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访谈

市政协常委邓毛颖: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广州城市高质量发展

日期:2023-08-18     

  编者按:近日,羊城学堂“新时代 新作为”系列讲座第四场在广州图书馆如期开讲,广州市政协常委、广州市政府副秘书长、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局长邓毛颖以“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为题,向现场听众讲述了广州千年一脉的建城史、规划引领城市巨变的发展史、面向新征程的长远谋划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行动举措。现转载报道内容,以飨读者。

  古城广州:千年一脉传承山水格局

  “广州有着2237年建城史,是一座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邓毛颖向现场观众介绍。 

  广州山水格局是影响广州城市选址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也是城市独特的魅力所在。山水格局始终是广州城市的基因,记录着城市的时代变迁。广州从秦朝建城以来,自然地理条件始终是广州城市选址、发展的关键因素,古城水系影响着广州城市形态变迁,塑造了“六脉皆通海,青山半入城”的城市风貌。广州两千多年“城址不变”,是中国传统负山抱水营建模式的古城代表,传承至今的传统中轴线仍是广州重要的政治、文化承载空间。 

  近代广州是西方规划理念与中国传统规划思想交织的前沿地,成为中国现代城市规划理念的首批践行地。1932年发布的《广州市城市设计概要草案》,是广州乃至全国最早颁布的现代意义上的城市规划文件,在西方文化和本地文化的双重影响下,近代广州形成了多元拼贴的城市空间格局。

  现代广州:规划持续引领城市发展

  据介绍,1949年到改革开放前,广州编制了13个总规方案,在规划引领下,伴随着车站、港口等基础设施和重点工业区的布局,进入城市沿江向东、跨江向南拓展阶段,在云山珠水间形成“L”型发展格局。改革开放至1990年代末期,工业化和大事件带动城市沿珠江水系向东扩展,广州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复的总规——《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1984-2000年)》,引导推动城市结构由单中心转变为“带状组团格局”。 

  2000年,广州开全国城市之先河,率先开展了战略规划编制,提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八字方针,拉开了城市发展的骨架,引领城市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9年,广州提出“南拓、北优、东进、西联、中调”十字方针,从外延式“拓展”走向内涵式“优化提升”。在规划引领下,广州陆续建成了珠江新城、金融城、琶洲等城市重点功能区,形成了以珠江新城为核心的新城市中轴线,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逐步成型,城市总体格局从“云山珠水”到“山城田海”。 

  邓毛颖表示,“每到城市发展的重大机遇期和转型关键期,规划都为广州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凝聚共识、统筹动员、提振信心的重要作用”。在规划的引领下,广州的城市定位不断提升,多中心网络化空间结构逐步成型,城市综合实力大幅跃升,城市能级持续提升,民生福祉有效改善,引领城市发展实现质的飞跃。

  未来广州:面向2049谋划城市长远发展战略

  “近期,我们开展了广州面向2049的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编制,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担起广州责任、展现广州作为”,他继续介绍,新一轮广州战略规划,立足从长周期规律中研判未来趋势,从新发展形势中洞察新机遇,从现实基础上分析问题与挑战,从国家使命中定位广州新坐标,重点关注每个广州人的发展,让城市更有温度、更有气象、更有格局。 

  新一轮广州战略规划,进一步谋深谋实城市发展空间格局,以“湾区-流域”更广阔的战略视野,聚“狮子洋-伶仃洋”南拓,拥“珠江-东江”东进,形成纵向引领“黄金内湾”,横向促进广佛莞一体、南中莞联动的粤港澳大湾区核心引擎;以“老城提质”进一步提升空间品质与文化活力,引导非核心功能疏解与更新焕新;以“极点示范”发挥比较优势,带动全域繁荣。

  有为广州:改革创新举措支撑高质量发展

  邓毛颖还介绍了按照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1312”思路举措,广州出台的一系列高质量规划建设行动举措。 

  针对农村村民最关心、最常见的村庄发展和“住有所居”等问题,发布十项规划用地技术指引,规范和强化自然资源要素保障。以规划引领为先、产业兴旺为重、生态宜居为本、资源盘活为要,全力支撑全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具有岭南特色的和美乡村。 

  全力统筹做地,推进城中村改造与制造业立市。近期借鉴杭州等地经验做法,结合广州当前的迫切问题,制定“做地”工作措施、工作方案、实施细则及标准等具体举措,重点破解政府主导不足、统筹力度较弱、土地前期开发整理时间长、改造进度缓慢等难题。 

  出台三批措施,推动惠企利民。从去年年底以来,三批75条惠企利民措施陆续出台,在规划审批、土地供应、建设工程规划管理、不动产登记、城中村改造、停车配建等企业群众密切关注的方面推出改革举措,推动项目开工实施,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提升服务效能。 

  千载名城,再启新程。邓毛颖展望道,“广州规划和自然资源部门,将以高质量规划引领城市高质量发展,持续努力为广州继续在高质量发展方面发挥领头羊和火车头作用,贡献规划资源力量”。

  文:信息时报记者 李晓雯

  来源:信息时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