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访谈

市政协委员倪明选:让一流大学与一流湾区共生共荣

日期:2024-03-05     

  编者按:近日,市政协委员、香港科技大学(广州)校长倪明选接受南方日报的邀请围绕“推动南沙科学城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这一话题贡献真知灼见。现转载全文,以飨读者。

  大学之大,需要大智慧;大湾区之大,需要大发展。大湾区里的新大学,更需澎湃新动能。 

  近年来,南沙的战略地位不断跃升,成为全国战略平台最多、开放程度最高的地区之一。在此背景下,广州高规格谋划了南沙科学城。《广州南沙科学城总体发展规划(2022—2035年)》提出,要将南沙科学城打造为有全球影响力原始创新策源地、创新创业驱动重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新引擎,并构建以南沙科学城为核心的粤港澳大湾区全球合作创新网络,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 

  一句话中有三个“创新”,可见:创新是南沙打造世界一流科学城的核心和要义。而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创办的原因,她的基因和灵魂,也正是创新。放眼世界,一流的湾区必定与一流的大学共生共荣,高水平大学则是创新高地的智力源泉与发展引擎。无论是斯坦福大学与“硅谷”,还是麻省理工学院与肯德尔广场,都是成功的典范。 

  作为南沙的第一所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将携手南沙在创新人才培养、创新企业孵化与创新环境培育等方面做出应有贡献。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培育新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在其中起主导作用的生产力,是符合高质量发展要求的生产力。新质生产力的“新”,首要的一个维度就是“新劳动者”。我们需要具备打破边界意识和“端到端”思维的人才,他们能够整合技术、产品、数据、流程和客户体验,并将其形成一个系统。 

  对于高校而言,人才需求的转变意味着教育的方式也需要变革。在这方面,港科大(广州)进行了不少尝试。首先,我们以跨学科学术架构聚焦真实情境中的复杂问题。当前世界面对的重大挑战,并非单一学科可以解决,许多尖端学科领域和先进产业,如大数据、微电子和生物科学等,都是通过多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才取得长足发展。将不同学科知识融会贯通的能力将是未来领导者不可或缺的必备素质。因此,港科大(广州)致力发展融合学科,开创全新的“枢纽—学域”学术架构,促进跨学科的科研,招收不同背景的学生,培养创新型人才,攻克世界面对的复杂问题和挑战。 

  其次,我们采用基于项目的、个体主导的探索式教育,并以设计思维训练学生观察、提出问题的能力。例如,“红鸟硕士班”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融合学科育人范式。硕士生入学后,有6个月的自主学术探索窗口期。团队项目引导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学术导师、项目导师、业界导师的共同指导下,通过执行团队项目任务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硕士论文研究,并逐步确定自己个性化的职业发展道路。这项创新迫使教师、学生走出“舒适区”,去主动思考、发现问题、分工合作、提出方案。 

  我们还注重让人工智能赋能课堂教育与学习。人工智能技术大大降低了知识获取的门槛,也增加了知识获取的便利性和效率,让教育从“以知识传授为中心”向“以能力培养为中心”转变。港科大(广州)是全国高校中率先部署人工智能工具、鼓励和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人工智能工具的高校之一。以新技术为学生的能力培养赋能,培养能够适应复杂变化、引领未来的人才。

  校企合作驱动产业升级 与南沙共赢未来

  粤港澳合作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助推广东经济高速增长的重要引擎,也将是助力南沙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富矿”。香港科技大学是南沙最早“拓荒者”之一,孕育着南沙的创新基因。27年前,港科大便组织了专家教授团队来南沙考察和规划该校在南沙的发展。2007年,港科大独资成立了广州市香港科大霍英东研究院。 

  大学之大,融合湾区之大。南沙正以培育“芯”片和集成电路产业、航空航天产业为核心,以创新发展承载“晨”光和希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为引领,以强化发展高端装备、智能制造、汽车等“大”制造为根本,以聚力发展“海”洋经济、进一步对外开放为导向,加快布局建设“芯晨大海”,成为大湾区产业新高地新引擎。而南沙科学城发展规划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全方位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创业:“构建创新创业生态体系,以科技创新育创新创业之苗,以创新创业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港科大(广州)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港科大(广州)的学科设置与南沙科技创新和重点产业高度契合,学校与产业形成良好的互动互补关系,学校可以满足产业的技术升级需求,产业又能为学校提供数据和场景,探索“产业界出题、产学研共同答题”的合作模式,协同孕育未来产业。 

  港科大(广州)开学一年来,已经与上千家企业进行产学研对接,与百余家领军企业和知名科研机构签订了合作协议,并且与近10家行业龙头企业建立了联合实验室。 

  同时,继承港科大的创新基因,港科大(广州)从筹建时起就将孵化创新企业、促进科研成果转化作为重要使命。学校设立创业中心,仅半年时间就已梳理校内近50个师生创业项目,成立了18家公司,并为其中许多项目提供了投融资对接、创业导师及咨询服务。港科大(广州)与行业知名的创投机构及港科大校友创业企业积极对接,在南沙科学城厚植创新土壤,让创新链条上的要素能汇聚于此。 

  依托南沙的区位、政策等优势,港科大(广州)致力于建设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平台,加速技术、人才、信息、资本等要素在此聚集。结合香港科创资源与大湾区内地城市制造业的成熟积累,港科大(广州)能够有效推动实验室知识向产品化阶段的转化,驱动产业转型升级。在“港科大一体,双校互补”的框架下,港科大(广州)与港科大紧密协同,已经在粤港澳之间搭建起创新创业的共享平台和桥梁。 

  对粤港澳大湾区而言,其发展目标之一便是建成世界创新中心与人才高地。高校承担着培育人才、创新研发的功能职责,更应在落实大湾区战略的过程中,发挥自身在科创领域的重要作用。让我们在湾区之心,见证大学之新。

  来源:南方日报2024年3月5日第GC02版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