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

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破题“急难愁盼” 传递“政协温度”

日期:2021-12-22     

  编者按:近日,2021年全国地方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工作座谈会在海南省海口市召开,围绕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交流经验,研究工作。会上,12个地方政协社法委负责同志作大会发言,以下为市政协社法委负责同志发言内容摘登。

破题“急难愁盼” 传递“政协温度”

市政协社会法制民族宗教委员会主任 杜丽霞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切实解决好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近年来,市政协社法委聚焦养老托育等民生领域现实问题,通过不断提升调研质量、扩大协商参与面、强化提案建议办理跟踪,推动政协工作从注重“做了什么”“做了多少”向“做出了什么效果”转变,助力民生政策落到实处,切实为民谋福增利。

  “小切口”也有“大民生”。2021年,市政协社法委聚焦当前备受广州市民关注的电动自行车管理问题,组织委员开展系列调研,以大规模问卷调查广泛吸纳民意,依托“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邀请各方开展协商。在政协建议的推动下,广州市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于11月初正式启动,完善非机动车道、开展智慧管理等工作也得到大力推进。

在“提得准”上下功夫,坚持聚焦群众关心关切

  一是要选准题。通过不断完善专委会调研视察选题征求机制,确保调研选题选得准、选得精。近一两年,广州市电动自行车数量急剧增长,管理难成为民生和城市治理领域亟待破解的“新课题”。因此我委积极回应民生关切,将“加强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作为今年重点调研专题,并积极推动将其纳入市政协“有事好商量——民生实事协商平台”5个协商议题之一。 

  二是要提升调查研究质量。一方面紧扣“深、实、细”点面结合开展调研,既召开综合座谈会广泛听取多个职能部门介绍总体情况,又通过到中心区车流量较大的路段、社区实地调研剖析典型案例。另一方面坚持定性和定量结合,针对“外卖小哥”“快递小哥”及普通市民两类人群开展网络问卷调查,分别回收有效样本3015份、741份,通过分析问卷数据提炼出市民最为关心关切的几个方面问题作为协商重点,形成专题调研报告。

在“搭好台”上下功夫,着力拓宽协商参与面

  一是要将凝聚共识贯穿协商全过程。关于电动自行车“禁”或“放”的社会争议较大,如何更好地求同存异、聚同化异,寻求各方意愿的“最大公约数”是政协协商的重要目标。一方面,我委努力做好“传声筒”,将广泛收集的市民意见建议及时提供给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便于职能部门在决策制定时充分参考和吸纳民意;另一方面,注重做好政策宣传“扩音器”,在专题协商节目中宣传、解释好治理电动自行车的思路和设想,增进市民对管理政策的全面理解和心理认同。 

  二是要充分吸纳各界人士参与协商。在开展专题协商中,我委围绕议题提出、调研方案、建议办理等各个环节,加强与对口职能部门的协商;同时努力吸纳包括政协委员、行业代表和群众等在内的各界人士参与,使协商的过程同时成为加强交流、深化共识的过程。今年9月,我委组织市政协委员与4个职能部门及行业协会开展面对面现场协商,提出16条对策建议。

在“办得好”上下功夫,注重推动建议出实效

  一是切实推动了实现电动自行车实施登记上牌。相关职能部门高度重视专题协商中提出的意见建议,其中关于依法管理电动自行车、加快登记上牌的建议得到大家一致认同。随着11月3日广州首张电动自行车号牌“000001”发出,广州电动自行车登记上牌工作拉开了序幕。在登记上牌流程的详细规定中,委员们提出的建议也一一得到有力落实。 

  二是多项配套政策建议得到了逐步落实。在配套政策建议方面,各部门积极采纳政协建议,市交通局近段时间按“可建尽建”原则积极推进既有道路增设非机动车道工作;市市场监管局等部门联合出台文件,提出建立外卖骑手信息化管理平台等十个方面工作措施;物业管理小区对电动自行车停放加强了规范要求。中央、省、市媒体均对这一专题协商活动进行跟踪报道,使其在社会上形成广泛的正面影响力,为充分发挥社会各界力量、形成电动自行车规范管理的“共治”良好局面贡献了政协力量。(图文:全国政协社会和法制委员会微信公众号


 

版权所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州市委员会    粤ICP备05084687号-1

粤公网安备 44010402000205号