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城文史

从陈联泰到均和安,见证南粤机器工业敢为人先

日期:2024-08-22     

  如今的广州十三行路,最显眼的建筑当属恢宏大气的新中国大厦,作为国内知名的服装批发市场,门前车水马龙,人流涌动,依稀可以窥见百年前广州十三行的繁荣。从正门望去,一条全长不过一百米的街道出现在眼前。在这里,专营服装生意的店铺一户紧挨着一户,承载着历史气息的深棕色门牌上印刻着“广州十三行”的字样,上方一艘小船迎风而行,让人不由得想起当年珠江之上帆船航行,货物满仓的景象。这便是豆栏上街了。 

  就是在这样一条不起眼的街道上,中国近代机器工业的种子开始生根发芽,最终结出了累累硕果。要想探寻这颗种子来源何处?又如何生长?我们需要从浩如烟海的历史书页中寻找一个名字:陈澹浦。1839年,陈澹浦为谋生路,带着家人来到了广州十三行。从一家做铜纽扣、缝衣针、修小玩意儿的手工作坊,到在中国近代机器工业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陈联泰机器厂、均和安机器厂,陈澹浦及其后人接续不停,为南粤大地点燃了“广州造”的星火。

  如今的豆栏上街,商铺林立,顾客云集。

  萌芽:研制首台机器缫丝机, 转型成广州首家近代民族工业企业

  出生在佛山南海的陈澹浦自小就对机器感兴趣,约在1837年到1839年间,陈澹浦在广州十三行豆栏上街开了一个小作坊“联泰号”,工人就是陈澹浦自己,还有他的次子陈濂川、六子陈桃川。他们做缝衣针、做纽扣、卖五金,也接金属器具修理的活儿。 

  彼时,西方资本主义迅速发展,1840年,鸦片战争轰开了中国的大门,伴随着列强武力侵略而来的是经济掠夺,大量外商涌入广州,十三行前商船众多,难免会出现机器故障问题,需要及时就近修理,陈氏父子因此获得了许多登船修机器的机会。起初,他们在外轮司机的协助下工作,时间一长,也逐渐积累起修理、安装轮船机器的经验。 

  渐渐地,陈家作坊在机械修理、制造方面的业务不断扩大,添置了更多辅助工具,越来越多人闻名而来。就在这些人中,陈家迎来了令其迈入全新阶段的贵人——继昌隆缫丝厂的创始人陈启沅。 

  1872年,同为佛山南海人的陈启沅从越南回国,带回来一套旧轮船机器,其中就有轮船的动力部分:蒸汽机。陈启沅想将这套旧轮船机器改造为缫丝机器。 

  据《岭南科学技术史》记载,当时,广东地区丝织业极为兴盛,然而,广大工场使用的缫丝工具还是手工缫丝机。作为一种较为原始的手摇车,这种缫丝机制作出的丝质量比较差,不仅粗细不一,丝色也不够干净清晰,逐渐跟不上市场发展趋势,在海外市场上显出了颓势。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陈启沅创办了继昌隆缫丝厂,决心使用机器缫丝。他根据自己在国外的见闻,绘制了蒸汽缫丝设备的图纸。他听闻广州十三行有个联泰号,手艺精湛,修理制作的机器精良无比,于是带着图纸找到了陈澹浦。 

  19世纪后期,江河上航行的船只许多为蒸汽轮船,其动力来自燃烧煤炭加热水后产生的蒸汽。因此,陈澹浦对外国生产的蒸汽机很是熟悉。但改造一样新机器的难度比起修理大了不少,陈氏父子凭借着决心与勇气接下了这个项目。 

  陈启沅负责技术指导,陈氏父子负责改造安装,八九个月后,在双方的通力合作下,一套全新的缫丝机器安装完毕。据陈启沅后人陈作海记述,陈启沅亲自操作总调试工作,开动蒸汽机,将其调整到规定的转速,转动主轴,逐台接入缫丝机,就这样,一百台缫丝机全部运转起来,轮子转动的轰隆声和蒸汽机喷出蒸汽的“咔嚓咔嚓”声一起响起来,使继昌隆缫丝厂成为了真正引入机器生产的具有近代意义的工厂。

  陈列于陈启沅纪念馆的蒸汽式缫丝机模型。本图翻拍自《南海陈氏机器家族》 

  对继昌隆而言,新式机器“出丝精美,行销于欧美两洲,价值之高,倍于从前,遂获厚利”。不仅如此,缫丝效率也大大提高了,陈启沅在《蚕桑谱》中提到:“若照西法开解,每工人一名只可管丝口十条。新法所缫之丝,照法开解,每工人一名,可管丝口六十条。上等之妇可管至百口。”有了成功的范例,珠三角地区的缫丝从业者紧跟其后,开始改用机器缫丝。 

  而对“联泰号”而言,经此项目的锻炼,陈澹浦的手工机械工场在技术上和设备上都有了提高,机器运转的轰隆声将“联泰号”的影响力推至一个全新的高潮,订购缫丝机器的订单纷至沓来。 

  据《地方史志与广州城市发展研究》载,1876年,陈澹浦逝世,次子陈濂川继业,因业务日增,厂址从豆栏上街迁往几百米外的十八甫,由一家手工机械工场发展成为广州首家近代民族工业企业,更名为陈联泰机器厂,开启了广东地区民族资本机械制造业的崭新一页。 

  后来,机器厂不断发展,原有厂房无法满足发展需要,陈濂川又在南关天字码头附近设置一个较大的工场,叫东栈,工人近百人,在河南地区(即广州珠江南岸,今海珠区)设另一工场南栈,有泥坞2座,工人数十人。

  开花:研制蒸汽轮船打破外国拖轮垄断局面

  蒸汽机的发明与改良不仅改变了丝织业,还改变了造船业与航运业。千年来,船依靠水流、风力和人力行于水上,蒸汽机改变了动力方式,提高了行船速度。列强入侵后,来往于中国内河的外国蒸汽轮船冲击着中国的传统航运业。 

  时任陈联泰机器厂掌舵者的陈濂川有感于此,决心造出蒸汽船。为了提升机器厂的机械制造水平,陈濂川送儿子陈子卿前往福建马尾船厂学习,这家创建于1866年的造船厂时称福建船政,是中国近代第一家专业造船厂,为当时远东地区之最。陈子卿学成回来后的第一个任务,就是与父亲一同研制蒸汽船。两年后,第一艘由国内民营工厂生产的蒸汽轮船“江波号”研制成功。 

  在此之前,中国自造的第一艘蒸汽轮船“黄鹄号”经过波折,于1865年研制成功。1862年,在曾国藩的支持下,安庆内军械所着手研制蒸汽轮船,小火轮首次下水试航,“行驶迟钝,不甚得法”。曾国藩有些失望,但一如既往强调:“此项工作仍需进行。”很快,设计人员找出了问题所在,两个月后,这艘蒸汽轮船终于试航成功,这便是“黄鹄号”的雏形。 

  在没有政府力量托举的情况下,陈联泰机器厂作为一家民营企业,不仅成功研制出蒸汽轮船,而且所费时间与官方相近,其机器制造水平之先进与研制者钻研之苦心可见一斑。 

  那么这艘轮船的质量如何呢?陈澹浦曾孙陈滚滚在《陈联泰与均和安机器厂的概况》一文中描述:“最先试装一艘七(英)寸汽缸的小火轮船,落水试航良好,”“船体轻便,适合内河航行”。 

  在“江波号”大获成功后,“江汉”“江明”“江永”“江电”“江飞”“江利”“江天”等蒸汽轮船相继亮相。这些船一部分由航商订购,另一部分租给航商用于拖带渡船。从此,珠江之上出现了国产拖船的身影,外国蒸汽机拖轮垄断珠江航运业的局面一去不返。 

  1899年,陈联泰机器厂生产出“江苏”号轮船,这艘船汽缸大,马力足,排水量最大,速度快还省煤,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了效率,比起国外的一般轮船还要更胜一筹。 

  据《广州市志》载,这9艘船是广东民办船舶企业最早建造成功的蒸汽小轮,是广东造船史上光辉的一页。

  分枝:另立门户,推动国产蒸汽轮船改进

  在造出蒸汽轮船后,陈子卿的脚步并未停下。当初,他在陈联泰机器厂主持修造的船都是尖底的。据《岭南科学技术史》描述,这种尖底船吃水深,稳定性强,便于乘风破浪,在水深之处航行便捷,占据优势,可一到了稍浅一些的水域,便优势不再。 

  如何进一步提升船只的交通便利性,成了萦绕在陈子卿心头的难题。而为这一次跃进提供支持的是均和安机器厂。 

  均和安机器厂由陈澹浦第六子陈桃川于1886年创办,陈桃川早年从师于广东机器局总办温子绍,学习轮机制造技术,深受器重。据陈家后人回忆,陈桃川因与陈濂川父子在店务上不合,且考虑到自身发展,于是另立门户。创办初期,厂址设在广州十三行晋源街,后来随着业务扩大,迁至河南洲头咀,有厂房、泥坞,增添部分设备,工人学徒百余人。

  均和安机器厂。本图翻拍自《南海陈氏机器家族》 

  据陈子卿之侄陈允耀回忆,陈桃川很是欣赏陈子卿的经历,就招陈子卿任均和总管职务,专责设计和制造轮船机器。他以航行于西江的英国新造“西南”号尾明轮船为样式,潜心钻研,陈桃川也大力支持。陈允耀回忆称,均和安机器厂为此“付出很大的金钱,消耗了不少物质而成功了”。1896年,经过多次试验,陈子卿终于制造出船底平、吃水浅的尾明轮船。 

  所谓尾明轮,是相对于腰明轮而言的,前者是指将动力轮放置在船尾,后者是指将动力轮放置在左右舷之外,尾明轮相较于腰明轮行驶更加平稳。因在浅水里也航行自如,均和安机器厂制造的新船一经问世便广受好评。 

  之后,在陈子卿的主持下,均和安机器厂陆续生产出均利、兴利、樵西等多艘轮船。陈允耀在《我忆均和安机器厂》中写道:自陈联泰、均和及均和安制造轮船诸式发动机出世后,内河轮船公司或航商订购发动机者日多,粤之东江、西江、北江、南海、中山、顺德各地轮船拖渡、甚至广西、上海航商也来订购,“均和安大有应接不暇之势”。

  结果:以先进制造与多元经营引领南粤机器工业

  造船,只是均和安众多业务中的一项。据《广东省志》载,20世纪初,广州均和安机器厂仿制从国外输入样机的碾米机和煤气机等。其中煤气机的仿制成功标志着中国内燃机工业的诞生。 

  据陈允耀回忆,其叔祖陈桃川和和伯父陈子卿对于机器生产始终抱持有极大的热情与毅力。在刚开始试制碾米机器的时候,陈桃川得知广州东安成从南洋买进了一台碾米机,就想办法联系对方,多次前去参观机器,获知了碾米机器的构造、用途、性能等信息,“自忖仿造是有信心的”,于是从南洋买来一部煤汽发动碾米机,仔细研究仿制,屡败屡战,从不气馁,终于在多人精诚合作之下成功制造出碾米机器,性能比外国的同类产品更精良。 

  1937 年,《大众机械》杂志上刊登了一篇名为《均和安机器厂》的文章,其中提到,当时,广州河南地区,大大小小的机器厂密集地聚在一起,均和安就是其中较为先进和完善的工厂之一,营业部、绘图设计部、木工部、铸造部、机械工作部、较勘装配部和电机部等部门一应俱全,显示出工厂运转之有序与机器制造之水平。 

  文章还介绍了各部门的特点,绘图设计部位于工厂二楼,面朝东南,温暖宜人,光线明亮,木工部装配了新式的刨锯机器,铸造部面积很大,里面有铸生铁炉两座,每周开炉一次,每次可以熔铁一万五千多磅,机械部则有各种新式机械四五十座,较勘装配部是试验自做的和代客修理的机件,电机部则供给全厂的电灯和电动机,还可以修理各种电器工程,柴油发动机、煤气发动机、蒸汽发动机是主要产品,抽水机、榨蔗机等应用于生活各方面的出品也不少。

  《大众机械》杂志上的工厂介绍。本图翻拍自《南海陈氏机器家族》 

  据陈允耀忆述,均和安自1902年起至1938年,都是以制造和修理碾米机具、轮船发动机、诸式柴油机、各种电灯机器为主营业务,这三十多年间,广东内河三百多艘轮船的机器中,就有半数是经过均和安修理的,其中不少还是均和安制造的。“记得陈桃川曾说过:‘均和安制造出的大小机器以及修理装配,各种原件、配件,都是自己制造的,有一时期曲轴一项,还要向外国购入,但后来也能自制了。’” 

  陈联泰和均和安两家机器厂的进步带动了当地机器工业的勃发。《岭南科学技术史》记载,从1898年起,广东的内港小轮蓬勃兴起,除原来陈联泰以及均和安两家造船厂以外,又出现了几家轮船制造厂,据粤海关报道,次年“本省忽兴船厂七家,建造小火轮”,广州一带除原有的轮拖外,新投入行驶的华商小轮约达百艘以上。1900年,华商新增轮船七八十艘,亦多是“省城制造之船”。此外,机器修理厂、碾米机器厂等都兴起开办扩大之潮。 

  机器工业的发展也吸引了许多人前来学技艺谋出路,1937年出版的《广州之工业》记载,截至1937年,出自陈桃川门下的学徒超过了三千人,其中就包括中国第一家柴油机厂——协同和机器厂的创始人陈拔廷,该厂于1966年改名为广州柴油机厂。《地方史志与广州城市发展研究》称,到20世纪初,粤人学技术、研究机器蔚然成风,各行业均有组织机器学术研究团体,从而促进了机器行业的发展。 

  如今,穿过历史的风雨,我们只能从书页中了解这两家机器厂的辉煌过去,陈联泰机器厂因牵扯工程事务,遭遇厄运,后继之人经营不善,逐渐没落,而均和安机器厂则在1938年日军入侵广州之时停业,陈桃川也避居回乡。为近代南粤机器工业辉煌篇章留下浓墨重彩的两家机器厂就这样消失在城市之中,只有其可贵之精神化作点点星火,继续照亮工业发展之路。

  文: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 赵越

  来源:广州日报新花城客户端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