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市政协港澳委员赴甘肃学习考察的情况报告
关于市政协港澳委员赴甘肃学习考察的情况报告
日期:2012-09-14
为让港澳委员深入了解甘肃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情况,从而在推动港澳地区与祖国内地经济文化交流合作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我会苏志佳主席率领港澳委员考察团,于2012年8月10日至16日前往甘肃省学习考察。现就考察活动的基本情况报告如下:
一、 基本情况
港澳委员赴甘肃考察团一行66人,利用7天时间先后前往甘肃省兰州市、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县、嘉峪关市、酒泉市辖敦煌市参观考察,途径陕西省西安市返程。考察团主要通过出席情况介绍座谈会和实地参观考察的形式,先后与兰州市政协、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协、嘉峪关市政协和西安市政协座谈交流,听取了兰州新区、酒泉市和敦煌市有关经济建设情况介绍,观看了相关建设发展规划短片,初步了了解甘肃省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基本思路和伟大成就。考察团实地访问了国家西北部开发战略的重要平台——兰州开发新区;参观了河西走廊的辽阔草原和著名粮仓,昔日铁马金戈的古战场和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道,领略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戈壁风光。考察了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宗主寺之一拉卜楞寺,万里长城西端险要关隘嘉峪关城楼,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圣地敦煌莫高窟,以及被誉为“千古巨制”的文溯阁《四库全书》等历史文化遗产,感受了我国母亲河中上游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灿烂辉煌。
本次考察活动主要体现了几个特点:一是领导高度重视。考察团由港区常委黄铁城先生担任团长,其他几位港区常委担任副团长。市政协苏志佳主席、简文豪副主席分别担任正副领队,何继青秘书长和港澳委几位负责人陪同考察。苏志佳主席高度重视港澳委员的考察活动,不但亲自过问考察线路、座谈交流和医疗保健等细节问题,在考察过程中还不断与港澳委员进行沟通交流,引导和鼓励委员深入认识了解古老壮阔的祖国西部大地。二是委员积极性高。每年一次组织港澳委员赴内地学习考察是我们的工作品牌,基本上均是采取自由报名自费参加的方式组团。本次考察活动参加人数之多,是历年同类活动之最,充分体现了委员们对祖国西部历史文化和实施大开发战略的浓厚兴趣,体现了委员们履行政协职责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三是主题鲜明突出。本次考察活动的内容安排,充分体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就是让港澳委员认识了解西部大开发战略思路和伟大成就,领略祖国黄土高原的壮丽河山及河西走廊的悠久文化,从而更好地做到知情出力,更好地在港澳与内地之间发挥独特的桥梁纽带作用。
二、主要收获
本次考察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活泼多样,组织工作和线路安排合理紧凑。考察内容既照顾了港澳委员的兴趣特点,又处处围绕考察目的和主题思路;既突出事先预期的重点安排,又时时依从当地政协的合理调整。面对考察团队伍庞大,线路冗长艰苦,气候复杂多变等不利因素,考察活动全程顺利而欢快进行。既有详尽独到的情况介绍,又有令人深思遐想的实地参观,考察活动从多个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收获。
(一)加深了对甘肃省经济建设情况的认识了解,感受了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伟大成就。参加考察的港澳委员大都是第一次来到甘肃,在考察中他们了解到,面对城市扩张与河谷城市的困境,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扩张城市规模,解决日渐突出的“城市病”,兰州市提出了建设兰州新区、“再造兰州”战略。兰州新区是继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后,国务院批准建设的第五个国家级新区,是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平台,国家经济转型和承接东中部装备制造业转移的先导区。就西部而言,它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循环经济的重要集聚区,沟通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委员们认为,兰州新区建设首先抓规划落实,抓基础设施建设,抓生态环境建设,然后才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新城区建设模式。兰州新区建设注重从体制、机制等方面创新,规划先导,对基础设施、产业发展、人口布局、生态环境和道路交通进行合理的规划和优化空间布局。它把社会、经济、自然三个子系统有机结合起来,形成复合的永续发展格局。它的定位更着重为工业和物流区,在空间上分为现代农业建设示范区、生态林业建设示范区和核心发展区。其中,核心发展区主要聚集产业和人口,重点布局发展石化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现代物流等产业。它根据城市功能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对构成城市空间、城市功能和城市审美载体的各种城市资源进行资本化的市场集聚、重组和营运,以实现这些资源资本在容量、结构、秩序和职能上的最大化与最优化。诸如这些新区建设方法和措施,切合当地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很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和借鉴。
委员们过去仅知道酒泉是敦煌艺术的故乡,现代航天科技的摇篮,中国石油工业和核工业的发祥地。到来之后才知道酒泉物华天宝,是一块富含资源的神奇之地。不但农牧生产条件良好,而且新能源建设前景广阔,有“世界风库”之称。近年酒泉市坚持以项目为载体,以新能源产业为牵引,以民生为根本,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深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在吸引外资推进西部大开发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委员们还了解到,甘肃省经过10年有重点分步骤地推进西部大开发,如今生态环境得到改善,全面开发的基础设施条件基本具备,良性开发机制初步建立,合理的经济结构框架基本形成,几大特色明显的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竞争优势,在该省投资发展事业前景一片光明。
(二)领略了西北大漠戈壁和河西走廊的壮丽风光,感受了黄河中上游地区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西北大漠戈壁的辽阔壮丽,河西走廊的丰腴瑰宝的确让委员们流连忘返。黄河“一任沧桑岁月多,尽在长河岸”的意境,留给了委员们无限的遐想。在大河边上的桑科大草原,委员们看到了天际边高原上甘南藏民放牧的辽阔画面。登上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西端险要关隘,有壮丽风光天下第一雄关之称的嘉峪关城楼,南望祁连山雪峰如玉、绵亘千里,北瞭黑山石壁嶙峋、形势险要,委员们品味到“河西第一隘口”、“边陲锁钥”旷古传奇。看到敦煌鸣沙山沙峰起伏,山峰陡峭,山麓有翡翠般的月牙泉,水质甘冽,澄清如镜,虽遇烈风而泉不被流沙所掩没,地处戈壁而泉水不浊不涸,委员们深深被这“天下奇观”所吸引。委员们无不为祖国西北部大好河山而赞叹,更被黄河中上游地区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所折服。敦煌莫高窟与龙门石窟、云冈石窟和麦积山石窟合称为中国四大石窟,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委员们在此接触到了研究藏经洞典籍和敦煌艺术的敦煌学科。《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套图书集成,清乾隆年间历经10年编纂而成,用 8亿多字收录了从先秦到清乾隆前所有的重要古籍,涵盖了古代中国的几乎所有学术领域。在兰州九州台文溯阁《四库全书》藏书馆,委员们感受到这部浩瀚巨著在成书后200余年间,好似一首低沉雄浑壮歌般的辗转迁徙。夏河县拉卜楞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院之一,在历史上是甘南地区的政教中心。目前该寺保留有全国最好的藏传佛教教学体系,500多座僧院的庞大建筑群体,在安多地区有“卫藏第二”之称,享有极高的声誉。其中国佛教寺院建筑精美壮丽,不仅具有佛教的特征,还体现出中国古代传统建筑的特色,是中华文化宝藏的一部分。黄河母亲雕塑由“母亲”和“男婴”组成,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
(三)加强了穗港澳与西北地区之间的交流交往,为港澳委员进一步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创造了条件。考察团受到了1个副省级城市政协、4个地级市政协和2个县级市政协的热情接待,兰州新区的主要党政领导亲自为考察团介绍情况,一路上的交流座谈会使我们结交了一批新朋友,结下了新的友谊。正如团长黄铁城、副团长黄俊康在座谈交流发言中所说,没想到甘肃省的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城市基础设施会如此之好,全面开发机制、支柱产业优势和合理的经济结构框架令人印象深刻,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引领更多的港澳朋友到来考察,应该为这里大开发大建设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实际工作。
(四)增进了港澳委员爱国爱港爱澳的思想感情,激发了他们进一步发挥政协委员双重作用的积极性。亲身感受黄土高坡辽阔美丽的祖国山河,品味西北地区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了解西部大开发取得的丰硕成果,委员们心中无限感慨,爱国爱港爱澳之情油然而生。他们纷纷表示不虚此行,收获良多,不但激发了大家关心社会事务和祖国建设发展的责任心,更增添了大家知情出力、履行委员职责的信心和决心。苏志佳主席在考察活动中多次说到,市政协港澳委员是一支爱国爱港爱澳且很有作为的团结队伍,长期以来积极参与港澳政治生活,维护港澳繁荣稳定,同时,积极投资支持内地经济建设,为广州各项建设出谋献策。希望考察活动能够帮助港澳委员更多地了解祖国内地,接下来更好地关心港澳社会事务,在参与港澳和内地各项事务中发挥政协委员独有的更加积极的作用。
广州市政协港澳台侨外事委员会
二0一二年九月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