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文史

莲花山古采石场:广州古建筑石料多来自于此?连南越王墓也是......

日期:2023-11-08     

  秋日正浓,桂香入梦。漫步在莲花山上,16座大型矿坑串珠成链,汇成目前广东境内已知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古代采石场遗址:燕子岩宏大险峻、燕崖洞天天外有天、飞鹰崖内石柱林立...... 

  这里是历史追溯到西汉时期的古采石场遗址,以“人工无意夺天工”的石景奇观闻名于世,是国内仅见的“人工丹霞”奇迹。它与湖北大冶古铜矿遗址并称为我国两大古矿场,于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2年12月,广州市第一批16处工业遗产名单出炉,它作为广州古代采石业的源头之一而入选。岁月悠悠,古代工匠在此大规模开采石料,一凿一钎之间留下一段段的采石工作面,有些地方还留下当年已采凿而未运走的石柱或半成品。钎痕历历、桩孔累累,默默述说着千百年以来,古代采石业在广州的发展。

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 

  开采始于何时?广州南越王墓建墓石料来自于此 

  莲花山古采石场,位于广州市番禺区莲花山上,山下即是狮子洋口,一水相望海鸥岛。该山海拔108米,由40多个山丘组成,主体结构属红色砂岩。莲花山的红砂岩石质优,密度适中、砂质细,是广州古建筑普遍选用的建筑材料。这种石料可作砺石(即磨刀石),故又名石砺岗。2001年,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莲花山古采石场开采始于何时?史志未载。据同治《番禺县志》记载,明万历七年(1579)番禺县曾下令封禁,不准采石,由此可知在明万历以前,这个采石场就已采凿经年,这也是莲花山古采石场最早见于史料的明确记载。同治《番禺县志》只载明、清两代禁采的官司纠纷,最早开采年代失载。 

  经历百多年“屡禁屡开”和“屡开屡禁”多番较量,终在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才在莲花山城和番禺学宫(今广州农讲所旧址)两地分别立碑,“勒碑封禁”,永远禁止开采。虽然后来有文人将“石砺归樵”和“莲岩忏佛”(岩中有大逾方丈的石刻“佛”字,惜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磨平)列入“石楼八景”,但实际上古采石场长期都处于荒烟蔓草之中。 

  说起开采年代的确认,其过程也经历了专业考古学者的反复推敲。1983年,夏鼐先生来番禺考查,题了“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字,初步推断莲花山采石场历史“不迟于宋”。 

  1983年广州象岗山发现的南越王赵昧墓彻底扭转了古采石场的“命运”。1989年10月,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朱照宇先生,对广州南越王墓所用建墓石料产地,进行了鉴定研究,并对番禺莲花山、南海西樵山、三水黎边山、广州北郊等地的石料,进行取样分解、化验、对比,以莲花山石料和南越王墓石料对比相合比数最多。

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 

  1991年,中国科学院广州地质新技术研究所鉴定:“象岗南越王墓建筑石料的岩石,主要原产地为广州番禺莲花山一带。”南越国(公元前214年)为西汉时期,距今超过2220年。根据这一科学的分析,莲花山采石场的开采时间,便从宋代推前到西汉,提前约1500年,开采时间明确为自两汉初年延续至清道光年间,可见莲花山采石场遗址年代之久远、规模之大,均属全省之最,也是国内罕见的。 

  古采石场遗址范围从莲花山南的莲花岩起,偏东至渔港基地,逶迤向北至飞鹰崖(原名麻鹰岩),长约3000余米,均高约25米(局部40米)。据目测估算开采面积约500多亩。金鱼池边石壁上第二道横断裂纹上,刻有“塘口土地”四字,清晰可见。今日的莲花岩、白象岩、剑门等景观,均为石工采石留下的遗迹。燕子岩(原名鹩哥岩)等处,尚有未及运走的坯料。 

  以南越王宫和南越王墓为起点,莲花山古采石场的大规模开采主要在宋明时期。开采石料分布于珠三角多地官衙、城墙、古村落中的祠堂、庙宇、民居等建筑物中,大量的开山采石让这里有了“营城之源”之美誉。 

  2010年,有公开论文称,除了南越王墓和黄埔南海神庙古码头外,琶洲塔、赤岗塔和光塔的塔基、广州越华路宋朝城墙城基、越秀山镇海楼明城墙墙基及石狮、西门口明代古城遗址城关、北京路千年古道、番禺清代的龙津桥、芳村石围塘的明代通福桥、虎门炮台坑道等许多古建筑都用红色砂岩作建筑石料,石料条幅基本上具有相似的尺度,与莲花山古采石场的开采痕迹相吻合,因此判断这些古建筑石料很可能多数都来自莲花山古石采石场。 

  学者卢本珊的研究也称,宋、明之间,莲花山有大量采石工,聚居于“石墟”,即今石楼镇田步头一带。莲花山北部的狮山之脊为宋、明时期的主采石区。宋代,广州是中国最大的港口城市,都市经济繁荣,红色砂岩的需求量更大。莲花山东临珠江口,水运石料到广州十分方便。广州越华路发现的宋代城基遗址最底层的红砂岩石料规格也与莲花山开采的相似,有的城砖侧印有“番禺县”三字。根据莲花山景区工作人员介绍,近年来肇庆星湖景区也发现一对石狮子的石料就来自莲花山古采石场。

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 

  古人如何采石?一凿一钎留下人工石景奇观 

  当人们走进莲花山古采石场逶迤数千米的人工石景奇观,我们不禁要问,在以人力为主的漫长岁月内,古代的工匠是如何开采石料的?

  根据学者刘金山的研究,古采石场的采矿方法以露天开采法与地下矿房式开采法相结合,工具是铁锤、铁钎、铁凿,附加绳索木架,代表了当时最先进的采矿技术。露天开采法是先开一个约60㎡的天坑,揭去上部风化层后,再开采下部新鲜岩层,每一层又分若干条幅分凿,每条幅宽50cm,厚70cm。为方便操作,在一定深度留采矿平台。若上部风化破裂的岩层厚,为减少剥离量而采用地下矿房式开采,矿房间留有规则之矿柱,以支撑采空区。开采工作台面非常平直、工整。凿路有章,图案典雅,或“人”字型凿痕,或单斜迭瓦式凿痕,均排列有序,规律不乱,整齐美观。 

  他认为,古采石场取石方法讲究,切割规范,或上或下,一律保存着水平面。保留柱面或工作面则高度注意垂直方向呈90°状态,不弯不斜。开采规模巨大,采场一个接一个,南北展布1500 m,宽50-200m,开采深度30-40m,大约一共取石料300多万立方米。他在研究中指出,“此采矿(石)场绝非一般民间所为,也非各个历史时期所留,应是王宫国家所为,因为需要很大财力、人力和技术手段方能办得到,并且是在一个相对集中的时期内采矿(石)的。否则,各个历史时期会留下不同技术特征的开凿面。” 

  随着古采石场年代的确定,大量的被采石料被证实用于建南越国宫殿和南越文王陵墓。这一解释了莲花山为何规模如此巨大,而且能在技术工艺性和艺术美观性上都能达到如此高度。这些石场几乎是一个紧挨一个,连续长1500m。据此,刘金山认为,“由于是古代王宫工匠采石,因此采石技术和工艺特别讲究,一边开采一边修饰,修饰刻纹美观,规则不乱,宽度相等,一律18cm,每一版刻纹图案上下分别有水平刻线两条,线距2-3cm,特别规范,证明古人采石不仅工艺技术规范,而且有严格的管理制度,使得采石场虽多而不乱。” 

  那么,这里开采的石料是如何运输到古代广州城内和珠三角各地的呢?当代学者的研究已经证明,由于莲花山就坐落在狮子洋口,古代石匠们开采出石料后,将石材搬上船,通过原来山脚下的古码头(今已不存)进行水路运输。而莲花山古石场距离黄埔南海神庙古码头只有十多公里水路,距离广州也只有二三十公里,便捷的水路运输可有效降低运输成本、石料损耗和劳动强度。 

  运石进城的水路运输离不开广州早在秦汉时期就十分发达的造船业。《山海经》载,番禺(广州古称)始为舟。1974年在广州发现的秦代造船遗址,已可造出宽8米、长30米、载重五六十吨的木船。1954年在广州沙河顶出土的东汉陶船显示了当时船尾舵的存在,说明中国早在公元2世纪就已经发明和使用船尾舵。船尾舵作为定向工具,是“越工善为舟”的最直观的证据。

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 

  古迹如何焕新?文物传承保护中加以活化利用 

  守护在珠江之畔的莲花山在1949年以前几乎都处在荒无人烟的状态。千百年来,数次荒了又开、开了又荒的古采石场引来不少飞禽走兽,飞禽中最多的是苍鹰、燕子和鹩哥三种。鹩哥稳占莲花塔,燕子常聚燕子岩,苍鹰盘旋于飞鹰崖一带的乱石之中,各自觅食。随着时间推移,莲花山上的物种多样性也随之增长,鸟类日益繁多,麻雀,夜莺、画眉、燕子、杜鹃等在悬崖峭壁间游弋盘旋,在高逾百尺的石缝间筑巢搭臼。 

  杂树乱石之间的莺飞草长也见证了古采石场渐渐焕发的新面貌。20世纪50年代,这里被辟为渔民新村,20世纪80年代以后包括古采石场在内的莲花山景区逐渐成为国内著名旅游区。莲花山上,除了古采石场遗址外还有始建于明朝万历(公元1612年)年间的莲花塔和始建于清朝康熙(公元1664年)年间的莲花城等古迹,均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记者从莲花山景区了解到,近年来,以古采石场遗址等古迹为核心,景区不断加强对文物传承保护和活化利用。为挖掘梳理提炼景区历史文化,找准景区规划发展的文化脉络,广州莲花山通过配合开展文化资源整理工作,积极对景区历史文化追根溯源。开展省内同类景区调研及莲花山古采石场红砂岩应用情况调研。 

  2021年11月,“南越封疆华表 湾区人文地标——番禺莲花山历史文化研讨会”于莲花山召开,多位历史、文博、建筑、旅游等方面的权威专家,以及番禺区本土学者为莲花山文化内涵及定位出谋献策。通过研讨交流,莲花山深厚的历史文化得到充分的研讨和多方史料的佐证——莲花山古采石场是两千年来珠三角的石材基地。 

  为进一步完善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提升文化自然遗产保护水平,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和高质量发展。莲花山景区积极推动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保护利用设施项目(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莲花山古采石场文物局部本体保护加固工程)(下简称项目),项目已纳入广东省2021年度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项目(不含安防消防防雷)计划同意实施项目名单及“十四五”时期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项目储备库。

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图源:广州市番禺莲花山旅游区 

  从省市层面来看,2022年6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首个国家级渔港经济区试点——广州市番禺区渔港经济区正式揭牌成立。莲花山中心渔港、渔港周边渔村、莲花山风景名胜区以及整个海鸥岛共80平方公里均被划为番禺区渔港经济区启动区。 

  据了解,未来番禺区渔港经济区将联动发展、连片发展,联动发展即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第一产业是渔业,包括开展海洋捕捞、近海养殖;第二产业就是依托周边的工业园区,对水产品进行深加工,提升渔业附加值;第三产业就是依托周边的旅游资源,打造乡村旅游、水上集市、渔村文化、美食等一条龙的产业发展。连片发展即依托莲花山中心渔港,加上莲花山客运港、莲花山客运码头、莲花山风景区、海鸥岛农业公园、海鸥岛现代渔业产业园,以及周边的工业园区形成连片发展。 

  “多少楼台次第成,莲花燕子纪朦胧。眼前无限狮洋浪,不废千秋水上名。”开山劈石、一凿一钎的背后是广州城市建设的过去。未来,莲花山上的古采石场仍将默默见证这座城市向海而兴、向海图强所勃发的生机和活力。

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 

  小知识:莲花山、莲花塔和莲花城 

  2017年,朱光文、陈铭新发表的论文系统梳理了包括地方志所附地图在内的官方绘制的大量地图,结合地方志和族谱等乡土文献考证广州府番禺县茭塘司境内的“莲花山”及其上的塔、城之名从明代中后期到民国后期的演变过程及其原因。 

  他们在文章中指出,明代中后期,该山因“石蛎”附生而名“石砺”;清康熙到乾隆年间,因山上有石状如狮子,故名“狮子”或“狮石”并与“石砺”之名并行;清同光年间以来,“莲花”之名出现且与“石砺”之名并行。 

  具体而言,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已经明确说到“番禺茭塘村多蚝,有山在海滨,日石蛎,其高大,古时有蚝生其上,故名。”同治《番禺县志》亦记载:“蛎石,产茭塘石蛎冈,色淡紫,质坚洁,不生咸潮。”屈大均《广东新语》和同治《番禺县志》中所用的字就是蚝蛎的“蛎”,而非“砺”字。由此可知,“石砺”之原名应该为“石蛎”。

莲花城。图源:广州市番禺莲花山旅游区 

  “石蛎”是蚝的一种,附生于咸淡水交界处的石岛上,死后就变成“龙骨”即蚝壳带。莲花山初名叫“石砺”,显示“石砺”是由“石蛎”转过来。他们的研究说明至迟到清代,从广州城附近的说明至迟到清代,从广州城附近的番禺县鹿步司的猎德乡到东莞县的麻涌之间存在一条宽大的蚝壳带。处于这条蚝壳带上的番禺县南部的沙茭地区周边水域以及沙田区是珠江三角洲蚝壳分布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而莲花山与从广州猎德—东江—虎门的蚝壳带成一线,在海岸分界线时,其环山皆蛎。 

  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还提到莲花山一旁的“番禺茭塘村多蚝⋯⋯掘地至二三尺,即得蚝壳,多不可穷”。可见,今天的莲花山,就是因为水下石体上附生大量的蚝(又名“石蛎”),故名“石蛎山”(后“蛎”改为“砺”)。而且莲花山旧时作为采石场,实际应是采石兼采蚝壳。 

  清末到民国后期,“莲花山”在官方绘制的地图上被作为整座山的总称,而 “石砺冈(山)”则只标示在莲花山主峰的位置上,被作为局部景观名称来处理,而“石砺冈(山)”之名仍广为流传于邻近乡村,继续作为整座山的俗称。 

  同时,对于山上的塔,康熙年间已出现“浮莲塔”一名,与“狮子塔”之名并行,到乾隆以后改称“石砺塔”,再到道光年间由地方改名为“莲花塔”与“石砺塔”之名并行。而山上之城,则于康熙年间始建,乾隆年间名为“莲花城”,之后就一直没有更名。20世纪80年代以来,“莲花山”及其上的塔、城全部被命名为“莲花”,成为“番禺莲花山旅游区”的主体部分。

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图源:广州市番禺莲花山旅游区

  遗产名片 

  莲花山古采石场 

  地址:广州市番禺区石楼镇西门路123号 

  历史沿革 

  莲花山古采石场最早的开采年代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0多年;秦汉时期,广州已有发达的造船工业和对外航线,西汉年间从莲花山采石,就近水运供应广州南越王墓的建设;明代至清代鸦片战争之前,为供应广州的城市发展需求,莲花山古采石场被大量开采,由于大量采石,留下众多奇岩异洞和悬崖绝壁,景色奇异壮观。 

  价值特色 

  历史价值:莲花山古采石场是广东境内目前已知的年代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处古代采石场遗址,是我国采石场史上具有一定代表性的遗存。莲花山古采石场是两千多年前古南越国开采红砂岩石料用以建造南越王宫殿和南越文王陵墓形成的采石遗址,对广州农业、手工业、贸易、城建等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也是抗日战争重要史迹的组成部分。 

  艺术价值:莲花山古采石场主体属赫红色砂岩,包括莲花岩、白象岩等“石雕古迹”;摩崖石刻、楹联等,反映了莲花山深厚的文化沉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生动的文化生活信息,具有工艺史的价值。 

  社会价值:从汉代到清代为广州及周边地区的传统建筑营造提供了建筑材料。 

  现状保存和使用情况 

  现留存着莲花石,燕子岩,南天门,八仙岩,狮子石等连片的采石崖面、多处采石梯级地面和采石形成的洞窟、石坑,用作旅游、景区等公共空间。 

  活化利用情况 

  1993年8月,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被评为第四批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莲花山古采石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在作为风景名胜区向游客开放。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徐雯雯

  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苏俊杰(署名除外)

  来源:广州日报客户端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