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员访谈

市政协委员谭国戬就广州人行天桥改造话题建言献策

日期:2025-06-12     

  编者按:6月12日,信息时报刊登了《便民、安全、适老化,广州人行天桥改造聚焦街坊需求——平缓坡道加装遮阳棚天桥“更好行”获街坊点赞》一文,其中,广州市政协委员谭国戬就广州人行天桥改造话题建言献策。现转载相关内容,以飨读者。

  推着电动自行车在湿滑陡坡上前行、近百级台阶让街坊“望桥兴叹”、烈日暴雨下无处遮拦……这些困扰广州街坊出行的“天桥难题”,正在逐步解决。

  专家意见 

  市政协委员谭国戬表示,这类天桥改善工程意义重大,是重要的民生工程。它不仅能优化城市交通环境,更能让市民出行更加安全、便捷。他认为,改善工程具有多方面积极意义。其一,考虑到广州的天气特点,在天桥加盖雨棚,能为市民提供遮阳避雨的便利。其二,结合健康广州建设,将原本需要上下楼梯的路段改为坡道,可减少市民步行时对膝盖的伤害,有利于市民身体健康。其三,针对当前城市多种出行工具并存的现状,对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和人行道进行物理分隔,实现人车分流,能有效保障市民出行安全。 

  谈及改造工程的设计思路与规划依据,以及如何平衡设施实用性与环境协调性,谭国戬认为,交管部门需开展充分调研,依据不同区域实际评估改造可行性,做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强化日常管理维护,筑牢安全防线;改造要充分考虑与周边文化、历史建筑的融合。针对长者使用人行天桥的需求,他建议在规划建设时设置合适坡度、扶手等适老化设施。 

  展望人行天桥的建设与改造,谭国戬提出三点设想:全面调研可改造空间、人群聚居等情况,科学规划;确保建设改造与区域文化历史相契合;推进适老化改造,助力健康广州建设。

  文:信息时报记者 陈子垤 郭展鹏

  来源:信息日报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