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访谈

市政协委员曾宪鹏:跨界融合开发“榄文化”

日期:2023-05-08     

  编者按:在非遗传承领域,有这么一批“新人”:他们从父亲或者母亲手中接过非遗传承的“担子”,成为年轻一辈的 “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他们有的从小就耳濡目染,心中早早已萌生了“接棒”的“种子”,有的则是在一次次经历后才发现了非遗传承的意义。 

  与上一辈不同,这些非遗“新”传承人不但对传统的非遗工艺精益求精,而且还在时代的推动下开启了非遗传承的“新思路”——与其他非遗项目相互融合,开发出“贴近生活”的榄粽、香薰等市场好评不断的新产品,他们用自己的创新激发了古老非遗的新活力。 

  近日,市政协委员曾宪鹏就跨界融合开发“榄文化”接受了广州日报的采访。现转载采访内容,以飨读者。

跨界融合开发“榄文化”

  儿时在“刮玻璃声”中长大 毕业后随父亲自产自销

  在广州榄雕市级代表性传承人曾宪鹏记忆中,他从小就在刺耳的雕刻声中长大,儿时的他静静地站在父亲曾昭鸿身边,看着父亲一刀一刀雕刻着拇指大小的榄核。“那种声音有点像刮玻璃。” 

  “大概从初二开始,我跟着父亲开始了比较系统的学习。”曾宪鹏回忆,当时他父亲就是用最传统的方式来教学,手把手教他怎样拿榄核、怎样拿刀、怎样发力、怎样雕刻,雕刻出来的线条又怎样能够达到预想的效果。初中毕业后的曾宪鹏在技校读机械维修的钳工专业,毕业后便正式传承父辈的榄雕技艺。 

  “2002年毕业后,我在学校推荐下到一家外资公司实习,习惯性地带着自己的榄核与工具。”曾宪鹏回忆,当时在外企加班还是蛮多的,而唯一能够让他觉得放松的就是在休息时创作榄雕作品。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在查内务时发现他在宿舍里雕刻,他一下子就在公司里出了名。之后该公司的对外礼品中有四成左右都是曾宪鹏创作的榄雕。“复杂程度不一样,所以一般一个也就卖二三十元,最贵的时候卖过五十元一个。”后来由于公司距离家比较远,加之父亲也需要人帮忙,曾宪鹏就辞职回到父亲身边帮忙。 

  “大概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父亲做的榄雕都一直在代销。”曾宪鹏说,到了2010年他们父子才到市场里租了一间铺面,真正开始了自产自销。“那时的铺租一个月要1600元,我都担心能不能交得起铺租。”他笑着说,可没想到在开张后的一个星期他们就已经赚足两个月的铺租了。也是从那时开始,父子俩有了信心继续做下去。

  创新探索“榄文化” 与其他非遗“融合”开发

  在榄雕的个性化探索方面,曾宪鹏表示:“每个乌榄核的厚薄、大小、纹理、形状都是不一样的,这些只能是从业者在创作时根据经验进行判断,而机器是很难精确判断的。”此外由于乌榄核的大小、形状不一,制作的夹具也都是不同的,只有夹具在固定住乌榄核之后才能在上面进行雕刻。如今倒是有一项3D打印的技术能够满足个性化需求,但打印的原料需要把乌榄核磨成粉,再加上其他物质,比如环氧树脂才能打印出来。“打印之后虽然还是乌榄核的外形,但已经缺失了乌榄核应有的特质。” 

  他介绍,榄雕在2002年被广东省列为濒临失传的传统手工艺,除了很少人愿意从事这项非遗技艺之外,还有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工具的打造需要大量时间。“像我和我父亲的工具都是自己用、自己做的,没有办法通用。不过我们现在开发了一个工具包,适合任何年龄段,就连一年级的小学生也可以用工具包中的刀具进行榄雕创作。”曾宪鹏说。 

  在作品的创意创新方面,曾宪鹏告诉记者,从2019年起,他们将榄雕的技艺上升到一个新高度,提出“榄有文化”的概念,通过横向的开发和跨界的融合,将乌榄的原材料做成可以融进百姓生活的产品。像他们与江门地区的非遗技艺恩平裹粽合作,开发出一款“榄肉粽”,受到消费者欢迎;此外他们还与具备相关资质的公司合作,将乌榄的树叶通过蒸馏技术提取出将其中的香味做成榄雕香薰以及榄香皂等卫浴系列。 

  此外,乌榄核的仁就是“五仁月饼”的“五仁”之一,曾宪鹏也与小凤饼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合作,开发出一款“九天榄月”的月饼礼盒,在当时受到了市场认可。“将榄肉、榄仁加入其中,也令小凤饼吃起来更加可口。” 

  经过市场的磨合,曾宪鹏现在已经大致了解了这些非遗融合产品在市场的受欢迎程度。而他的下一步工作,就是要通过更合理的资源整合,寻找到适合榄雕技艺进入的新渠道以及新方式。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张丹

  来源:广州日报2023年4月30日第A6版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