写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并积极组织干部群众认真开展学习宣传教育和志愿服务活动,涵养城乡居民的生态环保、历史文化传承意识,3月底,全市2806个村(居)全部完成修订完善工作,初步营造了人人关心支持整改的良好氛围。

  村民在大田村北帝古庙前一百多年的榕树下惬意地闲坐聊天。该村在村规民约上,明确了“人人树立保护好本村自然生态环境的意识”,“禁止滥砍滥伐”,“禁止一切破坏环境的行为。” 

  镜头1 

  “10号工作室” 解决群众揪心事烦心事 

  从居民需求出发,为民办好事、办实事,不仅需要持之以恒的决心和耐心,更讲究有高效可行的方式方法。在花都区,近日在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就有了新方式。 

  “我生活的西横巷,过去由于路面没有硬底化,下雨时路面积水,晴天时灰尘飞扬。如今,问题解决了!”65岁社区的居民蒋丽丽开心地说,有了“10号工作室”的帮忙,居民们即将告别门前土路,迎来硬底化路面,出行和生活有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蒋丽丽口中的“10号工作室”,是花都区推动贯彻落实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加强城市综合治理的措施之一。据悉,花都区下辖10个街镇、258个村居(188个村和70个社区居委会),共有1157名区、镇一级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今年2月10日起,这1157名“两代表一委员”入驻258个“两代表一委员”工作站。因为“逢10号出动”,这项制度取名为“10号工作室”。 

  2月10日,“10号工作室”第一次“出手”就为百姓解决了775个急难愁盼问题。 

  在秀全街道荔红小区旧西苑,这里建于上个世纪80年代,长久没有物业管理,卫生问题一直都是“老大难”。“10号工作室”在了解情况后,力促秀全街道与社区沟通协调,街道与社区共同承担荔红社区河滨苑、旧西苑小区两个旧小区垃圾收运、保洁人员费用,由社区负责聘请并管理保洁人员,进行日常保洁工作。“如今小区环境整洁干净,不仅设置了生活垃圾误时投放点,还贴心地在旁边安设洗手池、摆放洗手液和纸巾供居民使用。”居民点赞说。 

  “‘10号工作室’的根本目的就是服务好群众。”花都区委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工作制度也是“有板有眼”:在落实驻站服务接待工作中,实行“预告驻室、即时跟办、平台督办、办理反馈”四步流程闭环操作,即提前5个工作日多渠道发布活动公告,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接待日对可以当场解决的问题,现场提出解决方案;对无法立即解决的问题,通过“花都区政府”微信小程序“两代表一委员”专区快速流转跟踪办理,超时未办事项实行“红黄牌”通报督办受理单位,处理结果由“两代表一委员”审核同意后办结、销号归档。 

  声音 

  广州市花都区委书记 邢翔:

  以“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整改 注重“常治长效”

  花都区把大规模迁移砍伐城市树木问题整改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在扛起政治责任上持续压紧压实。目前,162项整改任务中,要求去年底和今年3月底完成的27项均已完成;4月中旬前,在确保质量的基础上,完成13条道路等具体问题的整改和评估验收;需长期推进的124项均取得阶段性成效。 

  我们坚持“思想引领”,以“真学真改”层层压实责任。区委除了召开全区领导干部大会、区委常委会等会议进行传达学习外,还组织全区258个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参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专题培训暨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议,将整改要求和工作部署传导到一线“末梢”。开展“传导式”谈心谈话,我和区长“带头谈”,其他区领导班子成员“重点谈”,部门、镇街领导“全面谈”,各级领导干部开展谈心谈话1618人次。 

  我们聚力“纠偏扶正”,以“靶向施策”精准发力整改。我们用心用情做好管养工作,建立“五个一”机制精细管养迁改的1025棵树木,开展“千村万树”植树行动,计划分两年种树3万棵。在花都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中,为避让百年古树,我们8次组织专家现场考察,最后将部分道路作弯曲改线处理,群众将其称为花都“最美的曲线车道”。 

  我们注重“常治长效”,以“用心善治”推动建章立制。我们注重常态化联系服务群众,健全重大民生实事项目票决机制,健全直接联系服务群众机制、即时跟踪办理机制、督办考评机制,“10号工作室·党群连心桥”服务了群众,也搭建了沟通的桥梁。规范推进城市建设管理,我们还成立区园林委员会,建立古树名木巡查机制。另外,我们健全完善文化传承机制,完成20个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编制。 

  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花都区七星小学副校长 赖宣治: 

  “10号工作室”很接地气 老百姓声音都能被听见

  作为一名来自教育战线的基层党代表,花都区开展“10号工作室·党群连心桥”活动,主动了解群众心声,倾听群众建议,帮助群众解决困难,这是区委、区政府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有力举措。在活动开展中,村民反映村道太阳能路灯常年损坏,我们立即前往问题实地察看,现场提出协调解决方案,后续联系区住建局协调解决,得到了群众的肯定;又如,我们在走访慰问村里低保户陈先生过程中,发现他身患尿毒症多年,虽得益于党的政策照顾,吃住看病不愁,但行动不便,特别是洗衣服很困难。了解这个情况以后,经过商议,我们同组的政协委员主动出资给他捐赠一台洗衣机。与群众“面对面”座谈、“零距离”交流过程中,我们发现这样一些看似很小的事,往往就是老百姓眼中的大事。居民群众纷纷表示:“这种做法真的很接地气,让我们老百姓的声音都能够被听见。” 

  通过参加活动,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只有把实事办到百姓心坎上,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感、满意度,才能真正体现党员干部责任担当。

  最美曲线车道——在花都大道快速化改造项目中,为避让一棵百年细叶榕,8次组织专家论证,最后将部分道路做弯曲改线处理。 

  镜头2 

  修订村规民约 “约”定保护和传承 

  以人民为中心,需要多渠道收集群众意见,以居民共同意志,做好身边事。开展整改工作以来,广州加强发挥村规民约的作用,将保护和传承写入村规民约,让生态文明价值观扎根基层,深入人心。 

  “有了村规民约,我们都将大树保护、老建筑保护用白纸黑字约定下来,大家都可以共同遵守!”多位从化区江埔街凤二村村民谈起最近的村规民约修订一事,都表示支持。在去年年底,从化区江埔街凤二村就展开程序,以人居环境整治为重点,将生态保护、延续历史文脉的新内容写入村规民约。 

  修订过程中,显得颇为“热闹”。“村民集体讨论时,你一言我一语大家争先发言,每一位村民都知道修订村规民约的重要性,都把这次修订当成自家事,抢着发表自己的意见。”凤二村党总支书记李铝平说,村规民约每次修订,必定经过全体村民的表决通过,形成决议。 

  无独有偶,在白云区龙归街北村村,近日也完成了村规民约的修订。“广州整改工作启动以来,村民都很关注政府在整改工作中的动态,意识到生态保护、历史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北村村书记主任徐铬通说。 

  据悉,这次北村村的村规民约修订收集到100多名村民意见。“根据大多数村民的意见,特别将有关‘爱护历史古建筑,传承优秀文化’的意见建议纳入村规民约。”徐铬通说,“保护好古树、宗祠古迹、社学及红色革命建筑成为全体村居民共同愿望”。 

  声音 

  广州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 苏佩:

  以村规民约推动基层社区治理添活力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村(社区)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行为规范,也是健全和创新党组织领导下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基层治理体系的重要形式。广州市民政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政治责任、主体责任,全面推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工作,充分发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治理作用,为广州各村居“约”出基层治理新风尚、新活力、新传承。 

  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过程中,进一步强化基层党组织对基层治理的全面领导,各村(社区)党组织牵头及时启动并领导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全过程,由党组织书记主持,依照法定程序,保证居民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结合新时代发展,将文明礼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居环境整治、保护生态环境等内容纳入新的村规民约中。修订完善后,各村(社区)党组织、村(居)委会组织全体党员、村(居)民进行学习,并组织落实,确保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内化为居民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修订工作中,各村(社区)成立志愿服务队伍4897支,开展各类喜闻乐见的宣传教育活动及志愿服务4.36万场次,参与居民达211.52万人次,初步营造了人人关心支持参与生态保护、延续社区历史文化的良好氛围。 

  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作用发挥,需要居民的积极参与。我们通过召开专题议事协商会议,畅通社区组织动员体系,多渠道、多平台收集居民群众的修订意见,确保村规民约(居民公约)修订广泛性、代表性和群众自治性。 

  广州市白云区江高镇大田村村民代表 龙锡光:

  修订村规民约 村民积极建言献策

  我们村的村民物质生活条件相比以前都好了,不愁吃穿,上次修订村规民约工作的会议上,很多村民代表也包括我,对保护村里古树名木和祠堂古庙建言献策,主要是鼓励和督促巡护责任人要尽心尽力,巡护责任人是党员的话更要带头做好榜样,我们大家都支持村社加大力量宣传,加大投入。南方的树和建筑容易有虫蚁,巡护发现了就会及时处理。我们村一直都有这样的传统,村民对这方面的工作都很支持,这次我们又加强了爱护古树文物宣传,很多老人小孩就是义务巡护员,发现做得不够的地方,他们就会向村社干部反映。我相信我们村民代表和党员带头,村民支持参与,我们村的环境一定会越来越好! 

  专家 

  华南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 林诚彦:

  修订村规民约推动广州城乡社区“三治”融合

  广州率先将生态文明、历史文化写进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是广州市委市政府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延续历史文脉的创新之举,有力推动了居民群众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通过修订村规民约,进一步推动了广州城乡社区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为广州市治理能力现代化打好了基础。 

  一是在强化生态文明、历史文化保护传承意识的同时,广泛开展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宣传学习教育,并加强监督和实地检查、抓好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典型示范,指导各村(居)广集民意,用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巩固生态文明建设和历史文化传承保护的成果; 

  二是通过生态文明、历史文化立下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文化之根”,为组织凝聚村民(居民)、强化社区认同提供切入点,避免了村规民约过度“利益化”的倾向; 

  三是借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补充修订过程,通过村(居)务公开、城乡社区居民议事厅、社区组织动员体系等议事协商机制,充分调动村民群众积极性,扩大村民的动员参与面,减少了“千村一约”“有约不依”的情况。

  花都“10号工作室” 

  • 截至4月10日,共接待群众1716人次,现场收集群众反映问题建议1283个,现场办结828个,小程序办结371个,办结率93.4%。 

  民政村规民约 

  • 截至3月底,全市2806个村(居)全部依法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有力涵养城乡居民生态环保、历史文化传承意识。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全杰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杨耀烨

  来源:新花城客户端2022年4月12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