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

关于视察我市社会治安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视察我市社会治安工作情况的报告

日期:2007-11-02     

    
     我市社会治安是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一直非常关注的问题。根据市政协全年工作安排,10月30日社法委组织部分市政协委员,在向东生副主席的带领下,前往市公安系统视察社会治安工作情况。首先前往白云区石井街凰岗社区视察,察看了社区视频监控室和出租屋管理服务站;然后到矿泉街派出所视察,察看了视频监控室和综合信息管理系统;接着在矿泉街派出所召开了座谈会。座谈会由市政协社法委领导主持。会上市公安局谢富星副局长介绍了我市今年的社会治安工作情况;石井街、矿泉街派出所所长分别介绍社会治安整治情况;并进行了座谈交流,委员们纷纷对治安工作献计献策;向东生副主席作了总结讲话。

     现将视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社会治安工作的主要成效

     今年以来广州市公安机关在市委、市政府和省公安厅的领导下,围绕建设“平安广州”的目标,大力推进社会治安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不断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推动了社会治安大局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刑事发案持续下降。

     今年1至10月,全市立刑事案件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15.2%;多发性侵财案件降幅较大,“两抢”案件下降35.9%,其中抢夺案下降42.9% 、抢劫案下降30.5%;盗窃案件下降12%,其中入屋盗窃案下降14.3%、盗窃机动车案下降39.2%;今年以来,全市查处治安案件20多万起。

    (二)重点地区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

     被省、市列为重点整治的21个街镇治安秩序明显好转,至10月初,21个街镇刑事发案同比下降39.7%,其中抢劫案件下降49.7%,抢夺案件下降52.8%,入屋盗窃案件下降39.2%,盗窃机动车案下降59.7%。流花火车站地区治安整治成效进一步巩固,今年以来火车站广场204天“零发案”,该地区刑事发案同比下降61%。

    (三)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

     近期中山大学开展的“公众安全感”调查显示,群众安全感比去年下半年上升11.2个百分点,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大幅提高了35.8个百分点。近日,市统计局公布了五年来改善成效较大的前五个民生问题,“改善治安”名列第一(42.7%),社会治安成效得到了市民肯定。

     二、市公安局治安工作的主要经验

     刑事发案持续下降,重点地区治安秩序进一步好转,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大幅提升。这个成绩来之不易,这是与市公安局下大力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密切相关的。其经验值得总结推广。

    (一)“天网”加“地网”,构建打、防、管、控相结合治安管理格局。

     市公安局重视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刑事侦缉、网监等技术在全国公安系统处于前列,同时在全市范围建立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在原已安装9万个视频探头的基础上,今明两年再安装16万个,分布在路面、公共汽车、商业区、居民区等,形成一个“天网”,与报警标识卫星定位系统结合,可以及时发现可疑人员,准确定位。如石井街安装视频探头682个,实现辖区主干道的视频监控覆盖率达100%,通过视频监控提供有价值的案件线索200多条,根据线索破案104宗,抓获犯罪嫌疑人134人。

     针对石井出租屋多、流动人员复杂的情况,石井派出所联合出租屋管理部门推行出租屋网格化管理,实行责任捆绑管理模式,将辖区出租屋分成若干片和若干单元,由社区民警、出租屋管理员、治安巡逻队员、出租屋屋主共同进行防控,形成“地网”,变发案后倒查为发案前预警性防控,与“天网”发现即时作案人员相结合,形成打、防、管、控相结合治安管理格局。市公安局还建立了综合信息管理系统,开发和使用人口综合信息查询系统等六大信息系统,实现信息先行,情报先导。

    (二)高压打击刑事犯罪,强力整治重点地区。

     今年以来,广州市公安机关以打击“两抢两盗”等多发性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为重点,连续开展了“粤鹰3”、“夜鹰”、打击“两抢”、“两盗”、扫黑除恶、侦破命案等一系列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今年头10个月,全市共破获刑事案件4.1万多宗,抓获犯罪嫌疑人2.5万多人。破获“两抢”案件1万多宗,破获盗窃案件2万多宗。其中,9月中旬以来,组织开展了代号“重剑”的全市性专项行动,把打击的锋芒对准各类团伙性犯罪,行动开展以来,全市共破获刑事案件5800多宗,其中“两抢”案件1360多宗,盗窃案件3200多宗,打掉团伙460多个,抓获团伙成员 1500多名。

     对被省、市列为重点整治的21个街镇,以严打冲开局面、以严防压减发案、以严管理顺秩序、以严治巩固成效,在管理、人力、经费、装备上倾斜,调整配强重点地区治安领导班子,抽调机关人员充实辖区发案排在全市前20位的派出所的警力,出台了《加强重点高发案派出所工作的决定》,经费、装备优先保证重点地区,整治工作取得良好成效。

    (三)抓“三基”工程建设,夯实治安工作基础。

     按照公安部、省公安厅开展“三基”(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功)工程建设的要求,市公安机关结合我市实际,坚持把硬件做好,把软件做强,社会治安基层基础建设扎实有效。一是推动警力下沉,全市一线警力超过90%,12个区分局(县级市局)全部实现基层和一线警力占总警力85%以上,派出所警力占总警力40%以上的目标。二是推进“战训合一”练兵机制,提高民警基本功。完成了对2.3万多名民警100%进行实战培训的任务。三是推进科技强警,大力打造广州公安科技强警“排头兵”,刑事、网监等技术在全国公安系统处于前列,视频监控和卫星定位系统覆盖率高。

    (四)推进“三大机制”建设,构建动态警务运作模式。

     以强化动态打防、夜间勤务、社区警务三大机制为重点,大力构建动态预警、动态布警、动态整治和动态协同紧密结合的警务运作模式,有效提升了打防控工作的实效,压减了犯罪空间。一是大力推进动态打防机制建设。通过研制开发“社会治安动态监测评估系统”,实现对全市治安状况的实时监控,加强对各种复杂警情的应变和警力调度能力,把有限警力投放在最关键地方。推行弹性工作制、错时工作制、“四班三运转”等科学灵活的勤务方式,采取公开巡逻和隐蔽伏击相结合,有效提升了接处警速度和现行抓获率。二是大力推进夜间勤务机制建设。针对夜间警情突出的情况,加强夜间警力的部署和投放,在部分区、县级市组建了打击夜间突出犯罪、夜间巡逻专业队伍。三是大力推进社区警务机制建设。制订实施了《社区警务通则》。实行社区警务绩效管理,量化考核指标,综合反映社区民警工作成效。

     三、我市社会治安工作仍然面临的问题

     虽然目前我市治安大局总体稳定,并继续向好的方向发展,但当前影响治安稳定的各种不利因素仍然大量存在,社会治安形势仍然比较严峻。

    (一)维稳任务仍较繁重。

     今年以来,全市发生各类群体性事件虽同比下降39.5%,但影响社会稳定的一些不利因素仍然大量存在,由征地拆迁、劳资纠纷、物业管理和离退休人员待遇等方面引发的群体性事件还时有发生。一些群体性事件参与人数还比较多,规模超过100人的群体性事件占到总数的7.6%,维稳任务仍较繁重。

    (二)治安情况出现新特点、新问题。

     禁行摩托车后,驾驶非法摩托车进行抢劫的案件没有了,但出现了利用面包车进行抢劫,连人带物一起抢入车内,对市民的伤害更大。加大了路面、重点地区的打击力度,犯罪分子就转入郊区、城乡结合部活动,如黄村就是一个黑聚集点。我市经济发展越来越好,对外开放程度越来越大,涌入我市的外国人越来越多,“三非”(非法入境、非法就业、非法滞留)人员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数量,对我市治安形势形成了一个新的压力。

    (三)侵财型犯罪对社会治安的影响仍然突出。

     今年1-10月份,全市刑事案件同比虽然下降15.2%,但立案总量高达6.5万多宗,一些暴力恶性案件还时有发生。“两抢”、盗窃等侵财型案件仍然是困扰我市治安形势的突出犯罪类型,其中立“两抢”案件1.2万多宗、盗窃案件3.7万多宗,两类案件占全市刑事立案总数的75%,路面打击力度加大后,入室盗窃案件有所上升。

    (四)交通、消防工作仍面临较大压力。

     今年以来全市交通事故四项指标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但机动车保有量大、增速快,当前全市机动车保有量超过182万辆,且以每个工作日新入户700多辆的速度递增,同时受部分路段整修和地铁建设的影响,市区一些时段和路段拥堵问题仍然突出。此外,由于管理不到位、处罚力度小,涉及泥头车交通事故频发,有些泥头车还与一些团伙有关,特别是进入10月份以来,交通事故中死亡、伤人情况较为突出。消防事故四项指标虽全面下降,但由于秋冬季节,风高物燥,是火灾多发时期,消防监督工作压力也较大。

    (五)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屡禁不绝。

     受国际毒品犯罪和暴利等因素的影响,毒品违法犯罪活动在我市仍然严重,从云南来的毒品,通过我市转运到境外,也在本市贩卖,主要在一些娱乐场所,如6月1日凌晨,天河区公安分局对位于恒福路的“OTTO”西餐厅进行突击清查,当场抓获涉嫌吸食“摇头丸”等毒品人员34名及场所负责人4人,查获“摇头丸”102粒共29克、“K”粉16包共21.2克、大麻23支共5.7克。赌博在有些地方仍然较为猖獗。赌博的形式多种多样,有地下六合彩、足球报网络版赛、游戏机聚众赌博、境外赌博网站、麻将赌博等。卖淫嫖娼、派卡片招嫖、站街女卖淫等现象仍然存在。

     四、对我市社会治安工作的建议

     我市公安机关做了大量艰苦的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仍然不能松懈。为进一步促进我市社会治安情况持续好转,政协委员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建议。

    (一)继续保持严打高压态势。

     我市刑事发案量仍然很大,估计在今后的若干年,由于相关犯罪诱因继续存在,治安压力仍然很大。要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高压态势,深入推进以打击团伙性犯罪为重点的“重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两抢两盗”等多发性犯罪和严重暴力犯罪,不断提高严打水平和严打质量,依法严惩严重刑事犯罪分子。充分发挥刑侦部门在侦查破案、打击犯罪中的主力军作用,力争多破案、快破案、破大案。对当前社会治安呈现的新特点,在继续严密社会面治安控制的同时,科学合理调整警力部署,加大夜间、居民区和城郊结合部巡逻伏击力度,加大视频监控对居民区的覆盖率。加强对外来人口和重点人口的管理,及时发现和防范犯罪。

    (二)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工作。

     社会治安工作是全社会的工作,要进一步发动市民参与。每一个市民要意识到自己在维护社会治安中所能起到的作用,树立起全体市民齐心协力防范打击治安犯罪的观念。公安机关经常提供有关情况,并与市民进行互动,激发市民的参与热情和责任感。一些基层单位在群防群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如荔湾警方总结了七种群防群治的工作模式(义务巡逻式、“双安”联动式、护街队式、市场搬运队式、军警民联合巡逻式、社区内保单位联防式、法制宣传式),白云区矿泉街也有一些好的做法,要认真总结经验,推广应用有效的方法。

    (三)大力扫除“黄赌毒”现象。

     “黄赌毒”现象是腐朽文化的毒瘤,败坏社会风气,要大力扫除。要加大对涉嫌“黄赌毒”人员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团伙性犯罪;切实加强娱乐服务场所的治安管理工作,完善审批、暗访、督查等制度,严惩经营人员参与“黄赌毒”活动,对那些发生涉“黄赌毒”活动的违法违规娱乐场所,各部门要严格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定处理,该取缔的坚决取缔,该吊销营业执照的坚决吊销营业执照,实行一次性淘汰。要建立扫除“黄赌毒”的长效机制,从根本上遏制“黄赌毒”活动。

    (四)进一步提高治安管理水平。

     近年来,我市公安局改革警务运行机制、创新动态警务防控机制、建立便衣队伍、实施“战训合一”、推出派出所“四班三运转”警务模式,大大提高了治安管理水平。要总结经验,坚持和完善好的机制和模式。面对新形势、新特点,要继续探索新方法、新措施。进一步推进科技强警“排头兵”,强化动态打防、夜间勤务、社区警务三大机制,扎实推进“三基”工程建设,切实加强治安管理和监控,加大对治安重点单位和治安隐患排查整改力度,加强公安法制建设,为我市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保驾护航。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