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访谈

【党员委员访谈系列】市政协委员杨伟文:坚守为党育人育才的初心使命

日期:2021-08-16     

  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市政协办公厅与广州新闻电台合作,推出政协党员委员系列访谈特别节目,邀请一批党员委员谈入党初心、履职感受、事业规划。近日,第八期节目录制,嘉宾是广州市政协委员、广州市海珠区五凤小学校长杨伟文,他向记者分享了入党初心、工作感悟和履职感受。 

“少先队活动要有意思又有意义” 

  在杨伟文的职业生涯中,有二十多年从事少先队工作。刚从师范毕业时,他就在广州市海珠区土华小学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2006年起担任海珠区少先队总辅导员,此后在这个岗位上一干就是13年。 

  “在二十多年的工作历程里,跟志同道合的伙伴一起打拼,带领海珠区的共青团员、少先队员去追寻和实现心中的梦想,我觉得很幸福。”杨伟文对青少年教育工作始终充满了热爱和执着的情怀。 

  杨伟文认为,少先队教育不同于学校的学科教育,它具有三个层次的意义:一个是让小朋友觉得好玩、有兴趣,从外在意义上从形式到载体让孩子们喜欢;第二个是赋予内在的意义,通过活动来教育小朋友,让他们养成一种习惯、习得一种技能或是培养一种情感,有自己的感悟、收获和成长;第三个是思想引导,能够让他们培养一种“亲其师,效其行,听其言,信其道”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少先队的教育,归根到底是培养小朋友对我们党和国家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好感、热爱和信任,等他们长大的时候自然就会产生认同感并且乐意追随,从小听党话,跟党走。我们有一句话叫做:少先队活动要做到有意思又有意义。” 

  2006年暑假,广东乐昌发生水灾。开学第一天,海珠区少先队发出倡议,呼吁少先队员献爱心、捐赠物资,并且在第一个周六,杨伟文就带领家长和队员代表将募集到的学习文具、生活用品、衣服等物资送到灾区小伙伴手上。参与活动的家长和孩子感触颇深,由此结缘的两地家庭多年后还保持联系,小朋友也在互相交流和鼓励中不断成长。这只是杨伟文组织的众多手拉手活动的一个缩影,每年海珠区少先队手拉手活动足迹遍及省内外,为全国各地不同地区的孩子搭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海珠区“手拉手”活动后来获得了“广东省少先队手拉手活动先进工作奖”。 

  2016年,海珠区少先队邀请内蒙古的小朋友来广州过春节,进行为期一周的冬令营。前几天两地小朋友先集中在营地开展活动,第四天开始内蒙古小朋友入住广州孩子家庭,体验在广州生活、在广州过年。到了暑假,杨伟文带着广州的小朋友去内蒙古回访,开展手拉手夏令营。“这个活动不仅能牵动小朋友,也能牵动家长,两边家庭之间都已经建立了某种联系,所以对家长来说也是一种教育和成长的过程,家长会觉得,让小孩亲自体验,比单纯的课程教育效果要好、感受更深。参与活动的孩子和家长提到对方的时候总是说广州的爸爸妈妈、内蒙古的爸爸妈妈,可见感情多好,虽然天南地北,不同民族,但亲如一家啊!”杨伟文说。 

  做好少先队工作,辅导员队伍的建设也非常重要。由于每一所学校只有一名大队辅导员,他们的工作常常处于“孤军作战”的状态。“以前的大队辅导员做事情都是凭热情和憧憬,但是当热情退却或是遇到现实问题时,可能就会打退堂鼓,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帮助辅导员实现专业发展。”杨伟文介绍说。从2010年开始,在杨伟文的策划推动下,海珠区推出少先队“名师”培养工程,后来还成立了少先队名师工作室。“名师工程”坚持目标导向,设立了一系列培养指标,完成指标并经过专家评审后就可以成为少先队工作的“名师”。“我考虑的就是要将这些人凝聚起来,给他们一个学习交流的平台,帮他们解决一个人战斗的问题,变成一个团队在战斗。同时借助这个平台,让他们能够做好工作的同时让个人得到发展,让后来的年轻人看到希望与前景。” 

  通过名师工作室,海珠区培养了一大批省级优秀少先队辅导员,近年,包括杨伟文在内先后有5人被教育部、共青团中央联合评为全国优秀少先队辅导员。 

“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 

  今年是建党100周年。7月1日,《广州日报》推出了《我宣誓》特刊,刊发一百名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的报道,其中就有杨伟文。 

  已经有20多年党龄的杨伟文,是在刚参加工作时所在的土华小学提出入党申请的。他说:“从事少先队工作,开始我只是一种兴趣和热爱,真正入门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有政治性和儿童性的组织,最终目的是要让小朋友对中国共产党有认识,热爱党和国家。如果我自己的思想觉悟不够高,政治站位不够准确,就没有办法真正去教育引导小朋友,教育他们爱党爱国。所以我自己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觉悟,才能更好地将思想传递下去。” 

  1998年全国多地发生洪涝灾害,抗洪战士的英雄事迹给了杨伟文极大的触动。当时已经到少年宫工作的杨伟文,策划了一个“慰问新时期最可爱的人”的活动。他带着海珠区少年宫小海燕艺术团到韶关慰问了完成抗洪抢险任务的部队,从部队官兵身上,他更加深切感受到了官兵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不怕牺牲、勇于奉献的精神,更加坚定了入党的信念。他本人也在一年后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杨伟文感慨地说,现在回过头去看,入党对他的人生成长有很大的帮助。“第一是有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第二是有信仰,有自己的政治立场,不能人云亦云;第三是有使命,提高了自己对政治的敏感度,对青少年的教育要有根和魂。” 

  成为党员之后的杨伟文,对思想政治教育课也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他至今还记得,他的入党介绍人在思政课上深刻分析前苏联解体事件,最后用丰富的中国发展实例告诉大家,我们国家一定会越来越好,一定会走出一条有自己特色的道路。 

  后来,他在给少先队辅导员上思政课时,也用同样的角度分析香港的“占中”事件。他说:“那些年轻人之所以不支持我们的国家和政府,原因是从小缺少爱党爱国方面的教育。”所以,杨伟文在每年的辅导员队伍培训时,都会加入爱党爱国方面的思想教育。“教育的‘立德树人’就要这么做。”他对此充满信心。 

  党的十八大以来,社会各界对学校思政课越来越重视,杨伟文也更加积极地推动思政课创新。新冠疫情发生后,在广州市少工委的领导下,杨伟文策划了多节线上思想政治教育课,通过疫情相关的数字和故事,向全市的学生讲述中国的抗疫事迹、抗疫力量,从数字背后看出党的领导力量、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通过鲜活故事和事例讲解,才能更好地给学生传递爱党爱国的教育思想。”杨伟文总结了其中的经验。 

  杨伟文说:“作为一位党员,我觉得引导教育好学生,让他们成为一个自力更生、自信自强,对他人有爱、对祖国有用的人,这是我的教育理想。同时,教育青少年从小听党话、立志跟党走,为党育人育才,是我作为一名党员的初心使命。” 

“进入政协是人生的转折点” 

  2017年,杨伟文经团市委的推荐,成为广州市政协委员。当年参加市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时,闭幕会那天正好是杨伟文的生日。“所以我觉得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杨伟文说。 

  四年多来,杨伟文积极参与协商、调研等活动,先后提交了6份提案,每一份提案都与青少年的成长息息相关。第一份提案《加强规范管理和宣传引导,提高青少年使用共享单车的安全性》,在提交之后一个月,就得到了职能部门的积极回应。市交委第一时间约谈了当时共享单车企业的负责人,要求在app上面加装“十二岁以下的青少年禁止使用共享单车”的提示,app限制十二岁以下青少年进行注册,同时在单车上贴上标签提示。后来市交委和市教育局联合发出通知,要求各区中小学做好相关宣传教育,督促小学生正确使用共享单车,十二岁以下的青少年禁止使用。杨伟文还策划了海珠区青少年文明出行宣传教育活动,通过与广州日报媒体平台联手,举行了共享单车文明出行的视频征集活动,有近11万人次参与,在家长和学生中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 

  第一份提案产生的积极影响,极大地鼓舞了杨伟文的履职热情。在市政协十三届二次、三次会议上,他又相继提交了《调整专业技术岗位结构比例,推动我市青少年宫教师队伍的专业发展》《加快制订规范性指导文件及配套工作,推进我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等提案建议,都得到了市人社局、教育局等职能部门的充分采纳和积极回应。 

  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作为小学校长的杨伟文,关注到很多学生和家长受疫情的影响,普遍存在忧虑情绪,有的学生甚至对上学存在畏惧心理,青少年心理健康的问题迫切需要引起重视。结合自己的观察和调研,杨伟文提交了《关于为中小学配备专职心理教师或“驻校社工”,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的提案》。为此,他后来应邀参加了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托起明天的太阳”专题协商活动,与市教育局、市卫健委、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开展协商,推动广州市加强中小学专职心理教师配备和培训工作。他的提案也被评为优秀提案。 

  成为政协委员之初,杨伟文并没有足够信心能够履行好委员职责。“当时我很开心也很惊讶,不知道我自己够不够资格,用广州话来说就是‘够唔够班’,不知道能不能达到相关要求。”但是现在,他通过自己认真的履职实践、扎实的调查研究、积极的建言献策,先后参与校园周边食品安全、旧楼加装电梯、未成年人保护等多个专题的调研协商,履职能力得到了各方的肯定。(文:办公厅新闻宣传处 李健 图片、音频:广州新闻电台)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