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都市报APP》:霍启文:广州应成为香港青年在内地发展的中转站
日期:2022-01-26
1月24日上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广州市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开幕。会上对广州市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以来的优秀提案、先进承办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表扬通报。广州市政协委员、霍英东集团副总裁、香港广州青年总会主席霍启文以《关于穗港同气连枝,促交流、破隔阂携手发展的提案》获得优秀委员提案。
三年前,霍启文以增补委员的身份第一次参加广州市两会,在接受南都记者专访时霍启文表示,这是一个自我增值、自我提升的机会。新一年他将继续聚焦青年工作,同时也将在教育领域开始尝试新的探索,为青年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两地人才往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履职笔记:
要进一步提升参政议政的能力
2019年6月29日,广州市政协召开十三届十一次常委会议。会议同意增补了13人为政协第十三届广州市委员会委员。霍启文是其中一位。回顾自己过去三年的履职历程,霍启文坦言,“通过政协工作得到了自我提升。”
在本次换届工作中,霍启文获得连任。“新上任的委员都很优秀,在会后听他们讲述提案的时候,可以感受到大家的专业程度都非常高。也提醒自己,要进一步提升参政议政的能力。”霍启文坦言,自己深感政协工作的重要性,他希望未来能通过政协这个平台更好地服务好广州市民,为广州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
回看过去三年,霍启文的提案与时俱进,大部分都结合他个人工作和社团活动经验总结而来。2020年首次参加市“两会”的霍启文,基于他工作、生活的经验和思考提交了两份提案,分别是《关于加快推进法制化营商环境,进一步增强港澳台及外商投资信心的建议》和《关于提升广州南站综合服务水平,促进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建议》。
作为香港广州青年总会主席、广州市青年联合会副主席,霍启文在近些年通过社团工作关注到香港青年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因此在2021年的广州两会,他着重在如何加强穗港交流、支持香港青年来穗发展方面提出建议。这一份提案还获得了优秀委员提案。在今年的两会期间,霍启文持续聚焦青年工作,提出了《关于深化穗港青年交流助推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提案》。
“香港地少人多,竞争激烈,加上疫情影响,很多香港青年在当地都未能找到很好的发展机会。”霍启文表示,他常常鼓励香港青年走出去看世界,更希望他们能够回祖国走走看看,尤其是广州。“我扎根广州多年,这座城市与香港地域相近,风俗相似,文化同源,理应成为香港青年在内地发展的中转站。”
聚焦两会:
持续关注青年工作,将在教育板块尝试探索
除了提案,霍启文也身体力行参与到青年工作中。2021年时,在广州市委统战部的支持下,原广州市政协委员王绍恒和霍启文等青年共同发起成立了香港广州青年总会。霍启文介绍,协会在确保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情况下,组织香港学生来内地实习,“活动期间协会承包了学生的隔离、住宿所有费用,就是希望能够提供更多机会给到香港青年来到内地交流。”
基于此,霍启文建议,在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广州可利用假期校园闲置空档,以及空置宿舍,在校内开设香港学生夏令营,隔离期集中上课,隔离期满安排参观游览。“相信通过交流的方式,可以加大香港学生来内地的吸引力。”
自2019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发布以来,香港青年来内地发展成了持续不断的热话题,广州也陆续出台了相关政策鼓励支持港澳青年来穗发展。在今年广州市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过去五年,“五乐计划”精准服务港澳台青年,而未来五年,还将持续深入实施。对此,霍启文认为,“五乐计划”可在教育板块上可适当加大力度,通过增加保送名额和扩大国际教育板块,进一步推动香港学生来内地读书。霍启文透露,“目前香港学生没有保送内地大学的机会,建议两地政府可协商适当增加保送名额,或与广州本地的学校试点保送,增加香港学生来内地求学的比例。”
在霍启文看来,教育可以为城市经济发展培养出合适的人才,在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建设上,广州理应发力做好国际教育。不同于现有的国际学校模式,霍启文所期待的国际教育是利用基于广州现有的教育基础结合香港的教育体系,尝试打造中国化的国际教育市场。“在国外的中学会有相关的国际认证考试,内地教育系统是否也可以参考这一模式,结合香港现有的教育基础,开设国际认证考试,让香港的中学生有机会通过这种方式来到内地学习。是互补长短也是协同效应。”
此外,内地学校以及内地的相关政策宣讲,霍启文认为可进一步加大在香港的宣传力度,例如中学生到外地求学是香港传统,每年英国学校都会到香港开招生推介会。广州应该效仿,成为香港学生求学的理想之地。随着“五乐计划”的深入实施,同样要进一步加大在香港的宣传力度,让更多香港青年了解认识内地的政策环境。
谈政府工作报告:
期待南沙新发展
除了积极地参政议政,霍启文也关心广州未来发展。他留意到今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不少和南沙发展相关的计划。作为深耕南沙的企业,一路伴随南沙共成长。霍启文表示,南沙自2005年设区以来一直在发生改变,报告中提出南沙将作为主阵地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引擎,相信这将对区域发展起到巨大推动作用。
“过去一段时间,南沙重大项目较少,无条件可以申请更多政策支持,发展相对缓慢。随着香港科技大学、港人子弟学校将在今年9月份开学,未来将会为区域发展带来更多的人才资源。”霍启文表示,随着配套逐步完善,他期待未来的南沙能成为在穗港人宜居宜业的首选地。
采写:南都记者郑雨楠
图片:南方日报记者徐昊
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郑雨楠
来源:南方都市报APP2022年1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